-
公开(公告)号:CN101652219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880010813.1
申请日:2008-03-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3K1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1/11 , B23K11/115
Abstract: 一种焊接设备,所述焊接设备包括:第一电极头(3);与第一电极头相对的第二电极头(4);和导电部分(2),所述导电部分可以被放入第二电极头与工件(W)之间,以便确保第二电极头与工件之间的导电。导电部分包括导电部件(10)和具有导电性的一对邻接部件(8,9),当所述导电部件放入第二电极头与工件之间时,所述导电部件的一侧通过空隙(S)与工件相对,第二电极头在所述导电部件的另一侧邻接所述导电部件,所述一对邻接部件以朝向工件延伸的方式与导电部件一体地设置,所述一对邻接部件的末端邻接工件,其中导电部件和第二电极头的邻接位置被定位于所述一对邻接部件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51558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10105643.5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工装置和加工方法。加工装置(10)具有至少一个台车(12)、和机器人(16),其中,至少一个台车(12)用于搭载工件(车身地板VF);机器人(16)搭载于台车(12),在该台车(12)的移动过程中使用加工工具(焊枪WG)对工件进行规定加工(正式焊接)。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加工生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427785A
公开(公告)日:2003-07-02
申请号:CN01808851.1
申请日:2001-05-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6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65/02 , Y10T29/53313 , Y10T29/53365 , Y10T29/53383 , Y10T29/53417 , Y10T29/53539
Abstract: 一种缩短作业时间和提高生产性的汽车用侧壁板组装线装置,依次串联有组装站(ST2)、焊接站(ST3)和副作业站(ST4),具有搭载有从横向可保持侧壁板(W)于站立姿势的组装用具(91)的同时又往复运动自如地被设置于组装站(ST2)与焊接站(ST3)之间的组装台车(91)、和包含下部框架(80)与上部框架(81)并在两框架(80、81)之间利用搭载在各框架(80、81)上的夹持部件(821、822、823、831、832、833)而能保持侧壁板(W)于站立姿势的同时又往复运动自如地被置于焊接站(ST3)与副作业站(ST4)之间且与组装台车(91)可进行自如交接侧壁板(W)的框架台车(81)。
-
公开(公告)号:CN101652219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880010813.1
申请日:2008-03-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3K1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1/11 , B23K11/115
Abstract: 一种焊接设备,所述焊接设备包括:第一电极头(3);与第一电极头相对的第二电极头(4);和导电部分(2),所述导电部分可以被放入第二电极头与工件(W)之间,以便确保第二电极头与工件之间的导电。导电部分包括导电部件(10)和具有导电性的一对邻接部件(8,9),当所述导电部件放入第二电极头与工件之间时,所述导电部件的一侧通过空隙(S)与工件相对,第二电极头在所述导电部件的另一侧邻接所述导电部件,所述一对邻接部件以朝向工件延伸的方式与导电部件一体地设置,所述一对邻接部件的末端邻接工件,其中导电部件和第二电极头的邻接位置被定位于所述一对邻接部件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241779C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申请号:CN01808851.1
申请日:2001-05-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6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65/02 , Y10T29/53313 , Y10T29/53365 , Y10T29/53383 , Y10T29/53417 , Y10T29/53539
Abstract: 一种缩短作业时间和提高生产性的汽车用侧壁板组装线装置,依次串联有组装站(ST2)、焊接站(ST3)和副作业站(ST4),具有搭载有从横向可保持侧壁板(W)于站立姿势的组装用具(91)的同时又往复运动自如地被设置于组装站(ST2)与焊接站(ST3)之间的组装台车(91)、和包含下部框架(80)与上部框架(81)并在两框架(80、81)之间利用搭载在各框架(80、81)上的夹持部件(821、822、823、831、832、833)而能保持侧壁板(W)于站立姿势的同时又往复运动自如地被置于焊接站(ST3)与副作业站(ST4)之间且与组装台车(91)可进行自如交接侧壁板(W)的框架台车8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