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67444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510847746.0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205 , B60R21/2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1 , B60R21/205 , B60R21/233 , B60R21/239 , B60R2021/0032 , B60R2021/23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受到外力冲击时使主安全气囊装置的主袋体向所期望的方向稳定地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装置。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中设置有受到外力冲击时从前部坐席(11)的前方膨胀展开出主袋体(18)的主安全气囊单元(13),以及受到外力冲击时从主安全气囊单元(13)的侧部膨胀展开辅助袋体(20)的辅助安全气囊单元(17)。辅助袋体(20)在膨胀展开时抵接到主袋体(18)以限制主袋体(18)的膨胀展开。
-
公开(公告)号:CN110015262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811468984.0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231 , B60R2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气囊袋体移动来吸收冲击能量的气囊装置。气囊装置以包围至少一个乘客的前方及两侧方的方式膨胀展开,其具备:气囊袋体,其具有一体地形成且向所述乘客的一侧方、前方、另一侧方膨胀展开的第一袋体、第二袋体及第三袋体;以及能量吸收部,其将所述第一袋体的上部及所述第三袋体的上部与车身连结,且在所述乘客的约束时,产生对所述气囊袋体进行支承的载荷反作用力,并且允许所述气囊袋体的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5459946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510622676.9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237 , B60R21/205
Abstract: 具有预折叠工序、左右缩小折叠工序、以及前后缩小折叠工序的副驾驶席用气囊的折叠方法。预折叠工序是在周壁部的部位形成折痕并使乘员侧壁部靠近气体流入口而形成大致左右对称形状的预折叠气囊的工序。左右缩小折叠工序是一边维持将周壁部和乘员侧壁部重叠的状态,一边将预折叠气囊的左右方向的两缘侧的部位以靠近气体流入口侧的方式折叠,从而形成左右缩小折叠气囊的工序。前后缩小折叠工序是将左右缩小折叠气囊的前侧部位折叠重叠在通过对左右缩小折叠气囊的后侧部位进行折叠,并载置在气体流入口上而形成的后侧折叠部的上方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9987048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811438900.9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车身前方、车宽方向外侧及车宽方向内侧的全方位良好地约束乘客的气囊装置。气囊装置具备以包围乘客的前方及两侧方的方式膨胀展开的气囊袋体,其中,所述气囊袋体具备一体地形成的第一袋体、第二袋体及第三袋体,在所述第一袋体、所述第二袋体及所述第三袋体膨胀展开后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袋体、所述第二袋体及所述第三袋体的下部与上部相比更被向所述乘客侧拉近而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476740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547918.7
申请日:2016-07-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205 , B60R21/217 , B60R21/237 , B60R2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7 , B60R21/205 , B60R21/217 , B60R21/264 , B60R21/2176 , B60R2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实现装置整体的薄型化,并且在冲击输入时,能够使袋体高效地向展开壁方向展开。安全气囊装置(1)具备保持器(14)、袋体(12)、以及气体发生器(13)。保持器(14)设置在通过断裂可开口的仪表板开壁(15)相对配置的底壁(14B)和与底壁(14B)相连设置的前侧壁(14F)。袋体(12)以可展开的方式被折叠,在折叠后的状态下被保持器(14)保持。气体发生器(13)设置在保持器(14)的前侧壁(14F)上,在冲击输入时产生向袋体(12)供给的气体。袋体(12)的所有的折叠部分,配置在与气体发生器(13)的位于保持器的底壁(14B)侧的端部相比更接近展开壁(15)的一侧。(11)的展开壁(15)的内侧。保持器(14)具有与展
-
公开(公告)号:CN102341275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80010052.7
申请日:2010-02-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205 , B60R21/231 , B60R21/2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05 , B60R21/231 , B60R21/233 , B60R2021/23115 , B60R2021/23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公开了具有袋的气囊。气囊(21)具有主袋体(31);形成在该主袋体(31)上的开口部(32);从该开口部(32)向主袋体内延伸的小袋体(33);将该小袋体的一部分接合在主袋体上的接合部(34)。接合部(34)被设置在当气囊展开时的从气囊的两侧面或气囊的上表面(72)到与乘员接触并对其进行保持的后表面(73)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5667444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0847746.0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205 , B60R21/2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1 , B60R21/205 , B60R21/233 , B60R21/239 , B60R2021/0032 , B60R2021/23107 , B60R21/2338 , B60R2021/233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受到外力冲击时使主安全气囊装置的主袋体向所期望的方向稳定地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装置。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中设置有受到外力冲击时从前部坐席(11)的前方膨胀展开出主袋体(18)的主安全气囊单元(13),以及受到外力冲击时从主安全气囊单元(13)的侧部膨胀展开辅助袋体(20)的辅助安全气囊单元(17)。辅助袋体(20)在膨胀展开时抵接到主袋体(18)以限制主袋体(18)的膨胀展开。
-
公开(公告)号:CN101293506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810094298.1
申请日:2008-04-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20 , B60R21/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7 , B60R21/201 , B60R2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气囊装置。该安全气囊装置在处于折叠状态的气囊展开时,可以通过其限制面切实地对乘员进行限制。该气囊装置包括:气囊(32),其折叠后将乘员限制面(32c)隐藏在中央部内侧,该乘员限制面(32c)在气囊(32)展开时对乘员加以限制;保持部件(34),其用以覆盖上述被折叠了的气囊(32),在上述保持部件(34)上设置的断裂部(34e)断裂后,上述气囊(32)展开,其中,通过上述断裂部(34e)的断裂,上述保持部件(34)张开而被分离为多个展开抑制部(34f、34g),而上述多个展开抑制部(34f、34g)与从折叠状态展开的气囊(32)的外周部卡合,使得该外周部的展开迟缓。
-
公开(公告)号:CN110015262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11468984.0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231 , B60R2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气囊袋体移动来吸收冲击能量的气囊装置。气囊装置以包围至少一个乘客的前方及两侧方的方式膨胀展开,其具备:气囊袋体,其具有一体地形成且向所述乘客的一侧方、前方、另一侧方膨胀展开的第一袋体、第二袋体及第三袋体;以及能量吸收部,其将所述第一袋体的上部及所述第三袋体的上部与车身连结,且在所述乘客的约束时,产生对所述气囊袋体进行支承的载荷反作用力,并且允许所述气囊袋体的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9987048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11438900.9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车身前方、车宽方向外侧及车宽方向内侧的全方位良好地约束乘客的气囊装置。气囊装置具备以包围乘客的前方及两侧方的方式膨胀展开的气囊袋体,其中,所述气囊袋体具备一体地形成的第一袋体、第二袋体及第三袋体,在所述第一袋体、所述第二袋体及所述第三袋体膨胀展开后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袋体、所述第二袋体及所述第三袋体的下部与上部相比更被向所述乘客侧拉近而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