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68399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0880117202.7
申请日:2008-12-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丸山一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 , B62D25/025 , B62D25/2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具有作为车身结构部件的下纵梁,该下纵梁具有车室内侧的内板和车室外侧的外板接合而形成的闭合截面构造,且在车身侧部沿所述车身前后方向配置,在所述外板的外侧壁的一部分上,形成有以所述车身的中柱的接合位置附近作为顶点且向车室外侧伸出的拱面,所述外板具有平面部,该平面部与所述拱面邻接,且包含沿所述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部,所述下纵梁的前端部连接在所述车身的前侧车架上,所述下纵梁的后端部连接在所述车身的后车架部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868399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880117202.7
申请日:2008-12-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丸山一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 , B62D25/025 , B62D25/2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具有作为车身结构部件的下纵梁,该下纵梁具有车室内侧的内板和车室外侧的外板接合而形成的闭合截面构造,且在车身侧部沿所述车身前后方向配置,在所述外板的外侧壁的一部分上,形成有以所述车身的中柱的接合位置附近作为顶点且向车室外侧伸出的拱面,所述外板具有平面部,该平面部与所述拱面邻接,且包含沿所述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部,所述下纵梁的前端部连接在所述车身的前侧车架上,所述下纵梁的后端部连接在所述车身的后车架部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177150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10169522.4
申请日:2007-11-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45 , B62D25/14 , B62D25/16 , B62D27/02 , B62D29/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车身结构,以便能够实现车身重量的减轻,确保宽敞的座舱室,并能够更高精度地制造铝合金制的下隔板。汽车的车身结构(10)具有下隔板(20)。下隔板(20)具有:将发动机室(11)和座舱室(15)分隔开的轻合金制的隔板本体(30);形成左轮罩(46)的后部(46a)的钢制的左轮罩弯曲部(32);形成右轮罩(48)的后部(48a)的钢制的右轮罩弯曲部(33);和形成地板通道(28)的前端部(29)的钢制的通道壳状部(35)。
-
公开(公告)号:CN100567064C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710169522.4
申请日:2007-11-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45 , B62D25/14 , B62D25/16 , B62D27/02 , B62D29/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车身结构,以便能够实现车身重量的减轻,确保宽敞的座舱室,并能够更高精度地制造铝合金制的下隔板。汽车的车身结构(10)具有下隔板(20)。下隔板(20)具有:将发动机室(11)和座舱室(15)分隔开的轻合金制的隔板本体(30);形成左轮罩(46)的后部(46a)的钢制的左轮罩弯曲部(32);形成右轮罩(48)的后部(48a)的钢制的右轮罩弯曲部(33);和形成地板通道(28)的前端部(29)的钢制的通道壳状部(3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