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33371A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910146109.5
申请日:2009-06-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了托架的车身前部结构,该托架能够将散热器和保险杠面板都固定在前隔壁上。在经由托架(上部托架20)将散热器(11)和保险杠面板(16)安装在隔壁上部架(3)上的车身前部结构中,所述托架具有主体部(21)、和从所述主体部分支成两股地突出的、与所述散热器结合的散热器固定片(22)及与所述保险杠面板结合的保险杠面板固定片(23),所述散热器固定片在基端部(32)具有用于固定到所述隔壁上部架上的第一固定部(33)。
-
公开(公告)号:CN110234489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1880008936.5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作为模具的可动型芯(14)中形成有热媒通路(30)和冷媒通路(32)。在热媒通路(30)、冷媒通路(32)中分别流通从加热用调温器(34)经由热媒供给管线(36)供给的加热介质、从冷却用调温器(38)经由冷媒供给管线(40)供给的冷却介质。并且,用于将加热介质返回至加热用调温器(34)的热媒循环管线(54)、用于将冷却介质返回至冷却用调温器(38)的冷媒循环管线(62)分别与热媒供给管线(36)、冷媒供给管线(40)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0248793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880008860.6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成型用模具(10)具有定模(14)、动模(16)和嵌套(18)。嵌套(18)能够在其与定模(14)之间形成供成型材料流入的型腔(20)。另外,嵌套(18)具有在膨胀状态下与动模(16)抵接的抵接部(58a)和与动模(16)之间形成间隙(60)而与动模(16)不抵接的非抵接部(58b)。此外,嵌套(18)具有中空部(70),该中空部(70)从形成有型腔(20)的相反一侧的端面(64a)延伸至型腔(20)附近且与型腔(20)不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0248793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880008860.6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成型用模具(10)具有定模(14)、动模(16)和嵌套(18)。嵌套(18)能够在其与定模(14)之间形成供成型材料流入的型腔(20)。另外,嵌套(18)具有在膨胀状态下与动模(16)抵接的抵接部(58a)和与动模(16)之间形成间隙(60)而与动模(16)不抵接的非抵接部(58b)。此外,嵌套(18)具有中空部(70),该中空部(70)从形成有型腔(20)的相反一侧的端面(64a)延伸至型腔(20)附近且与型腔(20)不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023448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880008936.5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作为模具的可动型芯(14)中形成有热媒通路(30)和冷媒通路(32)。在热媒通路(30)、冷媒通路(32)中分别流通从加热用调温器(34)经由热媒供给管线(36)供给的加热介质、从冷却用调温器(38)经由冷媒供给管线(40)供给的冷却介质。并且,用于将加热介质返回至加热用调温器(34)的热媒循环管线(54)、用于将冷却介质返回至冷却用调温器(38)的冷媒循环管线(62)分别与热媒供给管线(36)、冷媒供给管线(40)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633371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10146109.5
申请日:2009-06-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了托架的车身前部结构,该托架能够将散热器和保险杠面板都固定在前隔壁上。在经由托架(上部托架20)将散热器(11)和保险杠面板(16)安装在隔壁上部架(3)上的车身前部结构中,所述托架具有主体部(21)、和从所述主体部分支成两股地突出的、与所述散热器结合的散热器固定片(22)及与所述保险杠面板结合的保险杠面板固定片(23),所述散热器固定片在基端部(32)具有用于固定到所述隔壁上部架上的第一固定部(3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