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前部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33371A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910146109.5

    申请日:2009-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了托架的车身前部结构,该托架能够将散热器和保险杠面板都固定在前隔壁上。在经由托架(上部托架20)将散热器(11)和保险杠面板(16)安装在隔壁上部架(3)上的车身前部结构中,所述托架具有主体部(21)、和从所述主体部分支成两股地突出的、与所述散热器结合的散热器固定片(22)及与所述保险杠面板结合的保险杠面板固定片(23),所述散热器固定片在基端部(32)具有用于固定到所述隔壁上部架上的第一固定部(33)。

    前围上板构造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46658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010205011.9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水被吸入第一吸气口的隐患的前围上板构造。本发明的前围上板构造具有:配置于前挡风玻璃(5)的下端部(5a)的前围上板(7);处于前围上板的下方且后方并在车宽方向的一侧设有用于吸进外部空气的第一吸气口(10)的仪表板(8);在仪表板的前方配置于发动机室(E)的上方的舱室罩(4);配置于前围上板的侧方的左、右的叶子板(2、2);和在前围上板的车宽方向的另一侧沿上下方向且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前围侧板(11、12)。右侧的前围侧板(12)具有向前围上板的下方导入外部空气的第二吸气口(20),在第二吸气口的上方配置有舱室罩,并且在第二吸气口的车宽方向外侧配置有右侧的叶子板。

    前围上板构造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4665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205011.9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水被吸入第一吸气口的隐患的前围上板构造。本发明的前围上板构造具有:配置于前挡风玻璃(5)的下端部(5a)的前围上板(7);处于前围上板的下方且后方并在车宽方向的一侧设有用于吸进外部空气的第一吸气口(10)的仪表板(8);在仪表板的前方配置于发动机室(E)的上方的舱室罩(4);配置于前围上板的侧方的左、右的叶子板(2、2);和在前围上板的车宽方向的另一侧沿上下方向且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前围侧板(11、12)。右侧的前围侧板(12)具有向前围上板的下方导入外部空气的第二吸气口(20),在第二吸气口的上方配置有舱室罩,并且在第二吸气口的车宽方向外侧配置有右侧的叶子板。

    车身前部结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33371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10146109.5

    申请日:2009-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了托架的车身前部结构,该托架能够将散热器和保险杠面板都固定在前隔壁上。在经由托架(上部托架20)将散热器(11)和保险杠面板(16)安装在隔壁上部架(3)上的车身前部结构中,所述托架具有主体部(21)、和从所述主体部分支成两股地突出的、与所述散热器结合的散热器固定片(22)及与所述保险杠面板结合的保险杠面板固定片(23),所述散热器固定片在基端部(32)具有用于固定到所述隔壁上部架上的第一固定部(33)。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