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0441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11380.8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92 , G06N7/01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调度经验的强化学习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调度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确定电网运行优化调度目标并设定电网运行优化的约束条件;基于调度目标与约束条件搭建强化学习运行环境模型;基于强化学习运行环境模型构建基于SAC算法的强化学习优化调度模型;使用强化学习优化调度模型实现电网优化调度。本发明提出真实环境模拟模块,相比传统强化学习所提方法根据现有观察状态推理真实环境,提取隐藏在电力系统运行环境历史数据中的信息,并与现有环境结合,模拟真实环境,从而更为精确的制订调度策略。对比现有研究成果,本发明首次使用调度经验辅助强化学习加速训练方法引入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41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11380.8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92 , G06N7/01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调度经验的强化学习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调度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确定电网运行优化调度目标并设定电网运行优化的约束条件;基于调度目标与约束条件搭建强化学习运行环境模型;基于强化学习运行环境模型构建基于SAC算法的强化学习优化调度模型;使用强化学习优化调度模型实现电网优化调度。本发明提出真实环境模拟模块,相比传统强化学习所提方法根据现有观察状态推理真实环境,提取隐藏在电力系统运行环境历史数据中的信息,并与现有环境结合,模拟真实环境,从而更为精确的制订调度策略。对比现有研究成果,本发明首次使用调度经验辅助强化学习加速训练方法引入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74134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74224.3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R31/08 , G06F30/18 , G06F18/2323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故障判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网关键输电断面快速搜索的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将电力系统进行简化,合并并联的两条母线,删除独立的节点;S2:构建网络拓扑图:将系统抽象为具有n个节点和m条线路的图论模型;S3:由权值矩阵W求度矩阵D与拉普拉斯矩阵L;S4:求解得到L的Fiedler特征值γ及特征向量K;S5:求特征向量K对应的断面割集;S6:求解目标函数f,对目标值从小到大对分割指示向量进行排序;S7:根据断面功率和安全风险值判断是否为关键断面。本申请通过充分利用基于规范切的谱聚类算法分区速度快的优点,通过设立安全风险指标来进一步修正结果,避免了漏选、错选或多选关键输电断面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1666730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89089.6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2H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直流限流器,包括限流模块和二极管桥模块,限流模块和二极管桥模块并联;限流模块包括限流电感Lfcl和限流电容Cfcl;限流电感Lfcl的一端作为固态直流限流器的输入端,限流电感Lfcl的另一端连接限流电容Cfcl的一端,限流电容Cfcl的另一端作为固态直流限流器的输出端;限流电感Lfcl和限流电容Cfcl串联谐振进行限流;当线路正常运行时,线路电流dc从输入端流经二极管桥模块至输出端;当线路故障且未检测到过流信号时,故障电流dcf从输入端流经限流模块和二极管桥模块至输出端;当线路故障清除时,故障电流dcf从输入端流经限流模块至输出端。
-
公开(公告)号:CN11529250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032341.8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6F16/35 , G06F40/289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通道神经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的政策文本智能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采集得到的政策文本进行文本预处理;S2.将预处理后得到的文本信息通过Word2vec词向量中的Skip‑gram模型嵌入为词向量;S3.将词向量分别输入至具有注意力机制的CNN神经网络和BILSTM神经网络获取重要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S4.将得到的重要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合并得到政策文本信息特征,将得到的政策文本信息特征输入到全连接层神经网络,采用softmax函数计算政策文本的归类概率,得到分类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580777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256575.1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深度神经网络插件及图像识别方法,该插件由两个相同大小的一层LSTM和一个多层结构的CNN组成;其中,一个所述一层LSTM用于记忆上下文信息并生成具有显著特征的遮罩图像,另一个所述一层LSTM用于实现“瞥”功能并生成分类置信度;所述多层结构的CNN用于下采样、提取图像特征和将上下文信息传输到LSTM单元。通过使用多层结构的CNN,同时应用了注意机制引导多层结构的CNN对图像中目标对象的关键特征进行聚焦,剔除次要特征和背景像素,识别能力高,而且通过多次传播逐步识别目标对象,逐渐记住对象的主要特征,忘记了对象的次要特征,且多次后向反馈,具有纠错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34905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33440.3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8B13/196 , H04N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通道防外破智能前端监控及预警系统,包括:在线监控子系统,采用多个集成了边缘计算盒子的智能监控设备实时获取电缆运行状态时空分布信息,对所获取的电缆运行状态时空分布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和行为识别;风险评估子系统,用于接收和处理所述在线监控子系统所输出的数据信息,并输出风险评估结果;智能预警子系统,用于接收所述风险评估子系统所输出的风险评估结果,依据所接收到的风险评估结果判断是否发出预警;所述智能预警子系统与所述在线监控子系统相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地埋电缆防外破手段无法全时段、智能化预警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366006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00726.8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热媒质协同存储的蓄能冷却系统,该系统包括换气系统、高温媒质流道、高温媒质配给系统、热交换装置、低温媒质回收装置、低温媒质流道、媒质动力装置和至少一个媒质存储容器;其中媒质存储容器为变容媒质存储容器,并由变容调节装置分隔成两个独立的热侧容器和冷侧容器,以适应不同情况下对蓄能的需求;在冷却效果较好的春、夏、秋三季夜晚,增大媒质存储容器内冷侧容器的容量,大量蓄积冷源;在冬季温度较低、热交换装置低温端温度过低的情况下,增大媒质存储容器内热侧容器的出水流量,利用蓄积的大量循环水热源,对热交换装置整体升温,降低热交换装置局部低温冻裂的危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28881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099198.9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式冷却系统,包括:蒸汽分配管道;水汽分离管道;顺流式空冷散热器;凝结水收集管道;余气收集管道,连通水汽分离管道的上部,适于收集水汽分离管道内的余气;余气收集管道上设有补偿冷凝器和抽真空装置;补偿冷凝器连通有补偿冷却管道,补偿冷却管道和余气收集管道在补偿冷凝器中进行热交换。本发明通过取消传统空冷岛中的逆流区,并将原逆流区改造为顺流区,提高空冷散热器传热效果,并降低空冷散热器的阻力;简化空冷散热器结构,使其只有顺流区管束,改善其阻力特性,优化汽水侧流动阻力分布;提供顺流式空冷管道和补偿冷凝器所组成的串联式二级冷却方式,充分冷却蒸汽,减少蒸汽的流失。
-
公开(公告)号:CN11263634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11531819.2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换流器并网阻抗模型的故障穿越性能分析方法,以内环为DQ电流控制和外环为直流电压控制,且采用消除故障电压扰动的锁相环的三相电压源换流器为例,同时考虑多重耦合影响和控制结构的多样性,通过换流器并网阻抗模型的建模,构建电路模型以便于分析电网故障条件下换流器的交‑直流电路互连特性,并以单电流控制单元结构和双电流控制单元结构为例,说明采用不同控制策略时的并网序阻抗计算方法,以及基于该序阻抗计算基本扰动分量特性,进而评估换流器故障穿越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