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6827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16234.9
申请日:2024-0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质中储式制冷供冷解耦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制冷系统;制冷剂中储系统;制冷剂吸收中储系统,容量与制冷剂中储系统匹配;制冷剂解吸中储系统,容量与制冷剂中储系统匹配。其中,制冷剂中储系统、制冷剂吸收中储系统和制冷剂解吸中储系统构成工质中储系统,用于存储制冷剂、制冷剂浓溶液和制冷剂稀溶液,利用三个独立且匹配的中储系统,来实现制冷和供冷的解耦,根据用户侧的需求,按需供冷,可调节性强;利用具有工质中储系统的制冷系统,基于电网运行信息,制定出符合电网当前状态的供冷控制指令,将过剩的电能通过储冷的方式进行储存,当电能短缺时优先利用工质中储系统进行供冷,实现电网与供冷的耦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96746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28692.4
申请日:2024-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向耦合的斯特林动力系统、设计方法及其运行方法,包括两套斯特林动力子系统;回热换热器内分设有热侧通道和冷侧通道,热侧通道专门用于容置回热放热的工质,冷侧通道专门用于容置回热加热的工质,热侧通道和冷侧通道分别在其中形成稳定的温度梯度,提高管道寿命,系统安全性高;斯特林动力子系统包括加热器、活塞组件和冷却器,加热器的第一端与膨胀腔连接,冷却器的第一端与压缩腔连接,通过换向切换,两套斯特林动力子系统可以切换其与热侧通道、冷侧通道的连接状态,两套斯特林动力子系统可以耦合使用同一回热换热器,且高效切换利用其中的热侧通道和冷侧通道,以满足斯特林动力子系统在不同回热状态下对换热面积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41311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280020371.9
申请日:2022-03-11
IPC: F01K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串联辅助调节的汽轮机组、热力系统及运行方法,在常规压力级组(41)之前串联有多个可采用全周进汽的调节压力级组(6),每个调节压力级组(6)都有对应的调节进汽通道(10)来输送蒸汽,根据不同负荷区间,投运不同调节压力级组(6),且当投运位于上游的调节压力级组(6)时,下游的调节压力级组(6)由于串联关系也一并投入运行,实现汽轮机组的结构适应性重建,提高机组低负荷效率,降低振动幅度,且只需利用机组在轴向上的长度空间,即可实现不同压力级结构的搭建;在中低负荷下,锅炉烟道温度较低,存在不满足脱硝需求的风险,通过在调节压力级组末端引出一抽气管道与可调加热器连接,提高锅炉进口端的水温,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脱硝处的烟温,以达到脱硝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29178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84879.9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低压区状态重构的汽轮机热力系统、设计方法及控制方法,高负荷工况下,打开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关闭旁通阀门,将第二中压缸和第二低压缸组耦合到第一中压缸和第一低压缸组中,保证高负荷工况下的做功;在低负荷工况下,只需关闭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打开旁通阀门,将第二中压缸和第二低压缸组解耦,实现中低压区的状态重构,避免在负荷降低时的低压缸切缸、中压缸排汽管道节流憋压等现象,灵活性好,调节简单有效;通过在不同负荷工况下利用不同中压缸的排汽向外供汽,可以大幅提高在中低压区域下的蒸汽压力参数,提高低负荷工况给水泵汽轮机或供热抽汽管路模块的出力,同步实现机组灵活性与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2922682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213242.9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解决火力发电领域存在的中低负荷下的节流损失问题,公开了一种汽轮发电机组全负荷主汽压力及配汽优化方法,包括:S1、获取各调阀喷嘴组的通流面积;S2、获得调阀喷嘴组的全组合;S3、发电机组负荷从零开始增加,开启全组合中最小通流面积的A1组合,确定负荷L1对应的主汽压力;S4、随着负荷L1继续增加,按照全组合的调阀开启顺序开启A1组合之后的A2组合并关闭A1组合;S5、循环S4至开启最大通流面积的An组合。本发明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主汽压及配汽方式后,确定发电机组全负荷最佳的主汽压力及调阀阀序,从而获得机组最高的发电效率,充分挖掘机组中低负荷工况的节能潜力,降低机组供电标煤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70481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248091.5
申请日:2022-0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的锅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锅炉系统包括炉膛、烟道、预换热部和至少两个烟道水汽换热模块,每个烟道水汽换热模块均可独立向作业缸体提供过热蒸汽和/或再热蒸汽,不同的烟道再热部和/或烟道过热部和/或炉膛换热模块都作模块化处理,烟道再热部和/或烟道过热部之间并联连接,每个炉膛换热模块均设有独立的给煤入口和进风入口,每个烟道再热部或烟道过热部或炉膛换热模块均可根据锅炉系统的运行负荷变化情况而作出调整,动态调整锅炉系统各换热模块状态,通过投运与实际负荷工况相适应的换热模块,进一步降低锅炉系统的安全稳燃负荷下限,提高低负荷工况主/再热蒸汽温度,增大锅炉系统高效运行的负荷区间,提高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66006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0100726.8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热媒质协同存储的蓄能冷却系统,该系统包括换气系统、高温媒质流道、高温媒质配给系统、热交换装置、低温媒质回收装置、低温媒质流道、媒质动力装置和至少一个媒质存储容器;其中媒质存储容器为变容媒质存储容器,并由变容调节装置分隔成两个独立的热侧容器和冷侧容器,以适应不同情况下对蓄能的需求;在冷却效果较好的春、夏、秋三季夜晚,增大媒质存储容器内冷侧容器的容量,大量蓄积冷源;在冬季温度较低、热交换装置低温端温度过低的情况下,增大媒质存储容器内热侧容器的出水流量,利用蓄积的大量循环水热源,对热交换装置整体升温,降低热交换装置局部低温冻裂的危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76690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08034.1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和方法,包括:电池组;导热部,其第一端与所述电池组连接,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电池组以外,用于在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传导热量;温控部,具有蓄热功能,设有保温状态与散热状态,在保温状态时,至少一部分包络于所述导热部的第二端外围;在散热状态下,将所述导热部的第二端暴露于散热环境中。本发明利用导热部构建一条热传导通道,使电池组与可以进行蓄热的温控部进行热量传递,通过切换温控部的保温状态或散热状态,来改变电池组是从温控部吸取热量或将热量传递至散热环境中,从而使动力电池可以兼顾高、低温环境下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233416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1483362.7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重构的汽轮发电机组及运行方法,汽轮发电机组包括高压补偿压力级和/或中压补偿压力级,先划分汽轮机组的运行负荷工况,在高负荷工况下,让常规的高压缸、中压缸投入运行,高压补偿压力级和/或中压补偿压力级空转或停机;在低负荷工况下,将高压补偿压力级与高压缸串联运行,和/或将中压补偿压力级与中压缸串联运行。通过在通流系统中串联压力级,增加做功环节,并通过压力传递维持较高的机组运行压力。根据运行负荷工况,动态重构汽轮机组的通流状态,避免汽轮机组在中低负荷工况下由于主再热蒸汽运行压力下降而引起能效急剧下降的问题,提高汽轮机组的工况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0747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27288.0
申请日:2022-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调节级汽轮机组及运行方法,沿转轴从前至后依次串联设置有第一调节级、第二调节级和高压缸,当处于高负荷工况下时,锅炉的主蒸汽通过第二调节阀组件进入第二调节级后再进入高压缸;当处于中低负荷工况下时,锅炉的主蒸汽则通过第一调节阀组件后依次进入第一调节级、第二调节级和高压缸,以实现在中低负荷工况下,多增加一个第一调节级,以提高机组运行效率,提高能效;相对第二调节级的通流面积而言,第一调节级的通流面积更小,更小的通流面积更适合中低负荷工况,且在第一调节级的第一喷嘴组中部分或者全部采用缩放型喷嘴组,将蒸汽膨胀加速至超音速,将运行压力大幅提高至允许的最大压力,提高运行效率,降低压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