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5526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180036002.0
申请日:2011-07-29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 , H01M4/62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6 , H01M4/0421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在包括正电极、隔离物、负电极和封装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所述负电极包括作为负电极活性材料的单质硅和负电极粘结剂并且被掺杂锂,并且满足以下的公式(1)和(2):1.2≤Ma/Mc≤1.9(1)和1.0
-
公开(公告)号:CN103155260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80036002.0
申请日:2011-07-29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 , H01M4/62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6 , H01M4/0421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在包括正电极、隔离物、负电极和封装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所述负电极包括作为负电极活性材料的单质硅和负电极粘结剂并且被掺杂锂,并且满足以下的公式(1)和(2):1.2≤Ma/Mc≤1.9(1)和1.0
-
公开(公告)号:CN10721049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680007836.1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NEC 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2/34 , H01M4/02 , H01M4/13 , H01M10/04
Abstract: 提供的是一种二次电池,其借助于绝缘部件来防止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短路,抑制电池元件的体积的变形和增大,且具有高可靠性和电气特性。该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元件,其中正电极1和负电极6在间隔件20介于它们之间的情况下交替地层叠。正电极1和负电极6包括电流收集件3、8和活性材料2、7。活性材料2、8的涂布部和非涂布部设在电流收集件3、8的各表面上,且活性材料2、7具有薄部,其具有小的厚度。在包括薄部的外缘部处面对彼此的负电极6和正电极1的充电容量比A/C高于比外缘部进一步朝向中央面对彼此的负电极6和正电极1的充电容量比A/C。
-
公开(公告)号:CN10956507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80048567.8
申请日:2017-07-05
Applicant: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Inventor: 高桥浩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 , H01M2/10 , H01M2/18 , H01M4/485 , H01M4/587 , H01M10/04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Abstract: 为了提供具有优异的抗振性和抗冲击性的电池,本发明的电池的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将正极(20)、负极(30)和分隔件(40)进行层叠所形成的电极层叠体(60);以及容纳电极层叠体(60)和电解质溶液的层叠膜外装材料(80)。该电池的特征还在于负极(30)与层叠膜外装材料(80)的内表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1或更大。
-
公开(公告)号:CN102947988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180030844.5
申请日:2011-06-06
Applicant: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4/131 , H01M10/052 , H01M10/05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525 , H01M10/04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用高容量正极抑制了初次充放电中的不可逆容量所引起的电池容量的降低的具有高容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实施方式中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负极含有选自Si、Si氧化物和碳中的至少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其中,前述正极含有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含有能够吸收和放出锂的氧化物、和过渡金属氧化物,该过渡金属氧化物由Li2MO2(其中M为Cu和Ni的至少一者)表示、含有平面四配位MO4结构、该平面四配位MO4结构形成共有由2个相对氧原子形成的边的一维链,其中将前述负极的初次充电容量设为Y,前述正极的初次充电容量设为Z时,满足Z≤Y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2947988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180030844.5
申请日:2011-06-06
Applicant: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4/131 , H01M10/052 , H01M10/05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525 , H01M10/04 , Y10T29/49108
Abstract: 提供使用高容量正极抑制了初次充放电中的不可逆容量所引起的电池容量的降低的具有高容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实施方式中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负极含有选自Si、Si氧化物和碳中的至少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其中,前述正极含有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含有能够吸收和放出锂的氧化物、和过渡金属氧化物,该过渡金属氧化物由Li2MO2(其中M为Cu和Ni的至少一者)表示、含有平面四配位MO4结构、该平面四配位MO4结构形成共有由2个相对氧原子形成的边的一维链,其中将前述负极的初次充电容量设为Y,前述正极的初次充电容量设为Z时,满足Z≤Y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5308787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80014869.X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4/36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46 , H01M4/366 , H01M4/621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44 , H02J7/0052 , H02J7/007
Abstract: 至少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外壳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所述负极设置有含有碳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外壳材料将正极、负极和电解液密封;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羧甲基纤维素和所述电解液包括在预定电压下可分解的添加剂,所述方法包括:初步充电,其包括在固定的电流下进行充电的恒流充电和,在恒流充电之后,在固定电压下进行充电的恒压充电;在所述初步充电之后,脱气,从所述外壳材料内提取气体;和在所述脱气之后,对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充电的主充电。恒压充电期间的固定电压为至少3.3V/单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2694208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210082394.0
申请日:2012-03-26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 , H01M2/0212 , H01M2/12 , H01M2/1235 , H01M2/1247 , H01M2/1252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10T29/49112
Abstract: 二次电池。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次电池是包括叠层电极体和外壳的二次电池,该叠层电极体设有至少一对正电极和负电极,该外壳容纳叠层电极体,其中外壳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凹进部,该一个或更多个凹进部在对应于叠层电极体的最外层的电极表面的外边缘的边界的内部,在面对电极表面的表面上,并且其中,当具有边界的内部面积的一半面积的带形外周区域被设置在边界的内部时,凹进部中的至少一个凹进部位于外周区域的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694208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082394.0
申请日:2012-03-26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 , H01M2/0212 , H01M2/12 , H01M2/1235 , H01M2/1247 , H01M2/1252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10T29/49112
Abstract: 二次电池。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次电池是包括叠层电极体和外壳的二次电池,该叠层电极体设有至少一对正电极和负电极,该外壳容纳叠层电极体,其中外壳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凹进部分,该一个或更多个凹进部分在对应于叠层电极体的最外层的电极表面的外边缘的边界的内部,在面对电极表面的表面上,并且其中,当具有边界的内部面积的一半面积的带形外周区域被设置在边界的内部时,凹进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凹进部分位于外周区域的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04781959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380058984.2
申请日:2013-10-28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4/0445 , H01M4/0459 , H01M4/1391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其作为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在性能方面是优异的,其包含当对进行至少一次充电后的硅氧化物进行硅的固态NMR(29Si‑DDMAS)测定时满足以下式1和式2的硅氧化物;(式1)0.42≤S1/(S1+S2+S3)≤0.55(式2)0.21≤S3/(S1+S2+S3)≤0.26,其中S1为归属于具有Si‑Si键且具有在0ppm~‑15ppm、‑55ppm、‑84ppm和‑88ppm处的峰的Si的一组信号的峰面积的总和,S2为归属于具有Si(OH)4‑n(OSi)n(n=3,4)结构且具有在‑100ppm和‑120ppm处的峰的Si的一组信号的峰面积的总和,S3为归属于具有Si(OLi)4‑n(OSi)n(n=0,1,2,3)结构且具有在‑66ppm、‑74ppm、‑85ppm和‑96ppm处的峰的Si的一组信号的峰面积的总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