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1049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680007836.1

    申请日:2016-01-26

    Abstract: 提供的是一种二次电池,其借助于绝缘部件来防止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短路,抑制电池元件的体积的变形和增大,且具有高可靠性和电气特性。该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元件,其中正电极1和负电极6在间隔件20介于它们之间的情况下交替地层叠。正电极1和负电极6包括电流收集件3、8和活性材料2、7。活性材料2、8的涂布部和非涂布部设在电流收集件3、8的各表面上,且活性材料2、7具有薄部,其具有小的厚度。在包括薄部的外缘部处面对彼此的负电极6和正电极1的充电容量比A/C高于比外缘部进一步朝向中央面对彼此的负电极6和正电极1的充电容量比A/C。

    负极活性物质、其制备方法和锂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4781959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380058984.2

    申请日:2013-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其作为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在性能方面是优异的,其包含当对进行至少一次充电后的硅氧化物进行硅的固态NMR(29Si‑DDMAS)测定时满足以下式1和式2的硅氧化物;(式1)0.42≤S1/(S1+S2+S3)≤0.55(式2)0.21≤S3/(S1+S2+S3)≤0.26,其中S1为归属于具有Si‑Si键且具有在0ppm~‑15ppm、‑55ppm、‑84ppm和‑88ppm处的峰的Si的一组信号的峰面积的总和,S2为归属于具有Si(OH)4‑n(OSi)n(n=3,4)结构且具有在‑100ppm和‑120ppm处的峰的Si的一组信号的峰面积的总和,S3为归属于具有Si(OLi)4‑n(OSi)n(n=0,1,2,3)结构且具有在‑66ppm、‑74ppm、‑85ppm和‑96ppm处的峰的Si的一组信号的峰面积的总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