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53066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180038349.9
申请日:2011-07-20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 , G01R31/3648 , G01R31/3835 , G06F17/15 , H01M4/485 , H01M10/44 , H02J7/00 , H02J7/007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二次电池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可以定量地感测使用氧化硅作为负电极活性材料的锂二次电池中固有的劣化状态,即,负电极的非均匀反应状态。一种包括正电极、使用氧化硅作为负电极活性材料的负电极和相对于负电极具有参考电势的锂参考电极的锂二次电池的控制系统包括:测量装置,其用于测量锂二次电池放电期间的负电极相对于锂参考电极的电压V和锂二次电池的放电容量Q;生成装置,其用于生成代表dQ/dV和电压V之间的关系的V-dQ/dV曲线,其中dQ/dV是放电容量Q的变化量dQ与电压V的变化量dV之比;计算装置,其用于计算针对电压V中的两个电压值的V-dQ/dV曲线上出现的两个峰的强度比率;以及感测装置,其用于利用强度比率感测负电极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315526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180036002.0
申请日:2011-07-29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 , H01M4/62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6 , H01M4/0421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在包括正电极、隔离物、负电极和封装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所述负电极包括作为负电极活性材料的单质硅和负电极粘结剂并且被掺杂锂,并且满足以下的公式(1)和(2):1.2≤Ma/Mc≤1.9(1)和1.0
-
公开(公告)号:CN103155260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80036002.0
申请日:2011-07-29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 , H01M4/62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6 , H01M4/0421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在包括正电极、隔离物、负电极和封装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所述负电极包括作为负电极活性材料的单质硅和负电极粘结剂并且被掺杂锂,并且满足以下的公式(1)和(2):1.2≤Ma/Mc≤1.9(1)和1.0
-
公开(公告)号:CN102947988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180030844.5
申请日:2011-06-06
Applicant: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4/131 , H01M10/052 , H01M10/05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525 , H01M10/04 , Y10T29/49108
Abstract: 提供使用高容量正极抑制了初次充放电中的不可逆容量所引起的电池容量的降低的具有高容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实施方式中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负极含有选自Si、Si氧化物和碳中的至少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其中,前述正极含有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含有能够吸收和放出锂的氧化物、和过渡金属氧化物,该过渡金属氧化物由Li2MO2(其中M为Cu和Ni的至少一者)表示、含有平面四配位MO4结构、该平面四配位MO4结构形成共有由2个相对氧原子形成的边的一维链,其中将前述负极的初次充电容量设为Y,前述正极的初次充电容量设为Z时,满足Z≤Y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2771002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180009862.5
申请日:2011-02-18
Applicant: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2/02 , H01M4/36 , H01M10/05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0445 , H01M4/1395 , H01M4/362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483 , H01M4/622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10/0565 , H01M2300/0085 , Y10T29/4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使用硅和二氧化硅作为负极活性材料的聚合物二次电池,其在反复进行充放电循环时也显示高的容量保持率。聚合物二次电池,其包括正极、负极、插入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板和含有聚合物的凝胶电解质,其中负极包括硅和二氧化硅作为负极活性材料,并且,含有聚合物的凝胶电解质存在于由负极活性材料颗粒的细分裂所形成的空隙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947988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180030844.5
申请日:2011-06-06
Applicant: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4/131 , H01M10/052 , H01M10/05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525 , H01M10/04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用高容量正极抑制了初次充放电中的不可逆容量所引起的电池容量的降低的具有高容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实施方式中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负极含有选自Si、Si氧化物和碳中的至少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其中,前述正极含有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含有能够吸收和放出锂的氧化物、和过渡金属氧化物,该过渡金属氧化物由Li2MO2(其中M为Cu和Ni的至少一者)表示、含有平面四配位MO4结构、该平面四配位MO4结构形成共有由2个相对氧原子形成的边的一维链,其中将前述负极的初次充电容量设为Y,前述正极的初次充电容量设为Z时,满足Z≤Y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3299472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180065328.6
申请日:2011-01-18
Applicant: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2/02 , H01M4/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131 , H01M4/36 , H01M4/386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2004/021
Abstract: 在使用硅和硅氧化物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改善了充放电循环特性。在示范实施例中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片状负极,片状负极包括形成于负极集电体上的硅和硅氧化物的复合物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以及片状正极,片状正极包括形成于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其中负极经由隔离物与正极相向配置,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周围边缘部分配置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周围边缘部分之内,并且当正极的充电容量为a,负极的充电容量为b,且设b/a=c时,满足1.00
-
公开(公告)号:CN103299472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180065328.6
申请日:2011-01-18
Applicant: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2/02 , H01M4/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131 , H01M4/36 , H01M4/386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2004/021
Abstract: 在使用硅和硅氧化物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改善了充放电循环特性。在示范实施例中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片状负极,片状负极包括包括形成于负极集电体上的硅和硅氧化物的复合物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以及片状正极,片状正极包括形成于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其中负极经由隔离物与正极相向配置,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周围边缘部分配置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周围边缘部分之内,并且当正极的充电容量为a,负极的充电容量为b,且设b/a=c时,满足1.00
-
公开(公告)号:CN103053066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80038349.9
申请日:2011-07-20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 , G01R31/3648 , G01R31/3835 , G06F17/15 , H01M4/485 , H01M10/44 , H02J7/00 , H02J7/007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二次电池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可以定量地感测使用氧化硅作为负电极活性材料的锂二次电池中固有的劣化状态,即,负电极的非均匀反应状态。一种包括正电极、使用氧化硅作为负电极活性材料的负电极和相对于负电极具有参考电势的锂参考电极的锂二次电池的控制系统包括:测量装置,其用于测量锂二次电池放电期间的负电极相对于锂参考电极的电压V和锂二次电池的放电容量Q;生成装置,其用于生成代表dQ/dV和电压V之间的关系的V-dQ/dV曲线,其中dQ/dV是放电容量Q的变化量dQ与电压V的变化量dV之比;计算装置,其用于计算针对电压V中的两个电压值的V-dQ/dV曲线上出现的两个峰的强度比率;以及感测装置,其用于利用强度比率感测负电极的状态。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