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292779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680069771.3

    申请日:2016-11-29

    Abstract: 如果用于负极活性材料的硅材料的粒径小,则其大的表面积容易引起活性材料与电解质溶剂之间的副反应发生,并且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循环特性降低。为了改进循环特性,根据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是这样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具有:包含含有硅作为构成元素的材料和聚丙烯酸的负极;和含有氟代碳酸亚乙酯的电解质,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硅作为构成元素的材料的50%粒径为2μm以下。

    负极活性物质、其制备方法和锂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4781959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380058984.2

    申请日:2013-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其作为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在性能方面是优异的,其包含当对进行至少一次充电后的硅氧化物进行硅的固态NMR(29Si‑DDMAS)测定时满足以下式1和式2的硅氧化物;(式1)0.42≤S1/(S1+S2+S3)≤0.55(式2)0.21≤S3/(S1+S2+S3)≤0.26,其中S1为归属于具有Si‑Si键且具有在0ppm~‑15ppm、‑55ppm、‑84ppm和‑88ppm处的峰的Si的一组信号的峰面积的总和,S2为归属于具有Si(OH)4‑n(OSi)n(n=3,4)结构且具有在‑100ppm和‑120ppm处的峰的Si的一组信号的峰面积的总和,S3为归属于具有Si(OLi)4‑n(OSi)n(n=0,1,2,3)结构且具有在‑66ppm、‑74ppm、‑85ppm和‑96ppm处的峰的Si的一组信号的峰面积的总和。

    锂离子二次电池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418105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1880076570.5

    申请日:2018-11-21

    Abstract: 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显示出高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循环特性并且不易引起电解液的燃烧。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包含:电极混合物层,所述电极混合物层含有12~50重量%的电极粘合剂并且含有电极活性物质,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含有中值粒径为1.2μm以下的具有硅的合金;和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含有60~99体积%的磷酸酯化合物、0~30体积%的氟化醚化合物和1~35体积%的氟化碳酸酯化合物,其中所述磷酸酯化合物和所述氟化醚化合物的总含量为65体积%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