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44840C
公开(公告)日:2006-03-08
申请号:CN03138287.8
申请日:2003-05-26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 , G02F1/13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55 , G02F1/133371 , G02F1/134363 , G02F2001/133638
Abstract: 在内部具有反射区域(5)和透射区域的半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中,二分之一波长板(29)设置在下基板(11)和在下基板侧设置的偏振器(21a)之间。这可使至少透射区域(6)中的液晶分子由水平电场来驱动,并可使该装置能够在反射区域(5)和透射区域(6)中,在正常黑色模式下操作,从而可实现一种具有广视角特性的半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043041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710088139.6
申请日:2007-03-20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H01L27/12 , H01L23/522 , H01L21/84 , H01L21/768 , G02F1/136 , G02F1/13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363 , G02F1/1368
Abstract: 在每个像素区内,将通过开关元件连接至信号线的像素电极和连接至共用布线的共用电极布置为彼此交替。以平面图看时,以绝缘膜在中间将共用电位线布置在信号线下面的水平面上,并且还布置在信号线的两侧上。以保护膜在中间将浮置电极布置在信号线上方的水平面上,布置为与信号线和信号线两侧上的共用电位线交叠。
-
公开(公告)号:CN1573475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410038699.7
申请日:2004-05-12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9 , G02F1/1337 , G02F1/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94 , G02F1/133707 , G02F1/134309 , G02F2001/13396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利用柱状隔离件消除摩擦定向薄膜中的阴影影响并且消除黑色显示中显示不均匀(黑雾)的残留。柱状隔离件设置在与TFT衬底相对设置的相对的衬底的黑底之上。与TFT衬底接触的每一个柱状隔离件顶端的位置从TFT衬底地栅极线的中心朝向平行于栅极线的公用线平移。此外,采用了下述结构,即与TFT衬底接触的柱状隔离件的顶端不完全与TFT衬底接触,而是在柱状隔离件顶端的部分和TFT衬底之间通过在柱状隔离件的顶端上等设置不规则表面而设置间隙。该间隙能够降低柱状隔离件顶端和TFT衬底之间的摩擦力,以当外力施加到液晶显示装置的屏幕上时抑制出现黑雾。
-
公开(公告)号:CN1181517A
公开(公告)日:1998-05-13
申请号:CN97120244.3
申请日:1997-11-06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363 , G02F2001/133757 , G02F2201/122
Abstract: 一种共面切换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象素区二维矩阵,其中每个象素区包括第一和第二附属区。当没加电场时,在第一和第二附属区液晶分子各自取向互为90°。当施加一电压时,液晶分子同方向旋转并维持第一和第二附属区的取向相互成90°。另一种情况,在没有施加电场时,在第一和第二附属区液晶分子指向同一取向,当施加一电压时,液晶分子朝相反方向旋转,同时维持它们的取向的对称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438528A
公开(公告)日:2003-08-27
申请号:CN02118661.8
申请日:1997-10-28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G02F1/136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3 , G02F1/133371 , G02F1/133632 , G02F1/134363 , G02F2413/02 , G02F2413/10 , G02F2413/105
Abstract: 可在宽的视角范围内获得良好的显示特性且无灰度反转的有源液晶显示屏。这样形成液晶层4,使得其厚度根据色层6、7和8的透射波长而不同,以获得无论从何方向观看均不出现任何着色的良好显示。有源矩阵基片A包括多个相对电极;多个像素电极;薄膜晶体管及取向膜。滤色器基片C包括取向膜和光学补偿层。两基片这样设置、使得其取向膜彼此相对。具有负单轴折射率各向异性的光学补偿层可消除液晶层4上产生的延迟,以抑制黑色显示部分的白色浮动。
-
公开(公告)号:CN1100279C
公开(公告)日:2003-01-29
申请号:CN97121577.4
申请日:1997-10-28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3 , G02F1/133371 , G02F1/133632 , G02F1/134363 , G02F2413/02 , G02F2413/10 , G02F2413/105
Abstract: 可在宽的视角范围内获得良好的显示特性且无灰度反转的有源液晶显示屏。这样形成液晶层4,使得其厚度根据色层6、7和8的透射波长而不同,以获得无论从何方向观看均不出现任何着色的良好显示。有源矩阵基片A包括多个相对电极;多个像素电极;薄膜晶体管及取向膜。滤色器基片C包括取向膜和光学补偿层。两基片这样设置、使得其取向膜彼此相对。具有负单轴折射率各向异性的光学补偿层可消除液晶层4上产生的延迟,以抑制黑色显示部分的白色浮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819152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249711.3
申请日:2007-05-25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G02F1/1343 , G02F1/1362 , G02F1/13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363 , G02F2001/134372 , G02F220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孔径比面内切换模式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单元。在其中像素的矩阵图像由栅极线和交叉数据线定义的液晶显示单元中,透明像素电极被形成在与数据线相同的层上,且相应的透明共用电极被形成在透明像素电极上方。在共用电极上,提供液晶层。在每个像素的孔径中,共用电极具有在孔径外部的平行带部分和外围部分的图案,用于遮蔽相应数据线的场。每个像素电极都与相应共用电极的平行带部分协作,以沿着该平行带部分产生内部散射场,并且具有交叠共用电极外围部分的部分,以产生外围散射场,以使液晶单元能够通过内部散射场并通过外围散射场被均匀地面内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474216A
公开(公告)日:2004-02-11
申请号:CN03138287.8
申请日:2003-05-26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 , G02F1/13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55 , G02F1/133371 , G02F1/134363 , G02F2001/133638
Abstract: 在内部具有反射区域5和透射区域的半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中,二分之一波长板29设置在下基板11和在下基板侧设置的偏振器21a之间。这可使至少透射区域6中的液晶分子由水平电场来驱动,并可使该装置能够在反射区域5和透射区域6中,在正常黑色模式下操作,从而可实现一种具有广视角特性的半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437174A
公开(公告)日:2003-08-20
申请号:CN03103191.9
申请日:2003-02-08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G09G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3611 , G09G2320/0204 , G09G2320/0247 , G09G2320/0261
Abstract: 信号校正电路,该电路给输入信号添加基于存储在帧存储器中的信号而产生的校正值,并且输出得到的信号,使用该信号校正电路来校正作为液晶显示器的输入信号的图像数据,从而完全补偿输入信号的不对称对液晶显示器的影响。这样防止了残余图像的产生和屏幕的闪烁。
-
公开(公告)号:CN1420386A
公开(公告)日:2003-05-28
申请号:CN02148009.5
申请日:2002-10-18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G02F1/136 , G02F1/1343 , H01L29/786
Abstract: 一种平面开关模式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器件,包括第一基板(11)、与第一基板对置的第二基板(12)和夹在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13)。第一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分别与所要驱动的像素相关的像素电极(27)、向其施加参考电压的公共电极(26)、数据线、扫描线和公共电极线。液晶分子轴在平行于第一基板的平面上、借助大体上平行于第一基板的平面的电场进行旋转,以便显示一定的图象。公共电极(26)由透明材料制成,其形成在比数据线更接近液晶层的位置上。除了在位于扫描线附近的数据线的区域之外,公共电极(26)完全与数据线(24)重叠。该液晶显示器件进一步包括在公共电极完全与数据线重叠的区域中的不透光层(17),该不透光层由黑基底层(17)形成,其宽度小于公共电极的宽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