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温指示器及感温指示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016527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980114596.5

    申请日:2009-0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K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温指示器,在使用具备内包有感温材料的小盒的感温指示器时,不受手指温度的影响,而且可以容易地破坏小盒。感温指示器(3)通过破坏内包有感温材料的小盒(5),不可逆地表示温度已达到规定温度以上或者规定温度以下。该感温指示器(3)具有:形成有凹部(4a)且由塑性材料构成的本体基部(4);被收纳于所述凹部(4a)内且内包有感温材料的小盒(5);载置于所述凹部(4a)上部的吸收部件(6);覆盖所述吸收部件(6)并且将所述小盒(5)密封在所述凹部(4a)内,并形成有使所述吸收部件(6)顶面的一部分露出的通孔(7a)的显示标签(7)。通过按压所述显示标签(7),所述本体基部(4)的凹部(4a)被压坏,从而破坏所述小盒(5)。

    热电转换模块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78203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580060040.8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将基部分割成多个也能够抑制刚性降低的热电转换模块。热电转换模块(1)具备多个低温侧基部(6)、多个第一电极(3)、多个热电转换元件(2)、多个第二电极(4)、X轴连接部(7)、Y轴连接部(8)。第二电极(4)在低温侧基部(6)上每6个进行配置。在邻接的低温侧基部(6)之间配置有2个X轴连接部(7)或Y轴连接部(8a、8b)作为基部间连接部。多个基部间连接部的一方从位于一方的低温侧基部(6)上的一方的第一电极(3)与位于另一方的低温侧基部(6)上的另一方的第二电极(4)连接,另一方的基部间连接部从位于另一方的低温侧基部(6)上的另一方的第一电极(3)与位于一方的低温侧基部(6)上的一方的第二电极(4)连接。

    热电转换模块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78203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60040.8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将基部分割成多个也能够抑制刚性降低的热电转换模块。热电转换模块(1)具备多个低温侧基部(6)、多个第一电极(3)、多个热电转换元件(2)、多个第二电极(4)、X轴连接部(7)、Y轴连接部(8)。第二电极(4)在低温侧基部(6)上每6个进行配置。在邻接的低温侧基部(6)之间配置有2个X轴连接部(7)或Y轴连接部(8a、8b)作为基部间连接部。多个基部间连接部的一方从位于一方的低温侧基部(6)上的一方的第一电极(3)与位于另一方的低温侧基部(6)上的另一方的第二电极(4)连接,另一方的基部间连接部从位于另一方的低温侧基部(6)上的另一方的第一电极(3)与位于一方的低温侧基部(6)上的一方的第二电极(4)连接。

    恒温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77004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0880130109.X

    申请日:2008-07-10

    Inventor: 须田浩 角岛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3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极其简单且恰当地进行热电元件组装体相对装置壳体的组装固定的恒温装置。具备热电元件组装体(10),其包括:活塞(3);通过伴随温度变化的体积变化而使缸体容器(4)相对于活塞进退动作的热膨胀体;设置于活塞壳体内由通电而对热膨胀体(W)施加热的发热元件(H)等。在装置壳体设置有使该热电元件组装体的外方端朝向装置外部贯通并保持的组装孔(11)。在构成热电元件组装体的活塞的上端侧部分设置活塞引导件(13)。该活塞引导件的外方端在从装置壳体(2)的内侧插入贯通到组装孔内的状态下与壳体侧结合成一体。

    树脂成型品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11238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80034847.3

    申请日:2017-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成型品以及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该树脂成型品在将流动片树脂部形成为较大时,也能抑制树脂成型品的接合部(边界面)的残留应力,从而抑制树脂成型品的接合部(边界面)的剥离。具备:接合树脂部(6),其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接合;连接树脂部(8),其一端部与接合树脂部(6)连接,从所述树脂流路内流出的熔融树脂固化并形成该连接树脂部(8);流动片树脂部(7),其与所述连接树脂部(8)的另一端部连接,熔融树脂固化并形成该流动片树脂部(7);在所述流动片树脂部(7)的所述连接树脂部侧设有缩径部(7a)。

    树脂成型品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02221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680080408.1

    申请日:2016-10-05

    Abstract: 提供一种树脂成型品和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抑制接合部(二次成型树脂)与第一构成体、第二构成体的交界面处的剥离,并且抑制接合强度降低部的产生。具备:第一抵接面9a,其相对于第一构成体的主面F1垂直地形成,并且与第二构成体抵接;第二抵接面9b,其相对于第二构成体的主面F2垂直地形成,并且与第一构成体抵接;接合部12,其在通过所述第一抵接面9a与第二构成体1B抵接且第二抵接面9b与第一构成体1A抵接而形成的树脂流路11内注入溶融树脂而使其固化而形成,并且将所述第一构成体与所述第二构成体接合。

    热电转换模块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2248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80071903.2

    申请日:2013-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5/32 H01L35/08 H01L35/16 H01L3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量产性提高的热电转换模块。热电转换模块(1)具有基部(11)、多个第一电极(3)、多个热电转换元件(2)、多个第二电极(4)、连接部(42)。多个热电转换元件(2)以n形构成且串联连接。连接部(42)与第二电极(4)一体形成,并且与第一电极(3)分体构成。在第一电极(3)设有收纳连接部(42)的前端的收纳部(33)。将五个热电转换元件(2)在X轴方向上排列而构成的元件列(6)在Y轴方向上排列六个。收纳部(33)即使在连接部(42)将元件列(6)内的热电转换元件(2)连接的情况或连接部(42)将邻接的元件列(6)之间彼此连接的情况下,也能够收纳同一形状的连接部(42),第一电极(3)及第二电极(4)全部构成同一形状。

    感温指示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57371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0980151458.4

    申请日:2009-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K3/04 G01K1/02 G01K1/16 G01N31/229 G01N33/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感温指示器,在能够将感温指示器以所需要的状态加以保持的同时,使其工作时不会受到手指温度的影响。该感温指示器具有由上基材(11)和下基材(12)构成的基体(13)、以使一端侧的拉出部突出于外部的状态而被夹持并保持于该基体的上、下基材之间的标签组件(21)。通过将标签组件的一端从基体中拉出,在设置于上基材或下基材的任意一方或双方上的凸状部(16)内被按压而将小盒(28)破坏,成为测量准备状态,在达到规定温度以上时,感温材料溶解并被吸收纸(23)吸收,通过确认其着色能够确认成为了设定温度以上。

    感温指示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57371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0980151458.4

    申请日:2009-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K3/04 G01K1/02 G01K1/16 G01N31/229 G01N33/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感温指示器,在能够将感温指示器以所需要的状态加以保持的同时,使其工作时不会受到手指温度的影响。该感温指示器具有由上基材(11)和下基材(12)构成的基体(13)、以使一端侧的拉出部突出于外部的状态而被夹持并保持于该基体的上、下基材之间的标签组件(21)。通过将标签组件的一端从基体中拉出,在设置于上基材或下基材的任意一方或双方上的凸状部(16)内被按压而将小盒(28)破坏,成为测量准备状态,在达到规定温度以上时,感温材料溶解并被吸收纸(23)吸收,通过确认其显色能够确认成为了设定温度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