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62197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780087924.1
申请日:2017-04-04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活塞,在活塞的顶面形成有保持进气回旋流的凹部,顶面具备:隔热膜形成部,其具有热传导率比所述活塞的母材低并且每单位体积的热容量比所述活塞的母材小的隔热膜;以及非隔热膜形成部,其与隔热膜形成部相比位于内燃机的缸膛侧的外侧位置,并且不具有隔热膜。
-
-
-
公开(公告)号:CN103764982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280030552.6
申请日:2012-06-04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30 , F02D41/401 , F02D41/402 , F02D2250/04 , Y02T10/44
Abstract: 在均质燃烧时从进气冲程至压缩冲程为止进行1次或多次燃料喷射的缸内直接喷射火花点火式内燃机(1)的燃料喷射控制装置中,基于伴随燃料喷射而在缸内产生的压力振动的基于缸内容积确定的频率,计算对应于压力振动而填充效率提高的燃料喷射定时,在该燃料喷射定时进行某一次燃料喷射。
-
公开(公告)号:CN11103234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1780093936.5
申请日:2017-08-14
IPC: B32B15/08 , B32B15/088 , B32B15/20 , F02F1/00
Abstract: 隔热部件(100)具备:基材(5);和配置于基材(5)上的隔热膜(7),隔热膜(7)具备:第一层(10),其配置于基材(5)上,具有气孔,热导率为0.3W/(m·K)以下,且容积比热为1200kJ/(m3·K)以下;和第二层(20),其配置于第一层(10)上,且在其与第一层(10)之间形成闭孔,隔热膜(7)的上表面(7a)的表面粗糙度为1.5μmRa以下。因此,根据隔热部件(100),例如可以在内燃机等中提高绝热性和减少烃排出量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531387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480049609.6
申请日:2014-0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9/26 , C21D1/18 , C21D6/004 , C21D6/005 , C21D6/008 , C21D9/40 , C22C38/00 , C22C38/00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2 , F02F5/00 , F16J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用于高压缩比的汽车用汽油发动机的情况下,能够长期稳定发挥气封功能及导热功能的内燃机用高导热性活塞环。提供一种内燃机用高导热性活塞环,其以Mn‑Cr钢为母材,其中,该Mn‑Cr钢含有:0.52质量%以上0.65质量%以下的C、0.15质量%以上0.35质量%以下的Si、0.6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的Mn、0.6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的Cr、0.04质量%以下的P、0.04质量%以下的S、0.05质量%以上3.0质量%以下的微量成分(Al、Ni及Cu的总含量)、余量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03764982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280030552.6
申请日:2012-06-04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30 , F02D41/401 , F02D41/402 , F02D2250/04 , Y02T10/44
Abstract: 在均质燃烧时从进气冲程至压缩冲程为止进行1次或多次燃料喷射的缸内直接喷射火花点火式内燃机(1)的燃料喷射控制装置中,基于伴随燃料喷射而在缸内产生的压力振动的基于缸内容积确定的频率,计算对应于压力振动而填充效率提高的燃料喷射定时,在该燃料喷射定时进行某一次燃料喷射。
-
-
-
公开(公告)号:CN11103234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780093936.5
申请日:2017-08-14
IPC: B32B15/08 , B32B15/088 , B32B15/20 , F02F1/00
Abstract: 隔热部件(100)具备:基材(5);和配置于基材(5)上的隔热膜(7),隔热膜(7)具备:第一层(10),其配置于基材(5)上,具有气孔,热导率为0.3W/(m·K)以下,且容积比热为1200kJ/(m3·K)以下;和第二层(20),其配置于第一层(10)上,且在其与第一层(10)之间形成闭孔,隔热膜(7)的上表面(7a)的表面粗糙度为1.5μmRa以下。因此,根据隔热部件(100),例如可以在内燃机等中提高绝热性和减少烃排出量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