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1194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810789513.3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线路电能监测技术领域,是一种双逻辑电能监测智能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前者包括终端分析单元和至少一个安装在配电设备上的前端采集单元,前端采集单元包括前端主控单元、RFID采集单元和电压采集单元,RFID采集单元包括配电供电模块、RFID电子标签和RFID读卡器,电压采集单元包括配电接入模块和电压获取模块,RFID读卡器和电压获取模块均与前端主控单元连接,前端主控单元与终端分析单元连接。本发明通过RFID采集单元和电压采集单元分别采集射频信号及电压信号,前端主控单元根据采集信号判断配电设备是否发生断路,实现了两路电能监测单元同时监测,杜绝了传统单路监测装置如果受损,易发生误报的情况,保证了配电设备电能监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20426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11341382.4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路及设备防盗技术领域,是一种电力负载线路及设备防盗联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前者包括终端处理单元和安装在电力负载线路和负载设备上的前端防盗信息采集及判断单元,每个前端防盗信息采集及判断单元均包括感应取电模块、整流模块、模数电压转换模块、电压采集控制模块、有源RFID电子标签、RFID读卡器、前端主控模块、前端报警模块和前端通信模块,终端处理单元包括终端通信模块、终端主控模块、视频跟踪模块和无人机跟踪模块。本发明集成了负载线路及设备盗窃事件的探测、报警、跟踪、处理,能够准确判定事件的发生,杜绝对盗窃事件的误判现象,快速的锁定事件发生地理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到达,减少了事故发现到处理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389284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510972158.X
申请日:2015-12-22
Applicant: 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业信息流转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电力业电能交易多节点信息智能流转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电力业电能交易多节点信息智能流转装置包括母终端装置和不少于一个的子终端装置,母终端装置包括母终端MCU控制单元、CAN模块和母终端外围模块,母终端外围模块分别通过CAN模块与母终端MCU控制单元电连接,母终端外围模块包括MAC分析模块、母终端打印扫描模块、母终端传真模块和母终端通信接口。本发明使用方便,通过嵌入式通信、模块化计算总成、实时高速CAN模块等实现信息智能流转,解决了现有电力业电能交易无法完成交易过程信息的智能流转、数据智能计算、通信智能优化、人工耗时较大、效率低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5888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789017.4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作业监测技术领域,是一种结合多核处理的电力作业异动综合研判方法及装置,前者通过作业身份确认单元采集作业人员的身份信息,确定作业人员身份;前端主控告警单元控制机锁控制单元打开对应的机锁,并驱动作业采集单元采集作业过程信息;通过作业分析单元结合作业预设信息对作业过程信息进行异动分析;前端主控告警单元接收及存储异动信息,并进行告警。本发明通过多核处理执行作业人员身份确认、作业设备监测、作业内容监测,实现异动监测,在发现作业异动时及时进行异动告警,实现电力作业人员及作业过程的全方位监测与稽查,及时发现及制止违章作业,降低事故发生概率,避免违章作业造成对电网安全、人员安全造成的潜在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711943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789513.3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13/0065 , H02H1/0061 , H02H1/0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线路电能监测技术领域,是一种双逻辑电能监测智能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前者包括终端分析单元和至少一个安装在配电设备上的前端采集单元,前端采集单元包括前端主控单元、RFID采集单元和电压采集单元,RFID采集单元包括配电供电模块、RFID电子标签和RFID读卡器,电压采集单元包括配电接入模块和电压获取模块,RFID读卡器和电压获取模块均与前端主控单元连接,前端主控单元与终端分析单元连接。本发明通过RFID采集单元和电压采集单元分别采集射频信号及电压信号,前端主控单元根据采集信号判断配电设备是否发生断路,实现了两路电能监测单元同时监测,杜绝了传统单路监测装置如果受损,易发生误报的情况,保证了配电设备电能监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20426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711341382.4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路及设备防盗技术领域,是一种电力负载线路及设备防盗联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前者包括终端处理单元和安装在电力负载线路和负载设备上的前端防盗信息采集及判断单元,每个前端防盗信息采集及判断单元均包括感应取电模块、整流模块、模数电压转换模块、电压采集控制模块、有源RFID电子标签、RFID读卡器、前端主控模块、前端报警模块和前端通信模块,终端处理单元包括终端通信模块、终端主控模块、视频跟踪模块和无人机跟踪模块。本发明集成了负载线路及设备盗窃事件的探测、报警、跟踪、处理,能够准确判定事件的发生,杜绝对盗窃事件的误判现象,快速的锁定事件发生地理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到达,减少了事故发现到处理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869162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98353.6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违章识别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历史监控数据;基于历史监控数据,构建违章行为样本库;基于违章行为样本库,对初始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获取监测模型;通过监测模型对实时获取的施工现场的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实时图像进行识别,当识别出违章行为时发出报警信息。本发明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违章识别方法,根据标准化作业要求和作业任务类型,对视频质量、防护措施、违章行为等情况,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识别、实时预警、历史筛查分析等,提升现场智能化管控手段,为违章查纠和标准化作业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705808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27436.6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积神经网络的快速卷积计算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大多现有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如AlexNet,ResNet,包括步骤如下:(1)先确定所需处理的图像的特征大小以及卷积核大小n*n;(2)建立存储图像特征的空平面;(3)根据卷积核大小建立空平面;(4)将卷积核与特征图像中的元变换到对数域中,即从整数到对数;将对应元做相加处理,将相加结果转换到整数域,即从对数到整数;(5)将所得结果读入空平面中;求取卷积的特征图。本发明(加法)大大节约计算机内存空间,加快了计算速度,节约了训练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51031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504632.6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柜监控技术领域,是一种配电柜运行环境监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前者包括远端控制装置和前端采集报警装置,前端采集报警装置包括前端主控单元、前端报警单元、前端通信单元、前端信息采集单元、配电柜外部环境监控单元、配电柜门锁控制单元,前端信息采集单元、配电柜门锁控制单元、配电柜外部环境监控单元、前端报警单元均与前端主控单元连接,前端主控单元通过前端通信单元与远端控制装置连接。本发明能对配电柜内部漏电和运行环境以及配电柜外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及判断,还设置有配电柜门锁控制单元,能通过双层匹配确定工作人员身份,避免非法人员开启配电柜,破坏配电柜中的电气设备,保证配电柜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5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76883.8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网检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力配电网的运检控制设备,包括滑动设置在两平行设置电缆上的运检控制装置;L形撑板内壁之间对称滑动设置有上夹持部;上夹持部上滑动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下夹持部;运检控制设备本体顶部放置有氦气瓶;第二连通管端部设置有氦气球;第一吊耳与第二吊耳之间连接有连接绳,该装置通过完成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对电缆的夹持后,打开氦气瓶上的截止阀,使得氦气瓶中的氦气通过软管对氦气球进行充气,充气后的氦气球受浮力上升拉起运检控制装置,减小运检控制装置对电缆的压力,避免损伤电缆,同时,减小了导向轮与电缆之间的摩擦力,便于运检控制装置的移动,提高了检测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