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20426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711341382.4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路及设备防盗技术领域,是一种电力负载线路及设备防盗联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前者包括终端处理单元和安装在电力负载线路和负载设备上的前端防盗信息采集及判断单元,每个前端防盗信息采集及判断单元均包括感应取电模块、整流模块、模数电压转换模块、电压采集控制模块、有源RFID电子标签、RFID读卡器、前端主控模块、前端报警模块和前端通信模块,终端处理单元包括终端通信模块、终端主控模块、视频跟踪模块和无人机跟踪模块。本发明集成了负载线路及设备盗窃事件的探测、报警、跟踪、处理,能够准确判定事件的发生,杜绝对盗窃事件的误判现象,快速的锁定事件发生地理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到达,减少了事故发现到处理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11891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94480.0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罗景 , 马梅芳 , 多斯达那·叶尔加那提 , 王涛 , 郭江涛 , 杨柳 , 黎红 , 李志刚 , 孙博文 , 魏乐 , 海拉提·恰凯 , 孟欣欣 , 张浩海 , 侯岩 , 王昊 , 杨甲明 , 丁耀杰 , 钱涛 , 李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资采购业务线上办理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供应商的授权委托关联数据和第三方担保公司的投标保证关联数据,其中,所述供应商至少为一个,所述第三方担保公司至少为一个;将所述授权委托关联数据和所述投标保证关联数据上传到区块链中,得到目标区块链;在接收到物资采购请求的情况下,获取与所述采购请求关联的目标供应商和目标第三方担保公司;在所述目标区块链中查找与所述目标供应商关联的目标授权委托关联数据和与所述目标第三方担保公司关联的目标投标保证关联数据。上述过程,将线下基于纸质文件处理物资采购业务改为线上基于区块链实现,在保证文件真实的基础上,提升了处理效率减少了单据传递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869162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98353.6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违章识别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历史监控数据;基于历史监控数据,构建违章行为样本库;基于违章行为样本库,对初始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获取监测模型;通过监测模型对实时获取的施工现场的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实时图像进行识别,当识别出违章行为时发出报警信息。本发明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违章识别方法,根据标准化作业要求和作业任务类型,对视频质量、防护措施、违章行为等情况,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识别、实时预警、历史筛查分析等,提升现场智能化管控手段,为违章查纠和标准化作业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705808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27436.6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积神经网络的快速卷积计算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大多现有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如AlexNet,ResNet,包括步骤如下:(1)先确定所需处理的图像的特征大小以及卷积核大小n*n;(2)建立存储图像特征的空平面;(3)根据卷积核大小建立空平面;(4)将卷积核与特征图像中的元变换到对数域中,即从整数到对数;将对应元做相加处理,将相加结果转换到整数域,即从对数到整数;(5)将所得结果读入空平面中;求取卷积的特征图。本发明(加法)大大节约计算机内存空间,加快了计算速度,节约了训练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419571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81699.5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作业监测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轻载算法的分布式变电站安全作业监测装置及方法,前者包括设置在变电站外的安防监测单元和设置在变电站内的安全作业主控单元、环境监测单元、图像采集监测单元、作业范围预警单元和提示及报警单元本发明实现了对进入变电站现场人员的入场、现场作业环境、人员装备情况、作业范围进行综合实时自动监控及判定,降低了变电站现场作业的每个工作环节的人员、设备风险。并且安防监测单元、环境监测单元、图像采集监测单元、作业范围预警单元均独立完成信息采集及判断,无需全部上传至安全作业主控单元中集中判断,即通过采用算法下沉至现场终端的方式,加快了信息的处理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51031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504632.6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柜监控技术领域,是一种配电柜运行环境监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前者包括远端控制装置和前端采集报警装置,前端采集报警装置包括前端主控单元、前端报警单元、前端通信单元、前端信息采集单元、配电柜外部环境监控单元、配电柜门锁控制单元,前端信息采集单元、配电柜门锁控制单元、配电柜外部环境监控单元、前端报警单元均与前端主控单元连接,前端主控单元通过前端通信单元与远端控制装置连接。本发明能对配电柜内部漏电和运行环境以及配电柜外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及判断,还设置有配电柜门锁控制单元,能通过双层匹配确定工作人员身份,避免非法人员开启配电柜,破坏配电柜中的电气设备,保证配电柜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45943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789011.7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站检测技术领域,是一种配电站房级联信息综合智能研判方法及装置,前者包括通过前端信息研判装置对对应的配电站进行信息采集及研判;通过前端总控告警单元结合研判结果完成异常告警,并将接收到的信息发送至远端;通过远端总控单元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二次处理,其中二次处理包括存储、分析、展示及告警。本发明实现了配电站实时监控自动化,能对与人员、设备状态和环境情况相关的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并完成实时分析,在研判发生异常时及时进行告警,由此本发明能辅助配电站房运维及管理人员进行分析研判,实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及事后追溯,提升安全管理,较少人员及设备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并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05709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27446.X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半监督图像分类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改进后的半监督图像分类模型;改进后的半监督图像分类模型包括生成器、判断器及若干个子判断器(副判断器);(2)训练改进后的半监督图像分类模型;(3)将待分类的图像输入至步骤(2)训练好的改进后的半监督图像分类模型,得到分类结果。本发明改进后的半监督图像分类模型表现出较好的测试错误率,可以更好地利用未标记图像和生成图像来提高分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48575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81698.0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检修技术领域,是一种电力检修带电作业信息采集及综合预警装置及方法,前者包括远端主控预警单元和前端带电作业预警装置,前端带电作业预警装置包括高压区域安全监测单元、人员健康状态监测单元、现场作业状态监测单元和前端主控预警单元。本发明通过前端主控预警单元与高压区域安全监测单元、人员健康状态监测单元、现场作业状态监测单元相配合;实现对高压区域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测,有效对高压环境危险因素进行了预警;实现对作业人员的健康状态的实时监测,能对有效掌握作业人员作业时的健康状况;实现对现场作业状态的实时监测,能有效对作业人员高压线路检修时的不规范作业进行识别及报警,降低了违章作业引发的重大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0796769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150545.X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7C9/22 , G07C9/25 , G07C9/27 , G08B13/1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管理技术领域,是一种多策略智能变电站作业现场身份识别装置及使用方法,前者包括设置在变电站内的行为跟踪单元、设置在变电站外的身份验证装置、声波识别单元、工作票检测单元、前端控制单元;所述前端控制单元包括交互模块、前端报警模块、前端主控模块和设置在变电站门上的电子门锁模块,身份验证装置、声波识别单元、工作票检测单元均通过第一通信单元与前端主控模块连接,前端主控模块分别与交互模块、前端报警模块、电子门锁模块。本发明以多种身份信息综合判定需进入变电站的人员是否为规定人员,有效提高了身份识别的准确率,有效加强了变电站人员的进入管理,减少了变电站财产损失,增加了变电站稳定运行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