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逻辑电能监测智能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1194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810789513.3

    申请日:2018-0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线路电能监测技术领域,是一种双逻辑电能监测智能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前者包括终端分析单元和至少一个安装在配电设备上的前端采集单元,前端采集单元包括前端主控单元、RFID采集单元和电压采集单元,RFID采集单元包括配电供电模块、RFID电子标签和RFID读卡器,电压采集单元包括配电接入模块和电压获取模块,RFID读卡器和电压获取模块均与前端主控单元连接,前端主控单元与终端分析单元连接。本发明通过RFID采集单元和电压采集单元分别采集射频信号及电压信号,前端主控单元根据采集信号判断配电设备是否发生断路,实现了两路电能监测单元同时监测,杜绝了传统单路监测装置如果受损,易发生误报的情况,保证了配电设备电能监测的准确性。

    电力作业信息动态采集监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5971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497189.4

    申请日:2018-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作业监技术领域,是一种电力作业信息动态采集监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前者包括远端通信控制装置、多个人员终端装置和设置在每个变电站内的前端监测装置;人员终端单元包括RFID电子标签和设备比对单元;前端监测装置包括人员作业范围检测单元、作业设备标识单元、作业现场监控单元和控制单元;作业设备标识单元与设备比对单元连接,人员作业范围检测单元、作业设备标识单元、设备比对单元、作业现场监控单元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与远端通信控制装置连接。本发明结构能对进入作业现场的人员进行检测验证,能有效确定作业人员作业任务中规定的作业设备,避免了非法人员的进入作业范围及防止了出现超范围作业的现象。

    电力负载线路及设备防盗联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20426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11341382.4

    申请日:2017-1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路及设备防盗技术领域,是一种电力负载线路及设备防盗联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前者包括终端处理单元和安装在电力负载线路和负载设备上的前端防盗信息采集及判断单元,每个前端防盗信息采集及判断单元均包括感应取电模块、整流模块、模数电压转换模块、电压采集控制模块、有源RFID电子标签、RFID读卡器、前端主控模块、前端报警模块和前端通信模块,终端处理单元包括终端通信模块、终端主控模块、视频跟踪模块和无人机跟踪模块。本发明集成了负载线路及设备盗窃事件的探测、报警、跟踪、处理,能够准确判定事件的发生,杜绝对盗窃事件的误判现象,快速的锁定事件发生地理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到达,减少了事故发现到处理的时间。

    电力负载线路及设备防盗联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20426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711341382.4

    申请日:2017-1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路及设备防盗技术领域,是一种电力负载线路及设备防盗联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前者包括终端处理单元和安装在电力负载线路和负载设备上的前端防盗信息采集及判断单元,每个前端防盗信息采集及判断单元均包括感应取电模块、整流模块、模数电压转换模块、电压采集控制模块、有源RFID电子标签、RFID读卡器、前端主控模块、前端报警模块和前端通信模块,终端处理单元包括终端通信模块、终端主控模块、视频跟踪模块和无人机跟踪模块。本发明集成了负载线路及设备盗窃事件的探测、报警、跟踪、处理,能够准确判定事件的发生,杜绝对盗窃事件的误判现象,快速的锁定事件发生地理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到达,减少了事故发现到处理的时间。

    自动去除镜面异物的联动视频监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00384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1711400692.9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视频监控技术领域,是一种自动去除镜面异物的联动视频监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前者包括包括终端联控单元和至少一个前端监控单元,每个前端监控单元均包括摄像机、摄像机控制器、前端主控模块、前端通信模块、清除摄像机镜面颗粒物的颗粒物清除模块、对摄像机镜面进行加热烘干的镜面加热模块和采集摄像机镜面湿度及颗粒物密度的采集模块,所述终端联控单元包括终端主机控制模块和上位机。本发明保障了在恶劣环境监控装置的正常拍摄,提高了视频监控质量及水平,自动化的清理过程减少了监控运维人员对摄像机运维清理的工作量,并通过终端主机控制模块能对每个所连接的前端监控单元运行情况的实时监管和智能处理。

    配电柜运行环境监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1031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504632.6

    申请日:2018-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柜监控技术领域,是一种配电柜运行环境监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前者包括远端控制装置和前端采集报警装置,前端采集报警装置包括前端主控单元、前端报警单元、前端通信单元、前端信息采集单元、配电柜外部环境监控单元、配电柜门锁控制单元,前端信息采集单元、配电柜门锁控制单元、配电柜外部环境监控单元、前端报警单元均与前端主控单元连接,前端主控单元通过前端通信单元与远端控制装置连接。本发明能对配电柜内部漏电和运行环境以及配电柜外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及判断,还设置有配电柜门锁控制单元,能通过双层匹配确定工作人员身份,避免非法人员开启配电柜,破坏配电柜中的电气设备,保证配电柜的安全。

    双逻辑电能监测智能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11943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789513.3

    申请日:2018-0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13/0065 H02H1/0061 H02H1/0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线路电能监测技术领域,是一种双逻辑电能监测智能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前者包括终端分析单元和至少一个安装在配电设备上的前端采集单元,前端采集单元包括前端主控单元、RFID采集单元和电压采集单元,RFID采集单元包括配电供电模块、RFID电子标签和RFID读卡器,电压采集单元包括配电接入模块和电压获取模块,RFID读卡器和电压获取模块均与前端主控单元连接,前端主控单元与终端分析单元连接。本发明通过RFID采集单元和电压采集单元分别采集射频信号及电压信号,前端主控单元根据采集信号判断配电设备是否发生断路,实现了两路电能监测单元同时监测,杜绝了传统单路监测装置如果受损,易发生误报的情况,保证了配电设备电能监测的准确性。

    自动去除镜面异物的联动视频监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00384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400692.9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视频监控技术领域,是一种自动去除镜面异物的联动视频监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前者包括终端联控单元和至少一个前端监控单元,每个前端监控单元均包括摄像机、摄像机控制器、前端主控模块、前端通信模块、清除摄像机镜面颗粒物的颗粒物清除模块、对摄像机镜面进行加热烘干的镜面加热模块和采集摄像机镜面湿度及颗粒物密度的采集模块,所述终端联控单元包括终端主机控制模块和上位机。本发明保障了在恶劣环境监控装置的正常拍摄,提高了视频监控质量及水平,自动化的清理过程减少了监控运维人员对摄像机运维清理的工作量,并通过终端主机控制模块能对每个所连接的前端监控单元运行情况的实时监管和智能处理。

    远程综合联动分合体结构的智能驱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29434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653488.1

    申请日:2017-0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21 A01M29/10 A01M29/16 G05B2219/2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驱鸟器技术领域,是一种远程综合联动分合体结构的智能驱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前者包括上位机、电源模块、控制服务终端装置和前端远动终端装置,电源模块包括AC/DC电源转换模块和电力线路感应电能转换模块,AC/DC电源转换模块与控制服务终端装置电连接,电力线路感应电能转换模块与前端远动终端装置电连接。本发明通过上位机实时控制红外探测、视频监控、大功率音响及LED爆闪灯的工作状态;通过上位机进行指令设置,前端远动终端装置的报警探测单元和机动单元可根据需要可脱离控制服务终端独立运行;通过电力线路感应电能转换模块从输电线路上直接取电,控制服务终端供电由独立的AC/DC电源进行供电,有效提高了本发明在免维护状态下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