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4673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10031857.4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IPC: C04B35/58 , C04B35/622 , C04B35/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镁硼‑二硼化锆双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陶瓷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复相材料是由氧化锆粉、碳化硼粉、氧化铝粉和氧化镁粉经过加热加压原位反应后得到的。本发明的复相材料具有AlMgB14和ZrB2两相,致密度高达99%,维氏硬度为38~42GPa,弹性模量为550~580MPa,断裂韧性为6.2~7.8MPa·m1/2。本发明由于AlMgB14和ZrB2两相同时存在,得到的铝镁硼‑二硼化锆双相复合材料的性能远优于单相陶瓷。
-
公开(公告)号:CN11942644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73988.2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IPC: B21D22/02 , B21D55/00 , B21D45/02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提高使用寿命的自动冲压模具,包括:控制箱,控制箱的顶端中部安装有支撑结构,控制箱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且四个支撑杆的顶端共同安装有顶板,顶板的顶端中部安装有驱动器,驱动器的输出端贯穿顶板的底端中部并延伸至其下方,驱动器的输出端安装有上模具,上模具的底端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杆,支撑结构包括缓冲结构、支撑座、固定杆、下模板、导料结构、连接槽和支撑弧板,支撑座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支撑座分别安装在缓冲结构的底端两侧;本发明在自动冲压过程中的冲击力得到了显著的缓冲和分散,大大降低了对上模具的磨损,从而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68275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818107.0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镭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焊接机器人轨迹自动规划方法,涉及机器人编程领域。该焊接机器人轨迹自动规划方法,包括S1.获取目标;S2.图像处理;S3.模型预处理;S4.机器学习;S5.轨迹规划;S6.实时反馈。通过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焊接工件的自动分析和规划,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浪费,并提高了焊接机器人的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同时具有普适性和可扩展性,可以适用于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焊接工件,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并且通过对三维模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够精确地获取待焊接工件和焊接目标的特征信息,提高了轨迹规划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4674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0030232.6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IPC: B32B37/24 , C04B35/584 , B32B9/00 , B32B9/04 , B32B15/00 , B32B15/04 , B32B37/10 , B32B37/06 , C04B3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硼化锆基陶瓷与金属的连接方法,属于复合陶瓷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中间层粉体和陶瓷层粉体分别进行球磨;将中间层粉体分散在金属板上进行冷压处理,得到含中间层的金属板;将陶瓷层粉体分散在含中间层的金属板上进行冷压处理,得到层状毛坯;将层状毛坯在真空下加热处理,当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对试样施加轴向压力并保温即可。本发明的连接方法可以实现ZrB2基陶瓷与金属的有效连接,从陶瓷侧到金属侧,ZrB2含量逐渐减少,中间层反应生成TiO2,提高了连接件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82119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99127.3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涂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固体自润滑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固体自润滑涂层自下而上包括基体、微孔粘结层、润滑层;微孔粘结层包含基础相、增强相、其他添加剂;润滑层包含润滑相、增强相;微孔粘结层的基础相为铝镁硼粉,微孔粘结层的增强相为二硼化钛粉,微孔粘结层的其他添加剂为造孔剂;润滑层的润滑相包含二硫化钼粉和碳纳米管中的两种,润滑层的增强相为二氧化钛粉。与现有高温润滑涂层相比,本发明的固体自润滑涂层使用温度范围广,最高使用温度为1000℃,具有良好的减摩耐磨效果和稳定的性能;同时易于制备,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36888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722325.0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焊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复杂薄壁不锈钢构件的焊接制造方法,包括:S1、材料选择,S2、工艺设计,S3、焊接准备,S4、焊接处理和S5、焊后处理;本发明在焊接时使用纳米材料在焊缝中均匀分布,提高了焊缝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纳米颗粒的细小尺寸使其能填充焊缝中的微观孔隙,增加焊缝的致密性和整体强度,纳米材料的高硬度特性传递到焊缝中,提高了焊缝的整体硬度和耐磨性,纳米材料改善了焊缝的微观组织结构,减少了晶间腐蚀和点蚀的可能性,纳米材料的加入可以在焊接过程中细化焊缝的晶粒组织,减少了气孔、裂纹和夹渣等焊接缺陷,纳米材料在焊缝中的均匀分布和细化晶粒的作用,使得焊缝具有更高的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470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99534.3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IPC: B23K1/008 , B23K1/20 , B23K35/30 , B23K35/3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焊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镍基陶瓷与金属的连接方法及其得到的连接件。本发明的连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将连接层置于镍基陶瓷和金属的中间,连接层与镍基陶瓷之间和连接层与金属之间涂覆粘结剂,之后进行真空钎焊,得到镍基陶瓷与金属的连接件;连接层为合金箔,合金箔包含银、铜、钛和钼;镍基陶瓷包含碳化硼粉、钛粉、石墨粉和镍粉;金属的熔点不超过2000℃。本发明的连接层可以缓解因陶瓷与金属之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同而引起的残余热应力以及控制界面反应,改善接头质量。本发明镍基陶瓷与金属的连接件的接头均匀致密,没有孔洞和微裂纹的产生;连接效率和连接精度高,材料变形小;连接接头强度高,耐腐蚀性强,导电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52257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1570110.2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钣金热成形模具服役损伤的评估方法,是基于层次分析法得到的评估方法,能够综合专家、技术人员、工艺试验对于模具损伤类型的评估评价,采用合理的损伤描述模型,实时对模具服役损伤进行综合评估,为定期维护及损伤预测等模具寿命管理提供方法支持。通过科学的表征及综合分析计算,保证高强钣金零件高质量高效的连续生产,可作为高强钣金热成形模具服役损伤评估的新方法,亦可用于其他热成形模具的服役损伤评估;本发明能够简单有效的确认修模节点应注意的重要损伤类型,针对性处理,提升模具使用寿命,保持生产节奏;能够科学的判断出某种高强钣金热成形模具主要损伤指标,指导模具设计及制造的重点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577334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444435.6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一种自动加载变速器及自动加载变速方法,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包括变速器左端盖、变速器外壳、变速器右端盖、输入输出轴、输出输入轴、行星齿轮机构、行星摩擦轮机构、自动加载装置;变速器可以实现双向输入输出,即运动从输入输出双联中心齿轮输入到行星架输出输入轴,也可以实现运动从行星架输出输入轴到输入输出双联中心齿轮的双向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轮传动可通过自动加载装置进行微量调节,既可以实现无级减速运动,也可以实现无级增速运动;通过离合器动作还可以实现等速传动。在变速器径向尺寸增加很小的情形下,在满足增减速输出功能的同时,可实现高传动比,根据输出端上的负载自适应调整输出端的转矩和转速。
-
公开(公告)号:CN11551901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33746.0
申请日:2022-09-11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铝合金型材热挤压模具,用于将铝合金板材热挤压成外翻边零件或者内翻边零件,且所述热挤压模具包括沿Z轴可相对移动的凸模与凹模,所述凸模包括组合模座以及X轴向尺寸可调的模块,且所述组合模座包括:固定块,在X轴方向上所述固定块尺寸小于模块最小尺寸,且所述模块安装于固定块上;对称分布于所述固定块两侧的移动块,在X轴方向上所述移动块与固定块的尺寸之和不超过模块的最大尺寸,且所述模块与凹模合模时、移动块与凹模之间形成有尺寸与铝合金板材厚度相等的翻边间隙;其中所述移动块沿X轴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且通过改变移动块的初始位置以及移动方向在模块合模后执行内翻或者外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