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5957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73519.X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 中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育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代谢标志物辅助的全基因组预测方法及其应用,获取亲本自交系的SNP、代谢物以及表型数据,进行代谢组关联分析,挖掘产量相关性状的代谢标志物,构建代谢标志物辅助的全基因组预测模型,并对表型未知的杂交种进行表型预测,根据表型预测结果选择具有高产潜力的候选杂交组合。本发明可以提高GS模型对玉米杂种表型的预测准确度,进而能够更精准地筛选出具有高产潜力的候选杂交组合,为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做出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18202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259808.5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中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单倍体加倍快速纯合方法,该方法主要以冬小麦和甜玉米之间远缘杂交,得到双单倍体幼苗;本发明通过调节冬小麦花期和甜玉米花期相遇,将冬小麦去雄,以甜玉米的花粉进行授粉,完成远缘杂交,以获得纯合且稳定的双单倍体小麦幼苗,收获产量高的小麦双单倍体种子,极大的提高小麦育种效率,显著缩短育种周期;通过对单倍体幼苗低温处理,减缓或暂停细胞在DNA复制或有丝分裂过程的进展,使得细胞在恢复正常温度后能够更同步地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阶段,从而实现细胞同步化,保证了杂交小麦种子的纯合性,从而提高了小麦育种效率,同时,低温处理降低细胞的代谢活动,减少细胞内酶的活性和物质的合成与分解,提高细胞多倍体的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799398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96653.5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中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82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品种的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小麦生长周期中,对影响小麦种生长状态的外在参数进行监测和测定,并在小麦成熟后记录其熟期和产量,按照其相应的权重计算得出小麦的外在评分;S2、在小麦成熟后,对籽粒的内在品质进行检测,按照其相应的权重计算得出小麦的内在评分;S3、将外在评分和内在评分按照预设的权重进行复合,得出小麦品种的综合评分。本发明通过观察和记录小麦外在参数,评估其生长状况和环境适应性。熟期和产量作为关键指标,可简单观察和计量,并检测和了解籽粒的内在品质。结合外在与内在评分,全面评估小麦品种,为育种和新品系培育提供明确数字化标准,直观展现品种间优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2966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72778.0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中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病新型冬小麦的种植方法,S1、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种植,并在播种前向土壤中施入底肥;S2、冬小麦品种的选择:通过杂交技术得到抗病且蛋白质积累能力强的冬小麦新品系;S3、在每年的2月底,将冬小麦进行播种,播种使用冬小麦种子11‑14kg/亩,插深3‑4cm;S4、覆膜:在小麦出苗后的3‑5天内,对每行小麦安装拱膜,该拱膜固定在支架上。本发明通过杂交和单倍体加倍纯合技术快速获取抗病且蛋白质积累能力强的冬小麦新品种,并采用合理的定额灌溉和施肥方式,更加科学,可操作性强,便于大面积种植管理,促进冬小麦的生长,缩短冬小麦的生长周期,辅助冬小麦在有限的时间内积累足够的养分,提高冬小麦的面粉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91628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593101.9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中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播种带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熔喷技术制备形成小麦播种带,并将小麦播种带盘卷至种子盘的凹槽中,凹槽为涡状形;其中小麦播种带上等间隔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包埋单元;S2、将小麦种子浸入成膜剂,在小麦种子表面形成薄膜,取出风干;S3、从种子盘的正上方洒落种子,一部分种子落入到包埋单元中,将未落入至包埋单元中的种子收集;S4、在种子盘的正上方喷洒水,薄膜遇水具有产生粘性,形成对包埋单元的粘附,并烘干。通过熔喷技术和成膜技术的结合,制备形成具有包埋单元的播种带,并对种子进行成膜预处理,使得种子在成膜后更加容易与包埋单元结合,减少了现有技术中胶粘剂的使用,提高种子的发芽和出苗。
-
公开(公告)号:CN11519124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942379.2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中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A01F25/22 , A01F25/14 , F26B3/02 , F26B9/08 , F26B21/00 , F26B21/04 , F26B21/08 , F26B21/14 , F26B25/00 , F26B2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仓储保种装置,包括仓体,设置在仓体内部的若干仓架,设置在仓架上的释能组件,设置在仓体外壁上通气组件,以及与仓体和通气组件连接的湿度控制组件;每个仓架上均设置有称重组件;通气组件包括:三级引射单元,以及与三级引射单元输入端连接的供气单元、微爆单元和湿度控制组件;微爆单元用于产生高温、高压和高流量的气体,供气单元用于产生低温、低压和低流量的气体;湿度控制组件用于将仓体内部气体直接引入或干燥处理后引入至三级引射单元;释能组件通过管路与微爆组件连通。通过改变通气组件的连接关系,实现对新收获的小麦种子的快速干燥和长期种子的仓储的不同仓储模式的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8456744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810459242.5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中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珍味稻耐储藏QTL的分子标记及育种应用,属于水稻遗传育种学领域。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与珍味稻耐储藏QTL qSVS3连锁的两个分子标记,RM161和RM7415,同时公开了该两个分子标记的引物对序列。在含有QTL qSVS3的水稻材料中,采用分子标记RM161能扩增出约165bp的特异条带,采用分子标记RM7415能扩增出136bp特异条带,因此,可通过该两个分子标记检验待鉴定水稻材料是否含有珍味稻耐储藏QTL qSVS3,从而加快了耐储藏水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8504760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810307940.3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中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2Q1/6895 , G16B20/30 ,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优良耐盐资源的QTL挖掘及应用。本发明采用优良的水稻耐盐品种海湘030为母本、盐敏感水稻品种连粳4号为父本,构建了F2群体为定位群体,通过采用稻池盐害鉴定方法,检测指标选择水稻分蘖盛期时植株鲜重,获得各个家系和亲本的耐盐指数,将耐盐指数和SSR标记数据进行连锁分析,获得了7号染色体上与水稻耐盐QTL紧密连锁的两个SSR标记,通过检测第7号染色体上该2个引物标记的带型数据,可以预测该植株的耐盐性,加快了耐盐水稻的筛选效率,加快了水稻耐盐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299782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16226.5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中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A01G2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水稻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精细选地,选择条件好的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有机质量高、水温水质良好、杂草少并阳光充足的田块;S2、选种育苗,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和抗倒等优质高产的水稻优良品种;S3、浸种培育;S4、适龄移栽;S5、科学施肥;S6、本田灌溉;S7、病虫草害防治,采用人工或机化拔除耕翻遗留下来的杂草。本发明通过对田地选择和对稻种培育,可以为稻种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增加稻种的发芽存活率,通过对稻田科学施肥,促进水稻分蘖早生,有助于提高水稻的分蘖成穗率,通过对稻田内采用浅水灌溉,可以促进水稻早分蘖和早封行,另外适时晒田可以苗压草来控制杂草丛生促进水稻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491628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594131.1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中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精量播种的小麦种子带,包括一带状结构,带状结构的一长边沿或两长边沿对称设置有若干凹陷,凹陷等间距布置,带状结构沿宽度方向对称折弯,并在折弯开口一侧的若干凹陷组合形成容纳空间;带状结构的两长边沿连接有束带结构,用于将容纳空间的开口处收缩。通过凹陷组合形成容纳空间,形成对小麦种子的定位,在定位过程中无需对小麦种子进行压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小麦种子与种子带结合过程中容易压裂的问题。利用容纳空间的开口主动承接小麦种子,无需进行定位,且在排种的过程中小麦种子的弹跳和滚动问题,不会导致小麦种子带最终产品的精准定位,解决现有技术中排种过程中难以对错位种子进行修正调整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