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8931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0485681.X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再生骨料路面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骨料复合材料新老区域的精确力学参数测试方法。该方法分别对附着砂浆—沥青区域(新区域)、附着砂浆—骨料区域(老区域)进行探针扫描测试,测得每个扫描点的模量参数,统计、绘制扫描方向上的新老区域的杨氏模量‑位移关系图,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进而确定新老区域的判别界限及模量区间。本发明利用微观测试技术检测不同区域位置的微纳力学变化情况,并通过杨氏模量‑位移关系图获取再生骨料路面复合材料新老区域的判别界限及模量区间,为再生骨料路面复合材料力学特性分析提供精确的微观力学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333304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49333.X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01L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浴加热箱,烧杯不易倾倒,减少水资源浪费,避免环境污染。本发明的水浴加热箱,包括水箱(1)和烧杯(2),所述水箱(1)为顶部可开启的密闭箱体,所述水箱(1)内设有电热管(11)和置物板(12),所述烧杯(2)置于所述置物板(12)上;在所述水箱(1)内还设有用于夹持所述烧杯(2)的夹具(13);还包括与所述水箱(1)相邻设置的净水器(3),所述净水器(3)通过所述水箱(1)底部设置的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与箱(1)内部相通。
-
公开(公告)号:CN112279544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076298.6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再生骨料调控试剂压入装置,包括置于超声波震动仪(1)内的带密封盖(3)的真空罐(2)、通过玻璃管(8)与所述真空罐(2)内部相通的烧杯(6)和通过真空管(9)与真空罐(2)内部相通的真空泵(4)。本发明的再生骨料调控试剂压入装置,不但能向再生骨料孔隙中压入调控试剂的装置,同时还提供了正硅酸乙酯水解反应所需的环境和试剂浸入内部空隙所需的条件,便于研究反应参数对再生骨料强化效果的影响,从而提高再生骨料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987928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911210724.8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骨料接触类型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试件切割:对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车辙试件进行切割,得到垂直于碾压方向的切割断面;(20)切割断面图像采集:采集所述切割断面图像;(30)骨料接触类型统计:根据天然骨料与再生骨料的区分原则,以及骨料接触类型,统计切割断面图像中各种骨料接触类型的数量。本发明的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骨料接触类型分析方法,操作过程简单方便,避免了大量的试验、材料和能源消耗。本发明引入了图像分析方法,可以从细观层面直观、定量分析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中骨料接触类型,为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评估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96070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561930.X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骨料化学处理试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再生骨料化学处理试剂按照摩尔比由以下组分组成:正硅酸乙酯:乙醇:酸性溶液=1:1~1.3:6~12;本发明公开了的再生骨料化学处理试剂的制备方法,以正硅酸乙酯、乙醇、盐酸和蒸馏水为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水浴加热后制得上述再生骨料化学处理试剂;本发明的再生骨料化学处理试剂,能够有效降低再生骨料得吸水率、压碎值和砂浆附着率,增大其表观相对密度,提高再生骨料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63810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53161.1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微观界面过渡区识别方法,可精确识别微观过渡区位置和类型。本发明的过渡区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试件制备:从成型圆柱体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标准马歇尔试件中切取小块试件;(20)试件清洗:将小块试件浸泡在无水乙醇中,取出,进行干燥处理;(30)试件打磨:采用不同目数的金相砂纸纸盘对小块试件进行打磨;(40)试件抛光:采用不同粒度的金刚石悬浮液,用自动抛光机对打磨过的小块试件进行抛光,得到纳米力学测量试样;(50)纳米力学测量:通过纳米压痕实验,获得纳米力学测量试样的弹性模量分布,绘制平均模量分布图,根据各相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异,识别微观界面过渡区的位置、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38931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485681.X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再生骨料路面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骨料复合材料新老区域的精确力学参数测试方法。该方法分别对附着砂浆—沥青区域(新区域)、附着砂浆—骨料区域(老区域)进行探针扫描测试,测得每个扫描点的模量参数,统计、绘制扫描方向上的新老区域的杨氏模量‑位移关系图,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进而确定新老区域的判别界限及模量区间。本发明利用微观测试技术检测不同区域位置的微纳力学变化情况,并通过杨氏模量‑位移关系图获取再生骨料路面复合材料新老区域的判别界限及模量区间,为再生骨料路面复合材料力学特性分析提供精确的微观力学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082306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57353.4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残余砂浆层厚度的确定方法。该方法根据残余砂浆与再生骨料、沥青胶浆的纳米力学参数的差异,采用精密切割法、金相打磨法制备包含再生骨料-残余砂浆-沥青胶浆的微观测试样本,在残余砂浆层边界的垂线上设置等距的采集点,利用原位纳米力学测量系统对这些采集点进行硬度测试,绘制采集起点与终点之间的硬度-位置曲线,并根据曲线的线段变化确定再生骨料-残余砂浆、残余砂浆-沥青胶浆的转变点,从而根据测点分布和点阵间距估算砂浆层厚度。本发明利用纳米力学测试技术即能区分再生骨料砂浆层,实现砂浆层微观力学性能表征和厚度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106050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246993.X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沥青混合料玄武岩纤维观测方法及试件,直观、准确地观察玄武岩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分散性和分布状态。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透明混合料试件制备:用透明塑料材料作为骨料,以透明胶凝材料代替沥青,加入玄武岩纤维,成型得到标准马歇尔试件;(20)试件切割:垂直于所述标准马歇尔试件的轴线方向多次平行切割,对切割断面磨抛得到清晰的断面图像;(30)断面分析:在断面图像上建立坐标轴,通过观测断面图像上玄武岩纤维的数量、位置、形状来分析玄武岩纤维的分布和取向。所述观测试件由人工骨料、透明胶凝材料和玄武岩纤维混合、拌匀,以马歇尔试件模型成型、固化、脱模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098792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10724.8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骨料接触类型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试件切割:对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车辙试件进行切割,得到垂直于碾压方向的切割断面;(20)切割断面图像采集:采集所述切割断面图像;(30)骨料接触类型统计:根据天然骨料与再生骨料的区分原则,以及骨料接触类型,统计切割断面图像中各种骨料接触类型的数量。本发明的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骨料接触类型分析方法,操作过程简单方便,避免了大量的试验、材料和能源消耗。本发明引入了图像分析方法,可以从细观层面直观、定量分析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中骨料接触类型,为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评估提供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