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3064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442902.X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4B2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苦卤碳化协同强化再生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喷淋预处理:在4~70℃、0.05~0.6MPa压力下,对再生骨料进行多次苦卤、石灰乳间隔交替喷淋处理,至再生骨料表面湿润;(2)碳化强化:静置2~4小时后通入含二氧化碳的废气,保持时间为4~8小时;(3)浸洗风干:在水中浸洗去除再生骨料表面可溶杂质,风干后即可得到苦卤碳化协同强化再生骨料。本发明的方法对温度、压强、处理时长以及废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要求较低,实现了常温、常压、短时间以及直接利用含低浓度二氧化碳废气条件下对再生骨料的有效强化,工艺简单,操作便捷,原料易于获得,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工业上的连续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83908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85219.X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再生骨料沥青复合材料裂缝发展速度评价方法。本发明包括试件制备,即从成型的再生骨料沥青复合材料中切取半圆柱形试件;试件加载,即在设定温度环境下对试件施加固定速率的竖向荷载;数据采集,即采集试件从开始加载至完全断裂过程的时间序列图片;数据处理,即对时间序列图片进行处理,导出相邻两张图片的裂缝位移和速度;裂缝发展速度计算,即通过公式按照观察点水平位移L、正式加载至目标断裂点的总时间T、裂缝发展速度‑时间曲线的第一阶段终止时间T1计算裂缝发展速度V。本发明可以量化表征裂缝发展速度,实现再生骨料沥青复合材料抗开裂能力评价的简化和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81905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04891.8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纤维复掺比例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不同纤维复掺比例的沥青混合料的标准试件;在设定温度下对不同纤维比例的标准试件施加半正弦波轴向压应力;收集不同纤维比例的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数据,得到一条动态模量主曲线;根据动态模量主曲线的低频区域以及高频区域计算纤维比例对于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影响的差值比例系数,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合理的纤维比例的沥青混合料充分考虑了纤维比例对于沥青混合料的影响,通过比例系数建立起纤维比例与混合性能之间的联系,量化了纤维复掺比例对于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相关人员可以针对应用场景以及所需性能针对性的选用相应的纤维复掺比例。
-
公开(公告)号:CN11538931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485681.X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再生骨料路面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骨料复合材料新老区域的精确力学参数测试方法。该方法分别对附着砂浆—沥青区域(新区域)、附着砂浆—骨料区域(老区域)进行探针扫描测试,测得每个扫描点的模量参数,统计、绘制扫描方向上的新老区域的杨氏模量‑位移关系图,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进而确定新老区域的判别界限及模量区间。本发明利用微观测试技术检测不同区域位置的微纳力学变化情况,并通过杨氏模量‑位移关系图获取再生骨料路面复合材料新老区域的判别界限及模量区间,为再生骨料路面复合材料力学特性分析提供精确的微观力学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38931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0485681.X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再生骨料路面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骨料复合材料新老区域的精确力学参数测试方法。该方法分别对附着砂浆—沥青区域(新区域)、附着砂浆—骨料区域(老区域)进行探针扫描测试,测得每个扫描点的模量参数,统计、绘制扫描方向上的新老区域的杨氏模量‑位移关系图,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进而确定新老区域的判别界限及模量区间。本发明利用微观测试技术检测不同区域位置的微纳力学变化情况,并通过杨氏模量‑位移关系图获取再生骨料路面复合材料新老区域的判别界限及模量区间,为再生骨料路面复合材料力学特性分析提供精确的微观力学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730644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0442902.X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4B2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苦卤碳化协同强化再生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喷淋预处理:在4~70℃、0.05~0.6MPa压力下,对再生骨料进行多次苦卤、石灰乳间隔交替喷淋处理,至再生骨料表面湿润;(2)碳化强化:静置2~4小时后通入含二氧化碳的废气,保持时间为4~8小时;(3)浸洗风干:在水中浸洗去除再生骨料表面可溶杂质,风干后即可得到苦卤碳化协同强化再生骨料。本发明的方法对温度、压强、处理时长以及废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要求较低,实现了常温、常压、短时间以及直接利用含低浓度二氧化碳废气条件下对再生骨料的有效强化,工艺简单,操作便捷,原料易于获得,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工业上的连续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69308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428095.6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2F9/00 , E03B3/02 , E03B1/04 , E03F5/10 , E03F5/14 , E03F3/04 , E03F1/00 , C02F1/00 , C02F1/28 , C02F1/52 , C02F101/20 , C02F10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路面径流净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粒径混合式公路径流高效渗蓄净化装置。本发明包括进水管,沉淀区,混合粒径陶粒,混合粒径沸石,硅藻土植生混凝土,移动挡板,溢水口,托盘,提手。本发明在于混合粒径的陶粒和沸石的双层结构以及硅藻土植生混凝土,能够有效吸收和降解他们各自针对的污染物。该装置能够有效克服现有的雨水净化技术过程中效率低,净化成本高,维修管理复杂等缺点。可用于公路边沟,中央分隔带,和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领域。经过净化的水可以直接排放或者对农作物和绿化的灌溉和道路的喷洒。
-
公开(公告)号:CN217738793U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21238934.5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同取向度纤维沥青样本的制样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竖杆、连接在竖杆上端和下端的固结装置;与固结装置通过旋转螺丝连接的开孔圆板;所述旋转螺丝用于调整纤维与开孔圆板的角度;上下开孔圆板之间设有一个圆环模具,圆环模具底部设有一个开孔圆板;所述开孔圆板上设有多圈孔洞,用于间隔的穿过纤维,其中最外圈的孔洞的圆心构成的圆的直径与圆环模具的内径相同;所述纤维穿过三个开孔圆板,两端通过夹具固定在固结装置上。该装置避免了现有纤维沥青样本中纤维混乱分散的现象,便于测试分析纤维取向度对其改性沥青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