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018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48632.3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链聚胺介导的仿生矿化改性再生粗骨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冰醋酸在水中充分溶解,加入洗净杂质后的再生粗骨料拌和,再恒温水浴静置,得到预处理后的再生粗骨料;步骤二,加入磷酸,再依次加入聚丙烯酸钠、聚乙二醇,拌和后真空浸渍;步骤三,将十二胺、卵磷脂加入无水乙醇中,在常温下磁力搅拌静置,将再生粗骨料滤出,浸泡入静置后的溶液中常温下拌和,加入正硅酸乙酯拌和,将拌和后的悬浊液真空浸渍,形成硅‑钙矿化聚合物;步骤四,将再生粗骨料滤出,洗去表面杂质,烘干。本发明能够精确控制生成矿化晶体的反应过程,提升反应活性,实现低TEOS浓度下对再生粗骨料的有效强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22137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62776.1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4B20/02 , C04B18/16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骨料强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基复合试剂强化再生骨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生砂浆试块破碎,筛分后,冲洗去除杂物得到低品质再生粗骨料;后在一定条件下,向低品质再生粗骨料中加入石灰乳和表面活性剂,搅拌后静置,循环搅拌。后加入水、疏水剂、硅灰和粉煤灰,保持静置6~12小时;最后在水中浸洗,去除再生骨料表面可溶杂质,风干后即可得到硅基复合试剂强化再生骨料。该方法通过综合利用硅灰和粉煤灰等工业副产品,发掘了工业废产物在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的应用潜力,增加资源利用率,高效利用了工业固废,有利于资源保存和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69308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428095.6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2F9/00 , E03B3/02 , E03B1/04 , E03F5/10 , E03F5/14 , E03F3/04 , E03F1/00 , C02F1/00 , C02F1/28 , C02F1/52 , C02F101/20 , C02F10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路面径流净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粒径混合式公路径流高效渗蓄净化装置。本发明包括进水管,沉淀区,混合粒径陶粒,混合粒径沸石,硅藻土植生混凝土,移动挡板,溢水口,托盘,提手。本发明在于混合粒径的陶粒和沸石的双层结构以及硅藻土植生混凝土,能够有效吸收和降解他们各自针对的污染物。该装置能够有效克服现有的雨水净化技术过程中效率低,净化成本高,维修管理复杂等缺点。可用于公路边沟,中央分隔带,和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领域。经过净化的水可以直接排放或者对农作物和绿化的灌溉和道路的喷洒。
-
公开(公告)号:CN11470380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93404.3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内河航道的现浇绿化混凝土施工方法,其步骤为:1)将待防护坡面平整、压实,压实度要求90%以上;2)现场将骨料、水泥、水、专用外加剂按顺序投入搅拌机具混合制成绿化混凝土,将绿化混凝土按指定厚度均匀浇筑在坡面,用开孔机具开设表孔;3)养护5~7d后,在表孔内及坡面撒布种植土、保水剂;4)在边坡常水位以上部分进行草种播种或草皮铺设。本发明针对不同坡度、坡长、土壤类型,提出现浇绿化混凝土适宜的铺筑厚度和表孔参数,有利于降低成本,节省人工,能够降低边坡土壤的滤出与侵蚀,减少水土流水,防止边坡滑坡等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338619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502940.0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续纤维混长短切装置,实现连续纤维的自动切割,可获得所需长度比例的短纤维。本发明的连续纤维混长短切装置,包括传送机构(1)、压料机构(2)和切割机构(3);所述传送机构(1)包括沿纤维前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传送带(11)、第二传送带(12)和输料板(13),所述第一传送带(11)与第二传送带(12)之间设置压料机构(2),所述输料板(13)前端靠近第二传送带(12)后端,所述切割机构(3)设置在第二传送带(12)上;所述切割机构(3)的切割时间序列可根据纤维长度级配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164671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87546.7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再生微粉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再生微粉100~500份,偏高岭土500~900份,碱激发剂700~1000份,高效增活剂5~10份,玄武岩纤维3~18份,纤维分散剂1~5份,去离子水150~200份。本发明利用建筑固废代替水泥,提高了资源循环利用率,减轻了环境的负担,降低了成本,减少了资源消耗;本发明利用玄武岩纤维增强再生微粉地聚合物解决了地聚合物韧性差、早期收缩率大、易开裂的问题,得到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地聚合物,有利于地聚合物在我国工程领域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06050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246993.X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沥青混合料玄武岩纤维观测方法及试件,直观、准确地观察玄武岩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分散性和分布状态。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透明混合料试件制备:用透明塑料材料作为骨料,以透明胶凝材料代替沥青,加入玄武岩纤维,成型得到标准马歇尔试件;(20)试件切割:垂直于所述标准马歇尔试件的轴线方向多次平行切割,对切割断面磨抛得到清晰的断面图像;(30)断面分析:在断面图像上建立坐标轴,通过观测断面图像上玄武岩纤维的数量、位置、形状来分析玄武岩纤维的分布和取向。所述观测试件由人工骨料、透明胶凝材料和玄武岩纤维混合、拌匀,以马歇尔试件模型成型、固化、脱模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098792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10724.8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骨料接触类型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试件切割:对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车辙试件进行切割,得到垂直于碾压方向的切割断面;(20)切割断面图像采集:采集所述切割断面图像;(30)骨料接触类型统计:根据天然骨料与再生骨料的区分原则,以及骨料接触类型,统计切割断面图像中各种骨料接触类型的数量。本发明的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骨料接触类型分析方法,操作过程简单方便,避免了大量的试验、材料和能源消耗。本发明引入了图像分析方法,可以从细观层面直观、定量分析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中骨料接触类型,为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评估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588796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510946174.1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一种精确快速测定土壤渗透系数的装置,属于岩土分析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装置机架,还由供水装置、快速饱和装置、土样柱、支座和渗流量测试装置组成;土样柱固定设置在支座上,供水装置和快速饱和装置固定设置在土样柱的上方并与土样柱上端的盖板相接,渗流量测试装置设置在支座的一侧,渗流量测试装置通过测试导水管与土样柱的下端相连接;本发明良好地解决了土壤饱和不充分、渗流量读数误差等问题,提高了装置测定的准确性,还实现了水力梯度的灵活调控,操作方便,精度高,成本投入低,应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538931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0485681.X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再生骨料路面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骨料复合材料新老区域的精确力学参数测试方法。该方法分别对附着砂浆—沥青区域(新区域)、附着砂浆—骨料区域(老区域)进行探针扫描测试,测得每个扫描点的模量参数,统计、绘制扫描方向上的新老区域的杨氏模量‑位移关系图,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进而确定新老区域的判别界限及模量区间。本发明利用微观测试技术检测不同区域位置的微纳力学变化情况,并通过杨氏模量‑位移关系图获取再生骨料路面复合材料新老区域的判别界限及模量区间,为再生骨料路面复合材料力学特性分析提供精确的微观力学参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