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面积计算方法及隧道涌水量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24699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610700728.4

    申请日:2016-08-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水面积计算方法及隧道涌水量计算方法,涉及地质勘测领域。该集水面积计算方法及隧道涌水量计算方法,通过确定隧址区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以及隧道在地质构造中所处的位置;再依据所述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以及隧道在地质构造中所处的位置圈定集水面积;按照预设定的比例绘制集水面积图,最后依据绘制的集水面积图及所述预设定的比例计算出集水面积。该集水面积计算方法综合考虑了隧道与地质条件空间展布和地下汇水构造形态,从而较为精确的圈定集水面积,从而集水面积的测量结果更为接近于实际值,最终得出的隧道涌水量值更为精确。

    洪积扇地下水渗流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489100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61547.1

    申请日:2016-0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3/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文地质模拟装置,具体为洪积扇地下水渗流模拟装置,模拟箱包括矩形箱和不规则扇形箱,矩形箱后端面与不规则扇形箱的前端面连接,水位控制升降器通过调节螺杆安装在矩形箱前端面;溢流箱安装在不规则扇形箱的后端面;矩形箱内上部为洪流径流的模拟山区沟谷,下部为洪积扇含水层的供水水体;不规则扇形箱内为山前洪积物堆积体;两排测压管等间距的竖直安装在不规则扇形箱的一个侧壁上,另一侧壁上竖直固定两支示踪剂注入管。该模拟装置模拟洪积扇含水层中地下水赋存、补给、径流、排泄以及水化学特征的分带性及动态变化特征等;还可以展开洪积扇中的其他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

    一种量测斥水性土壤接触角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80387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510339019.3

    申请日:2015-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测斥水性土壤接触角试验装置,包括位于底座上的温控等水位循环水槽,用于为土壤样品提供温度恒定的润湿液;支撑架,其下端连接于温控等水位循环水槽,上端连接于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为具有间隔的双层板,下层板上设有供土柱穿过的孔,上层板连接有称重装置,称重装置的下端挂载土柱;土柱,用于装纳土壤样品。本发明公开的试验装置能够简单快捷的直接获得斥水性土壤接触角,清晰直观的呈现土壤斥水性的等级。

    裂隙介质系统渗透张量室内测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47967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64618.3

    申请日:2016-0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文地质学中的地下水渗流领域,尤其是涉及裂隙介质系统渗透张量室内测定装置,圆柱形封闭模拟箱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架安装在升降装置上;圆柱形封闭模拟箱有三组模拟裂隙,三组模拟裂隙互相垂直;垂直于每组模拟裂隙面设置模拟钻孔,每个模拟钻孔上附有一支示踪管;每组模拟裂隙面沿倾向方向设置两支测压管,每组模拟裂隙的测压管与模拟钻孔平行;每个模拟钻孔分别与储水箱内的水泵相连接,每组模拟裂隙的排水孔分别与储水箱相通。该装置构建三组互相垂直的裂隙介质,通过升降装置可以调节模拟箱内两组裂隙的倾向与倾角,模拟不同条件下裂隙岩体中地下水的渗流过程,计算出不同条件下裂隙岩体的渗透张量。

    间歇性河流控制下的包气带与饱水带渗流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47966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61546.7

    申请日:2016-0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8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文地质学试验装置,具体涉及间歇性河流控制下的包气带与饱水带渗流实验装置,矩形模拟箱内包括大腔室和小腔室,大腔室后端与小腔室前端通过有机玻璃透水挡板连接,大腔室前端安装有前水头溢流箱,小腔室后端安装有后水头溢流箱;大腔室内有平缓山丘状含水层,平缓山丘状含水层上方靠近大腔室前端有地表水体;平缓山丘状含水层中设置一倒梯形污染物堆积体;大腔室的侧壁上等间距竖直安装三排测压管,小腔室内有地下水供水水体。该装置通过调节河水位和地下水位分别模拟河流在充水和停水的过程中河水与地下水的演化规律,有助于对内陆干旱地区的沿河地带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模式、水分运移机制及渗流基本规律的认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