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960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24785.7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6F17/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冰碛堤不规则块石临界起动流速的分析方法、验证方法及试验装置,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不规则块石的球度系数及扁度系数;根据球度系数和扁度系数计算不规则块石的修正系数;根据修正系数修正不规则块石受到的多个初始静止力以及与每个初始静止力对应的初始力臂以得到多个修正静止力以及与每个修正静止力对应的修正力臂;根据多个修正静止力以及多个修正力臂,并基于力矩平衡原理构建不规则块石的临界起动流速预测模型。该方法通过充分考虑不规则块石几何特性和受力复杂性,对其进行相应的修正,然后结合力矩平衡原理,构建精确的预测模型,使得预测结果更贴近实际情况,能够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7041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758151.8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 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溃决型泥石流堰塞体稳定性计算方法,属于泥石流防治工程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 1、建立堰塞体在漫顶冲刷时的受力模型;S2、计算坡面流体对堰塞体沿坡面向下的启动应力τ;S3、计算堰塞体对坡面流体沿坡面向上的抵抗应力τf;S4、定义稳定性系数Fs,当沿坡面向下的启动应力τ大于沿坡面向上的抵抗应力τf时,判断为堰塞体失稳。本发明考虑了泥石流沟道内形成的天然堰塞体在降雨及汇流作用下的启动破坏的动力学特征,选择坡表颗粒进行力学平衡分析,提高了计算准确度,能够为溃决型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及防治提供更合理准确的依据,具有良好的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47415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1811148411.X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震后泥石流危险性划分方法,属于泥石流防治工程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谷歌地球或地形图确定潜在泥石流流域的基本参数:泥石流流域形成区面积A、泥石流流域形成区形状系数F、泥石流流域形成区沟长L和泥石流流域形成区沟床纵比降J;b、现场调查确定泥石流流域形成区沟道平均宽度W和泥石流流域形成区颗粒粒径D;c、计算泥石流流域危险性判断指标S;d、判断泥石流流域危险性。本发明通过研究泥石流形成区的地形与地质特征,提出了定量的强震区单沟泥石流流域的危险性判断方法和指标,提高了泥石流的危险性划分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8165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810532200.X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冰芯的冰碛堤冰湖溃决的早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判断冰碛堤内无冰芯的冰碛湖;b、通过谷歌地球确定无冰芯的冰碛湖的基本参数;c、计算无冰芯冰碛湖的早期识别综合判别因子T;d、根据无冰芯冰碛湖的早期识别综合判别因子T判断无冰芯冰碛湖的危险性。本发明通过分析各影响因子对冰碛堤内无冰芯的冰碛湖的溃决机理进行研究,作出综合判断,建立了无冰芯冰碛湖溃决早期识别计算模型,以定量的方式精确地早期识别无冰芯危险冰碛湖,极大的提高了判断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45109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810653739.0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缓冲层均匀度计算缓冲层弹性模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测算获得土石缓冲层颗粒粒径颗粒特征参数,包括土石中值粒径D、土石颗粒不均匀系数Cu和土石缓冲层密实度S,土石中值粒径D指土石颗粒中重量百分数为50%的颗粒粒径,单位mm;土石颗粒不均匀系数Cu通过式1计算;土石缓冲层密实度S包括三个级别,松散级、密实级和紧密级;b、根据土石中值粒径D确定土石类型,计算土石弹性模量M。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土石的均匀度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计算方法适用于野外大尺度的粗大石块缓冲层的实际计算,计算结果准确可靠,对于崩塌、落石的防灾减灾具有更高的防灾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4749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319285.X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源活动强度的震后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属于泥石流防治工程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进行活动强度分级;b、计算每种活动强度条件下评价因子不同分级条件的概率综合判别值F;c、确定每类因子的权重Wi及每级活动强度对于区域的权重值Kj;d、通过加权叠加计算构建物源体每种活动强度条件下的危险性模型;e、计算区域总危险值,划分为五个等级。本发明将多期泥石流物源体活动强度以概率综合判别法引入评价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考虑地形水文因子,综合加权叠加得到每一期震后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能有效提高震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准确度,为震后泥石流灾害的预测及防治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971085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33849.4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石流沟道侵蚀量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求得泥石流流深hD;b、计算得出沟床湿润锋Zf;c、计算得出泥石流对沟床表面的流动剪应力τd;d、计算法向应力Δσ、切向剪应力Δτ、沟床面下dsc处沟床基质法向应力σbot以及切向剪应力τbot;e、计算沟床基质所受泥石流流动和自重静压产生的驱动力,两侧岩土体因侧向水平应力而产生的抗剪强度;f、计算土体法向应力与孔隙水压力综合作用产生的抗剪强度;g、将泥石流沟床按坡度和沟谷宽度划分为若干段,用沟床侵蚀深度沿沟床长度进行积分。本发明能够对侵蚀深度等物理过程特征进行预测,为防治工程基础埋深的设计提供依据,适应实际工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643653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690085.6
申请日:2013-12-13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石流淤积泛滥范围边界划定方法及危险区划方法。针对现有堆积扇区域危险范围划分方法需以大量前期观测数据或者大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因而应用受限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石流堆积扇危险区划方法。本方法以沟口峰值流量平均流深为特殊指标,确定堆积扇区域主沟道上最大平均流深符合该特殊指标的指定过流断面位置,再利用指定过流断面地理位置分布变化与地形变化特征,确定泥石流淤积泛滥范围边界。本发明还提供根据指定过流断面泥石流平均流深与平均流速二参数及其组合关系为依据实施的淤积泛滥区危险区划方法。本发明方法原理可靠,计算过程科学简便,无需以大比例尺地形图以及大量历史观测数据为基础,实际应用推广价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530500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03677.5
申请日:2013-09-06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泥石流堆积扇平面网格化方法,以及泥石流堆积扇危险性度量方法。针对现有泥石流堆积扇危险度分区定量评价方法受较多主观性影响的缺陷,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泥石流堆积扇平面网格化方法,该方法在调查数据基础上建立堆积扇平面模型,并对泥石流堆积扇地形划分网格单元。基于该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泥石流堆积扇危险性度量方法。该方法测算每一网格单元的危险度P(ξ),并以泥石流堆积扇地形上各网格单元危险度P(ξ)分布特征确定泥石流堆积扇危险性。本发明方法数据来源通过调查、测绘等手段获取,评价结果不受主观因素影响;度量方法将堆积扇危险度分解为P(u)与P(h)两个分量,可以分别度量淤埋与冲击两方面危险性,对泥石流防治工程实际更具有指导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47493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811319285.X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源活动强度的震后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属于泥石流防治工程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进行活动强度分级;b、计算每种活动强度条件下评价因子不同分级条件的概率综合判别值F;c、确定每类因子的权重Wi及每级活动强度对于区域的权重值Kj;d、通过加权叠加计算构建物源体每种活动强度条件下的危险性模型;e、计算区域总危险值,划分为五个等级。本发明将多期泥石流物源体活动强度以概率综合判别法引入评价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考虑地形水文因子,综合加权叠加得到每一期震后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能有效提高震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准确度,为震后泥石流灾害的预测及防治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