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7926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536180.X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贺华 , 任本兵 , 瞿建华 , 米中荣 , 蒋利平 , 武新民 , 张文中 , 刘卉 , 谢恩 , 陈哲 , 袁浩 , 李鑫 , 杨鸿 , 张正红 , 张博 , 汪伟光 , 王键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技术构建的特征曲线无法完全分离出有效地质信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多测井曲线联合表征的特征曲线重构方法及系统。包括:将表征同一地质信息的多条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多条标准化处理后的测井曲线;确定每条标准化处理后的测井曲线的最终参考原点;根据公式(1)构建表征所述同一地质信息的特征曲线。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将多条敏感测井曲线转化为单一特征曲线进行地质信息表征,解决了两条或者三条测井曲线联合表征地质信息构建单一特征曲线的问题,生成了一条能够表征某一地质信息的特征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1280058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621107.X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精细地质模型的建模研究方法,涉及油气开发技术领域领域。所述建模方法步骤如下:S1获取油田建模基础数据;S2基于油田建模基础数据,建立四个子模型,分别为:构造格架模型、沉积微相模型、储层属性模型和裂缝模型,所述裂缝模型包含若干分类、分尺度进行建模的裂缝子模型;S3等效合并构造格架模型、沉积微相模型、储层属性模型和裂缝模型成为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S4对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校对纠正;S5存储三维地质模型至云端存储区。本发明采用了若干分类分尺度进行建模的裂缝子模型来反映、预测油田的裂缝特征。同时,在对三维地质模型的纠正校对过程中,利用已开采油井和地区的历史数据作为标准分不同特征对模型进行纠正。
-
公开(公告)号:CN112800581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011621107.X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精细地质模型的建模研究方法,涉及油气开发技术领域领域。所述建模方法步骤如下:S1获取油田建模基础数据;S2基于油田建模基础数据,建立四个子模型,分别为:构造格架模型、沉积微相模型、储层属性模型和裂缝模型,所述裂缝模型包含若干分类、分尺度进行建模的裂缝子模型;S3等效合并构造格架模型、沉积微相模型、储层属性模型和裂缝模型成为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S4对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校对纠正;S5存储三维地质模型至云端存储区。本发明采用了若干分类分尺度进行建模的裂缝子模型来反映、预测油田的裂缝特征。同时,在对三维地质模型的纠正校对过程中,利用已开采油井和地区的历史数据作为标准分不同特征对模型进行纠正。
-
公开(公告)号:CN113391350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110485258.5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洪余刚 , 米中荣 , 卢立泽 , 王贺华 , 杨鸿 , 柳世成 , 黄凯 , 张正红 , 袁浩 , 郝成顺 , 杨滔 , 李鑫 , 成一 , 梁利文 , 罗春树 , 瞿建华 , 任本兵 , 刘卉 , 王鹤 , 邓琪 , 张博宁 , 肖勇 , 吕新东 , 曹献平 , 黄静 , 陈哲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定量叠后地震裂缝预测方法,涉及油气地震资料解释领域的信号处理方法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初始的地震数据,对初始的地震数据进行构造导向滤波得到第一地震数据;S2对第一地震数据S1进行幂指数运算得到第二地震数据S2,以提高第一地震数据中的弱反射的参与度;S3使用第三代相干算法对第二地震数据S2进行基于倾角扫描的相干分析,得到地震数据中每一个样点的最大相似性系数C以及对应的倾角和走向,所有样点的最大相似性系数C集合为相似性数体;S4对步骤S3得到的相似性系数体中各样点的最大相似性系数C进行分别乘方,乘方运算的指数命名为不连续性锐化指数;S5采用矢量统计制图的方法完成裂缝预测成果图的绘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059988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1640542.1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裸眼水平井的分段酸化方法及分段酸化系统,获取待酸化裸眼水平井在水平段的第一测井解释参数,以每一个测井解释长度为基础对所述水平段进行离散,获得n段离散段;以渗透率两倍差异为边界,将n段所述离散段划分为m段第一子水平段;以储层系数两倍差异为边界,将m段所述第一子水平段划分为c段第二子水平段;分别计算所述第二子水平段在酸化时的用酸量,在基于该用酸量对相应的第二子水平段进行酸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考虑了水平井段渗透率与储层系数的非均质特征,使得水平井分段酸化段数更为明确;其次,考虑了酸岩反应焓控制的综合溶蚀系数和非均匀泥浆伤害程度,使得分段酸化每一段的用酸量更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50676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062235.4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化泵注过程蚓孔生长和表皮系数计算方法,包括计算不压破储层情况下,地面设备能够达到的极限泵注排量;对比地面设备能够达到的极限泵注排量,确定酸化施工的最大泵注排量;计算每一离散段的吸酸量和吸酸压力,迭代优化当前泵注阶段的实际泵注排量;计算当前阶段泵注时间完成后,储层每一离散段生长的蚓孔长度、蚓孔总长度、蚓孔生长产生的表皮系数和表皮系数;根据酸化施工的总酸量,优化整个酸化施工的泵注程序,计算酸化施工结束后整个储层的蚓孔发育长度剖面、表皮系数剖面和吸酸剖面。本发明通过蚓孔的生长和表皮系数的降低调整储层的酸液泵注排量,能够准确表征储层非均质带来的蚓孔发育、表皮系数和吸酸量的非均匀剖面。
-
公开(公告)号:CN112270093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11171886.8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地震矩张量反演的储层天然裂缝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建模区域大小,确定天然裂缝数量以及长度分布范围;(b)建立天然裂缝位置模型,确定天然裂缝位置;(c)建立天然裂缝方位模型,得到天然裂缝方位分布随机数列;(d)建立天然裂缝长度模型,得到天然裂缝长度分布随机数列;(e)随机抽样,并进行边界处理与可视化表征。本发明方法克服现有储层随机天然裂缝建模方法建模精度的不足,建立了二维随机天然裂缝模型,基于微地震数据统计和矩动量反演结果,为随机天然裂缝建模提供足够大的数据体量,使建模结果更贴近真实地层情况,指导致密油气储层的压裂优化设计和生产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4059988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640542.1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裸眼水平井的分段酸化方法及分段酸化系统,获取待酸化裸眼水平井在水平段的第一测井解释参数,以每一个测井解释长度为基础对所述水平段进行离散,获得n段离散段;以渗透率两倍差异为边界,将n段所述离散段划分为m段第一子水平段;以储层系数两倍差异为边界,将m段所述第一子水平段划分为c段第二子水平段;分别计算所述第二子水平段在酸化时的用酸量,在基于该用酸量对相应的第二子水平段进行酸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考虑了水平井段渗透率与储层系数的非均质特征,使得水平井分段酸化段数更为明确;其次,考虑了酸岩反应焓控制的综合溶蚀系数和非均匀泥浆伤害程度,使得分段酸化每一段的用酸量更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2270093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71886.8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地震矩张量反演的储层天然裂缝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建模区域大小,确定天然裂缝数量以及长度分布范围;(b)建立天然裂缝位置模型,确定天然裂缝位置;(c)建立天然裂缝方位模型,得到天然裂缝方位分布随机数列;(d)建立天然裂缝长度模型,得到天然裂缝长度分布随机数列;(e)随机抽样,并进行边界处理与可视化表征。本发明方法克服现有储层随机天然裂缝建模方法建模精度的不足,建立了二维随机天然裂缝模型,基于微地震数据统计和矩动量反演结果,为随机天然裂缝建模提供足够大的数据体量,使建模结果更贴近真实地层情况,指导致密油气储层的压裂优化设计和生产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584108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556208.2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肖勇 , 米中荣 , 成一 , 蒋利平 , 康博 , 瞿祥云 , 张健 , 王键 , 徐涛 , 袁浩 , 岑玉达 , 徐超 , 陈哲 , 邓祺 , 张博宁 , 崔小江 , 李扬 , 邓云辉 , 曹献平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砂酸压改造施工参数的计算方法、设备和介质,涉及碳酸盐岩储层改造领域,通过油田开发方案的单井产量要求,确定需要达到的目标人工裂缝长度和导流能力;确定加砂酸压改造达到目标人工裂缝长度需要的压裂液体积;按照渗透率由填砂支撑的原则,确定加砂酸压改造需要的支撑剂体积;建立酸液裂缝内流动反应模型和温度场模型,确定酸液注入过程的缝内浓度场、速度场和温度场;根据裂缝不同时刻的酸液浓度和酸液流量,确定酸溶蚀形成的实际渗透率和加砂酸压改造需要的酸液体积。本发明准确确定了加砂酸压改造的前置酸液、支撑剂、酸液等施工参数,为碳酸盐岩储层酸压工艺的方案设计与优化提供了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