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70815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135721.8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B7/30 , F41A35/00 , F41G3/00 , F41G5/06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影响天气高炮火箭地面作业监测及传感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精度人影高炮方位角检测方法及可变多圈电位器。解决关机方位角记忆问题、机械回差问题。主要方案包括通过设置碳膜电阻槽,且为渐变螺旋曲线,螺旋渐变曲线半径随旋转角度线性增加,电位器旋转到α时,#imgabs0#设#imgabs1#为I0为电流,vα电位器旋转到α角度的电压。提出并采用“二分插值法”,快速高效计算方位角,提出“智能回差修正法”解决机械回差引起的误差,进一步提高方位角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7989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16919.7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中降水粒子谱反演的方法,属于反演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精确得到地面和空中微物理参数反演参数,即无法了解大气云降水的形成、发展和变化机理,从而无法准确地预测和解释大气过程和气象灾害。包括基于C波段调频连续波雷达获取观测功率谱,并采用去噪方法去除噪声电平,其中,观测功率谱即指多普勒功率谱;基于风廓线雷达获取水平风构建大气功率谱;基于地面雨滴谱仪获取地面雨滴数据和标准化gamma分布构建雨滴谱;基于上述结果进行地面微物理参数反演和空中微物理参数反演。本发明用于反演获取地面和空中微物理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79619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68441.5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8/214 , G06F18/243 , G06F18/10 , G06N20/00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象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海雾预测方法。目的在于解决影响因子选取的问题以及融合多模型进行联合决策,达到提高准确率的目的。主要方案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海雾初步数据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展开分析初步数据集,将原本的特征数据进行优化选取得到优化数据集;将优化数据集分为训练集数据和测试集数据,将得到的训练集数据带入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中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三个模型,即决策树模型、随机森林模型、LGBM模型;定义检验海雾事件类型,并计算对应事件的准确率,将测试数聚集输入训练好的三个模型,得到三个模型的输出海雾事件类型,通过三个模型的输出海雾事件类型进行综合判断,得到最终的海雾事件类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88535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1191659.6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数字式雷电波形仿真装置的数字式雷电波形仿真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操作简单,性能稳定,成本低廉的雷电波形仿真,避免了每次获得雷电波形需要进行大电流冲击试验。主要方案包括数字式雷电波形仿真器采用STM32F103VET6作为核心控制器,利用MATLAB制作脚本生成雷电波形双指数函数数据表,通过DMA将数据从存储器搬运到外设,经过软件滤波后,由DAC进行输出。最后,通过输入参数,使波形仿真器能够产生所需参数的电压波形。本发明用于雷电流经过传感器变换之后的波形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11651411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010317537.6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复杂地形遥感土壤水分产品降尺度方法,通过获取多种产品数据,纳入地形因子;并对多种产品数据预处理,将距离,经度,纬度,是否当天以及上午/下午作为新的特征,进行随机森林建模,得到一个最优模型;把所有自变量数据预处理后输入模型进行预测,得到降尺度数据,本发明通过耦合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建模,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遥感土壤水分产品进行降尺度反演,构建土壤水分与影响变量间的多维复杂非线性关系模型,得到精细空间尺度的土壤水分数据,实现多源遥感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提高反演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1241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010740077.8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成都亘波雷达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暴云空中三维电场探测仪,其包括仪器舱,仪器舱的前面、后面、左侧、右侧、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电场传感器;仪器舱的上端还设置有电子罗盘、全景相机和定位仪;仪器舱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材料,仪器舱内设置有计算机、无线通信装置和电池;仪器舱外设置有与无线通信装置相连接的天线;电场传感器、电子罗盘、全景相机、定位仪、无线通信装置和电池分别与计算机相连接。本发明能在降雨、低温、低气压等恶劣环境下工作且能实时获取雷暴云内三维电场分布特征信息的探测仪器。其探测数据对于提高雷暴云三维电场的时空分布特征认识,提高云内三维电场与云内闪电的关系研究以及雷电灾害性的防护研究水平都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866770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111191702.9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风羽气象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气预报领域及信息化数据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冰雹云早期识别方法及存储介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在冰雹早期进行预警,且提高冰雹云早期识别的准确率。主要方案包括步骤1、选取天气雷达数据后,利用雷达数据时间初选探测数据;步骤2、然后根据雷达数据的反射率数据做冰雹云单体识别,通过冰雹云单体识别结果确定目标经纬度范围;步骤3、利用经纬度范围筛选探测数据,将不在经纬度范围的数据排除;步骤4、然后将匹配的探测数据计算单体经纬度范围内的各判定因子,将判定结果与冰雹云判定阈值作比较,确定冰雹云单体,在界面显示冰雹云轮廓示意图。
-
公开(公告)号:CN11393614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111195256.9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风羽气象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IPC: G06V10/40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1S13/95 , G01S7/41 , G01W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降水临近预报方法及装置。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模型训练对强回波预测上的关注不够以及解决雷达回波时空序列预测难的问题。主要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首先对天气雷达基数据作预处理;步骤S2、将预处理后的雷达回波数据分为深度学习网络训练所用的训练集、验证集与测试集;步骤S3、使用训练集、验证集与测试集进行时空编码预测网络模型训练,利用训练好的时空编码预测网络模型进行雷达回波外推,得到预测回波数据,并对预测回波数据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对比;步骤S4、最后将预测后的雷达回波进行雷达定量降水估测,并和地面真实降水数据对比进行降水预报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930387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301081.4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W1/10 , G06V20/13 , G06V10/24 , G06V10/764 , G06V10/766 , G06F18/10 , G06F18/243 , G06F18/27 , G06N20/20 , G01W1/14 , G01S13/95 , G01N2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FY‑4A卫星降水反演估计方法及系统,属于降水反演估计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准确估计降水量,从而不利于了解全球水循环和地球系统的能量平衡问题。本发明包括获取观测资料,包括FY‑4A卫星的L1级数据、L2级数据、FY‑4A卫星数据、DEM高程数据、GPM/IMERG卫星降水产品数据、雷达以及雨量计观测数据;对观测资料中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即进行杂波滤、衰减订正或时空尺度变换处理得到科学数据;基于科学数据采用降水估测算法进行降水量估算。本发明用于降水反演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437081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135721.8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B7/30 , F41A35/00 , F41G3/00 , F41G5/06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影响天气高炮火箭地面作业监测及传感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精度人影高炮方位角检测方法及可变多圈电位器。解决关机方位角记忆问题、机械回差问题。主要方案包括通过设置碳膜电阻槽,且为渐变螺旋曲线,螺旋渐变曲线半径随旋转角度线性增加,电位器旋转到α时,设为I0为电流,vα电位器旋转到α角度的电压。提出并采用“二分插值法”,快速高效计算方位角,提出“智能回差修正法”解决机械回差引起的误差,进一步提高方位角检测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