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3675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93508.X

    申请日:2023-12-06

    Inventor: 吴立 袁海江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具有显示面;背板,背板设置于显示面板背离显示面的一侧,背板包括弯折相连的主体部及侧壁部,侧壁部背离主体部的一侧具有第一承载面,第一承载面承载于显示面板,侧壁部与主体部共同围设形成收容空间,且侧壁部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及胶框,胶框设置于显示面板邻近背板的一侧,胶框收容于收容空间,胶框包括弯折相连的多个边框部,边框部具有承载显示面板的第二承载面,第二承载面与第一承载面均用于承载显示面板,且边框部设置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抵接于第一限位部,并对胶框进行限位,使得显示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组装设计,提升显示装置的组装效率。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5398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30737.2

    申请日:2023-07-25

    Inventor: 吴立 叶利丹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光学膜片层和发光层,其中,发光层用于出射光线,光学膜片层用于调整光线的方向,发光层包括发光单元、驱动基板和散热层,发光单元设置于驱动基板邻近光学膜片层一侧,驱动基板包括的驱动电路自信号传输线接收驱动信号以驱动发光单元出射光线,散热层设置于驱动基板远离发光单元一侧,用于散发驱动基板的热量。通过在发光层内的驱动基板附近设置散热层,可有效降低驱动基板温度进而提升背光模组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0490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459076.X

    申请日:2023-04-19

    Inventor: 吴立 叶利丹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背光模组包括灯板组件、底板和边框,灯板组件固定在底板上,边框包括多个通孔,开设于所述边框的侧壁上;所述底板具有与多个所述通孔所对应的多个安装孔,通过多个通孔和多个所述安装孔将边框和底板可拆卸连接;其中,多个通孔处于不同的水平线上。通过在边框上开设多个处于不同水平线上的通孔,使得采用不同的通孔连接边框和底板时,底板相对于边框的位置相对可变,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使用灵活性差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曲面拼接屏及显示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89556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79897.8

    申请日:2023-02-21

    Inventor: 王骏 吴立 康报虹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曲面拼接屏及显示装置,涉及拼接屏领域,包括背板、胶框和至少两块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上方,所述胶框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板之间,所述胶框连接于所述背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胶框连接;所述胶框至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之间设置有拼接件,所述拼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所述拼接件将所述胶框划分为两个安装区域,至少两个所述显示面板分别对应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区域内,且至少两个所述显示面板分别与所述拼接件连接。本申请通过以上方式,有效改善曲面拼接屏连接的稳定性。

    发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6637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46102.4

    申请日:2024-05-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发光模块及显示装置。发光模块包括发光组件、第一出光面、第二出光面,发光组件包括基板、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单元射出的光线具有第一出光角度,第二发光单元射出的光线具有第二出光角度,第一出光角度大于第二出光角度。基板能够相对于第一出光面转动,以使第一发光单元射出的光线自第一出光面与第二出光面中的一者射出,第二发光单元射出的光线自第一出光面与第二出光面中的另一者射出。本申请通过在发光组件设置可转动的基板,以改变第一发光单元与第二发光单元射出的出光面,从而使发光模块能够根据用户或产品需求,将两个出光面在正常显示面和防窥显示面之间调整,满足发光模块在特殊场合的使用需求。

    显示装置
    6.
    发明公开
    显示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3309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27029.9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支撑形成展示空间,显示装置还包括:顶盖、液晶显示面板和光源,顶盖设置于支撑主体的上端;液晶显示面板设置于支撑主体的侧面;光源设置于顶盖,并产生射向展示空间的散射光,散射光用于照亮展示空间,并向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背光用光线,以在液晶显示面板进行画面显示的同时展示展示空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既能够有效的进行画面显示,又能够对陈列的物品进行展示。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3153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58140.7

    申请日:2024-04-16

    Inventor: 吴立 叶利丹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还包括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包括第一发光部件、防窥层和第二发光部件,防窥层设于第一发光部件和第二发光部件之间;第一发光部件包括第一基板和设于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部件包括第二基板和设于第二基板上的第二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在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发光元件无交叠;背光模组具有第一发光状态和第二发光状态,在第一发光状态下,第一发光元件发光,第二发光元件不发光;在第二发光状态下,第一发光元件不发光,至少部分第二发光元件发光,第二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经过防窥层之后,射出准直光线。本申请方案能够在正常显示模式和防窥显示模式之间自由切换。

    发光装置、显示装置以及发光装置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6923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434612.0

    申请日:2023-04-21

    Inventor: 吴立 叶利丹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光装置、显示装置以及发光装置的制备方法,发光装置包括基板,包括相对的出光面和非出光面,非出光面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衬底,设于第一凹槽的底壁;发光芯片,设于第一凹槽内且位于衬底远离出光面的一侧;驱动电极层,设于非出光面;金属线;发光芯片和驱动电极层通过金属线电连接;隔离层,设于非出光面的一侧,覆盖多个第一凹槽和驱动电极层。该发光装置通过在基板的非出光面设置第一凹槽,且将发光芯片直接封装于第一凹槽内,又在基板的非出光面设置驱动电极层,实现发光装置的一体式设计,降低了发光装置的厚度,进一步实现了发光装置薄型化的设计。

    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2781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63361.3

    申请日:2022-07-20

    Inventor: 吴立 袁海江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主体、多个灯板,多个灯板设置于背板主体的同一侧,背光模组还包括多个高度调节件,各高度调节件分别与各灯板靠近背板主体的一侧的各拐角处对应且固定设置,各高度调节件分别与背板主体可活动连接,以对应调节各灯板的高度。通过上述结构,背光模组能够通过高度调节件调节各灯板的高度使各灯板位于同一平面上,消除灯板高度差的问题,获得更好的灯板拼接效果。

    发光玻璃基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1484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036625.3

    申请日:2024-07-30

    Inventor: 吴立 叶利丹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光玻璃基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该制作方法包括:提供玻璃基板;在镂空区加工固定孔,并向固定孔内灌入透明胶体,待透明胶体凝固至半流体状态;在第一表面对应走线区的区域布设导通线路层,并在导通线路层固定与导通线路层电性导通的待固定元件;其中,待固定元件至少包括发光单元;在第一表面涂布第一透明层,使得第一透明层与固定孔内的透明胶体结合,并使得第一透明层包裹发光单元。上述方案,能够增加待固定元件与玻璃基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减少待固定元件脱落的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