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转子自动检测设备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4671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30152.6

    申请日:2023-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机转子自动检测设备,包括底座、装配高度测量模组、圆跳动测量模组及传送装置;装配高度测量模组包括分别设在底座上的装配高度测量装置及定位治具;圆跳动测量模组包括分别设在底座上的圆跳动测量装置及旋转治具;传送装置用于移送转子至定位治具及旋转治具上,装配高度测量装置用于对转轴装配高度进行测量,圆跳动测量装置用于对外壳体进行圆跳动测量。本发明能够通过装配高度测量装置以及圆跳动测量装置对电动机转子进行检测,同时还能够通过设置传送装置对电动机转子进行传送上料,从而能够实现自动化上料以及检测操作,相对传统的通过人工采用简易的测量工具进行检测的方式,能够提高检测效率以及检测的精准度。

    无刷电机内转子及无刷电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9404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22819.5

    申请日:2023-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刷电机内转子,包括:双感应磁环结构、磁环隔片、主磁环及转轴,双感应磁环结构、磁环隔片及主磁环分别套设于转轴上,且磁环隔片位于双感应磁环结构及主磁环之间,磁环隔片用于隔开双感应磁环结构及主磁环。本发明通过增加的双感应磁环结构,从而将无刷电机的主磁场与霍尔感应磁场有效分离开,以减少主磁场与霍尔感应磁场的交替影响;同时双感应磁环结构可以确保无刷电机具备精准的霍尔感应,从而确保高转速内转子无刷电机,在高低速切换状态下能够快速平稳响应,使得无刷电机的换向角度更加平稳准确;如此,便能够有效确保医疗级无刷电机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低噪音蜗壳风机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60764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265546.4

    申请日:2022-03-17

    Abstract: 本发明的低噪音蜗壳风机,包括蜗壳及驱动组件,蜗壳内设置有凸台,环绕凸台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渐增式宽度的蜗道,凸台与蜗道的底壁之间设置有高度差,蜗道的末端衔接设置有出风道,凸台上沿着轴向开设有安装孔,蜗壳上沿着轴向开设有与安装孔相对向设置的进风口,驱动组件包括蜗叶、电机及防浮杆,电机设置于安装孔内,蜗叶设置于电机的输出轴上,且蜗叶与凸台相向设置,防浮杆横跨设置于进风口,以使电机的输出轴顶持防浮杆。通过设置宽度为渐增式的蜗道,并且利用防浮杆对蜗叶进行顶持,防止蜗叶在转动时出现上下浮动,提高蜗叶的稳定性,能够避免气流自蜗道内出现对撞,从而实现有效降噪。

    低噪音蜗壳风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0764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65546.4

    申请日:2022-03-17

    Abstract: 本发明的低噪音蜗壳风机,包括蜗壳及驱动组件,蜗壳内设置有凸台,环绕凸台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渐增式宽度的蜗道,凸台与蜗道的底壁之间设置有高度差,蜗道的末端衔接设置有出风道,凸台上沿着轴向开设有安装孔,蜗壳上沿着轴向开设有与安装孔相对向设置的进风口,驱动组件包括蜗叶、电机及防浮杆,电机设置于安装孔内,蜗叶设置于电机的输出轴上,且蜗叶与凸台相向设置,防浮杆横跨设置于进风口,以使电机的输出轴顶持防浮杆。通过设置宽度为渐增式的蜗道,并且利用防浮杆对蜗叶进行顶持,防止蜗叶在转动时出现上下浮动,提高蜗叶的稳定性,能够避免气流自蜗道内出现对撞,从而实现有效降噪。

    电动机磁环自动组装设备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8254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47469.0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机磁环自动组装设备,包括:机壳翻转上料模组、上磁环模组、治具回流输送装置及压磁环装置,机壳翻转上料模组、上磁环模组及压磁环装置分别围绕治具回流输送装置的周边设置,治具回流输送装置上设有多个载料治具,且治具回流输送装置上设有上料区;上磁环模组用于将磁环移送至上料区的载料治具上,机壳翻转上料模组用于将机壳移送至上料区上,以使机壳套设于磁环上,治具回流输送装置移送载料治具至压磁环装置处时,压磁环装置用于对磁环及机壳进行压持操作。如此,便可以减少人工的干预,提高整体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实现磁环及机壳的自动供给、定位及组装等,实现高效率及高精度的磁环组装,保证产品组装质量的稳定性。

    电机转子自动化装配生产线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7587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02660.6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壳体主轴铆接系统、外观尺寸检测系统、涂胶系统、壳体磁环组装系统及成品下料系统,壳体主轴铆接系统、外观尺寸检测系统、涂胶系统、壳体磁环组装系统及成品下料系统依次连接,电机转子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用于使电机转子经过壳体主轴铆接系统、外观尺寸检测系统、涂胶系统及壳体磁环组装系统进行装配生产加工。本发明通过设置壳体主轴铆接系统、外观尺寸检测系统、涂胶系统、壳体磁环组装系统及成品下料系统,从而能够实现电机转子各部件的自动上料、组装、检测以及下料等操作,进而能够实现电机转子的自动化装配,降低了人工的干扰,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一致性,同时优化生产工艺,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

    电机主轴与机壳的自动铆压设备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4003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12162.X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主轴与机壳的自动铆压设备,包括:机壳上料装置、主轴上料装置及铆压装置,机壳上料装置及主轴上料装置分别围绕铆压装置设置,铆压装置上设置有铆压区,机壳上料装置用于移送机壳至铆压区上,且主轴上料装置用于移送主轴至铆压区上,铆压装置用于对铆压区上的主轴与机壳进行铆压操作。本发明能够实现电机主轴与机壳的自动上料、对位、定位和铆接,进而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周期;通过铆压的方式代替现有的焊接以及螺纹连接的组装方式,进而能够提高电机主轴与机壳的装配质量,此外,通过自动化控制,消除人工操作的误差,从而能够保证铆接质量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电机磁环上料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0855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67885.7

    申请日:2023-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磁环上料机,包括旋转出料模组、取料定位模组及上料对位机械手,旋转出料模组包括底座、旋转出料装置及旋转驱动件,旋转取料装置设于底座上,旋转驱动件与旋转取料装置连接,旋转驱动件用于带动旋转取料装置进行旋转出料操作;取料定位模组包括定位治具及取料装置,定位治具设于底座上,取料装置位于定位治具的一侧上,且旋转出料装置靠近定位治具的一侧上设有取料端,取料装置用于将位于取料端上的磁环移送至定位治具上;上料对位机械手位于取料定位模组的一侧上,上料对位机械手用于对定位治具上的磁环进行上料及对位操作。如此,便可减少人工的干涉,实现对电机磁环自动化上料,以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上料对位的精准度。

    蜗壳离心风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0762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59946.4

    申请日:2022-03-16

    Abstract: 本发明的蜗壳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及负压组件,蜗壳上开设有负压腔及分别与负压腔相连通的进气孔及排气孔,负压组件包括转动电机及叶轮,转动电机设置于蜗壳上,叶轮设置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叶轮与进气孔相向设置,叶轮上设置有若干呈圆周分布的叶片,以使任意相邻的两个叶片之间形成一风道,且风道的宽度往远离叶轮的轴心的方向逐渐增大,转动电机用于带动叶轮转动时,以使气体依次经进气孔、风道流到负压腔内,进而经排气孔流出。通过将风道的截面积设置为沿着远离叶轮轴心的方向组件增大的结构,当叶轮转动时,风道内能够形成足够大的负压,从而使得应用于扫地机时能够产生足够的吸力。

    电机转子收料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115987U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22646147.5

    申请日:2023-09-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收料装置,包括料盘支撑座及收料盘,料盘支撑座包括调节固定架及料盘支撑板,料盘支撑板倾斜设于调节固定架上;收料盘放置于料盘支撑板上,且收料盘上开设有多条收集槽,各收集槽用于收集并容纳多个电机转子,且各收集槽上开设有定位孔。由于收料盘倾斜设置,使得相应的下料机械手可以从收料盘的较高侧开始放电机转子,如此,电机转子沿着收集槽向下移动,直到收集槽收集满电机转子,亦即,在同一收集槽上,下料机械手的下料位置始终不变,如此,便可以减少下料机械手的移动行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且由于收集槽上的电机转子相互挨着,所以相对传统的料盘,能够提高收料盘对于电机转子的容纳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