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6316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86575.0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广西北投公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改性赤泥基胶凝材料,按质量百分比包括:赤泥50‑60份、矿渣15‑28.8份、水泥15‑19.2份、二水硫酸钙2‑10份、氯化物早强剂2份、界面分散剂0.16‑0.3份、水21份。本发明可以改善复合改性赤泥基胶凝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处理工业固废、利用赤泥制备胶凝材料时,赤泥掺量低、处理过程中消耗的其它材料成本多、能耗高之技术问题;制备胶凝材料时,在不降低材料强度的情况下,可实现对拜耳法赤泥的大掺量利用;制备过程无需加热,无碱激发剂的引入,具有较低的经济成本;为大规模消纳赤泥提供了一种更优的技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222343066U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20337365.2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广西北投公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赤泥基胶凝材料处理收集装置,包括立式磨粉机构和除尘积料机构;立式磨粉机构包括壳体、进料斗、破碎辊,壳体的顶部设有进料斗,破碎辊可转动地设置在进料斗内,破碎辊上沿轴向设有多个破碎齿;立式磨粉机构还包括衬板、磨轮支架和磨轮电机,磨轮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衬板内,磨轮支架上绕周向设有多个可转动的磨轮;除尘积料机构包括积料袋和吸尘器,壳体通过连接管与积料袋连接,吸尘器设置在积料袋的顶部。使用上述一种赤泥基胶凝材料处理收集装置,通过进料斗先将投放的大块赤泥破碎成小块,提升了赤泥研磨成粉的效率,并且磨粉后能够将粉尘收集,避免进入空气中污染环境,提升了生产环境的安全和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973586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684215.X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沥青中的应用,该方法先将埃洛石纳米管经过酸洗、水洗、焙烧完成后引入铁离子到埃洛石纳米管内腔,再通过界面改性制得烟气抑制剂。本发明还涉及烟气抑制剂在沥青中的应用,将制备的所述烟气抑制剂与加热后的沥青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制得抑烟沥青。本发明所述方法中埃洛石纳米管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增强其吸附性能,铁离子和埃洛石的结合能够吸附和捕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烟气颗粒,通过化学催化、热稳定性增强、自由基捕捉以及物理吸附等多重机理,实现抑烟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582487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810476043.5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B28C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系统,包括前级搅拌装置和后级搅拌装置;所述后级搅拌装置包括后级搅拌筒、中心搅拌器、第一行星搅拌器、第二行星搅拌器以及后级驱动机构;所述中心搅拌器与后级搅拌筒同轴设置,所述中心搅拌器、第一行星搅拌器和第二行星搅拌器平行设置且均与后级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后级驱动机构驱动中心搅拌器绕后级搅拌筒的轴线转动,所述后级驱动机构还驱动第一行星搅拌器绕后级搅拌筒的轴线公转并且绕自身转动轴线自转;所述前级搅拌装置包括前级搅拌筒、前级搅拌轴以及前级驱动装置;能够对搅拌容器内的混凝土进行充分搅拌,并且在搅拌过程中不存在搅拌死角,从而能够有效保证最终的混凝土的均匀性,确保建筑质量,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搅拌效率,确保供料的及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8247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76044.X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8C5/0875 , B28C5/0806 , B28C5/0831 , B28C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保温式混凝土搅拌系统,包括前级搅拌装置和后级搅拌装置;所述后级搅拌装置包括后级搅拌筒、中心搅拌器、第一行星搅拌器、第二行星搅拌器以及后级驱动机构;所述后级搅拌筒的外侧壁沿后级搅拌筒的径向下沉形成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加热线圈,所述加热线圈与环形槽的槽壁之间设置有导热绝缘层,所述搅拌筒的还外套有绝缘隔热筒;所述前级搅拌装置包括前级搅拌筒、前级搅拌轴以及前级驱动装置;能够对搅拌容器内的混凝土进行充分搅拌,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搅拌效率,确保供料的及时性;而且,能够在低温环境中使混凝土保持在事宜的温度范围之内,而且能够保证混凝土的温度均衡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433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84218.3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沥青固体颗粒物及其挥发物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烟气生成单元和颗粒物与挥发性有机物的收集单元;烟气生成单元的末端通过连接管与颗粒物与挥发性有机物的收集单元的首端相连,用于生成并传输沥青烟气中的颗粒物与挥发性有机物至颗粒物与挥发性有机物的收集单元。上述的沥青固体颗粒物及其挥发物检测装置及方法,不仅能有效收集固体颗粒物,还能分不同粒径收集固体颗粒物,同时还能实时检测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分析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与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88563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56531.7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动态调节生态基材掺量的水土分离喷播机及喷播方法,包括:将客土与有机质、肥料送入基质客土搅拌腔混合搅拌,得到基质客土;将保水剂和胶凝材料经进罐口送入生态基材预搅拌箱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生态基材,进罐口的大小可调;将基质客土与混合生态基材在客土生态基材混合搅拌腔内混合搅拌,得到混合干料;将混合干料在混合加压箱内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浆土,将混合浆土从高压喷枪喷出。本发明可以解决将多组分生态基材直接混合搅拌后,得到的混合浆土内部生态基材会结团烧根、板结开裂;以及喷播设备无法根据现场边坡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态基材掺量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2026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56547.8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IPC: C09K17/32 , A01G24/10 , A01G24/30 , A01G20/00 , C09K105/0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CMC结合SAP的复合型土壤改良剂,由CMC和SAP组成,CMC和SAP的重量比为3:1;复合型土壤改良剂可提升贫瘠边坡土壤的持水性能、促进贫瘠边坡土壤的养分释放。还提供了一种包含复合型土壤改良剂的生态基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土壤100份、复合型土壤改良剂0.2份、植物种子0.06份和水6份;复合型土壤改良剂为CMC结合SAP的复合型土壤改良剂,CMC和SAP的重量比为3:1;生态基材可提高贫瘠边坡的植物存活率。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各种改良配方,不能同时改善贫瘠边坡的土壤持水性能和土壤的养分贫瘠状态,会极大影响植物生存率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59343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45336.7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C09D129/04 , C09D7/44 , C09D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环保涂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聚乙烯醇25-32份、聚丙烯酸酯乳液17-19份、纳米凹凸棒土8-10份、纳米高岭石11-13份、硅藻土12-15份、贝壳粉10-12份、海泡石粉5-8份、北投石粉2.5-3份、纳米氧化钛0.5-1份、聚丙烯酰胺1-1.5份、环氧树脂6-8份、矿物油消泡剂0.5-1份、聚丙烯酸铵盐分散剂0.2-0.3份、羧甲基纤维素0.1-0.2份、椰子油3-5份、松针粉3.5-4份、柚皮素2.5-3.5份、百里香1.5-2份、酸角壳1-2份、裸花紫珠4.5-5.5份、冬青叶3-4.5份、荆芥1-2份、去离子水55-65份。
-
公开(公告)号:CN11182970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04469.9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1L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碳纳米纤维增强沥青电阻应力检测的半导体传感纤维,包括纤维本体和负载于纤维本体表面的碳纳米管层;为了检测不同材料对道路沥青封层结构增强性能的优劣程度,设计半导体纤维从沥青内部检测裂缝发展的试验方式,研究沿纤维垂向和纤维轴向两种不同加载模式下纤维对应力的响应情况。试验通过超声分散CNTs有机溶剂,在纤维表面浸涂法接枝多壁碳纳米管制成半导体纤维,调整试验参数使纤维的表面相貌和导电性能达到稳定。通过乳化沥青的破乳硬化使纤维埋覆于沥青基体中,以恒速率压缩沥青基体或拉伸两个串联基体,实时检测纤维两露出端间的电阻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