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0870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1910850852.2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1B2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辙轮廓检测装置及方法,车辙轮廓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机构、第一处理机构、第一检测机构、电磁机构与两个以上磁吸件。在对路面车辙进行检测前,电磁机构与磁吸件为磁吸状态,从而避免磁吸件在移动过程中与地面发生摩擦。通过第一移动机构移动至待测路面,此时,解除电磁机构与两个以上磁吸件之间磁吸配合,磁吸件会在重力作用下经过第一检测孔进行下落,直至磁吸件与地面接触。根据待测地面上车辙不同程度的凹陷,磁吸件经过第一检测孔的下落高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同时,第一处理机构会对磁吸件经过第一检测孔的移动量进行计算。即上述车辙轮廓检测装置能够有效地检测出路面车辙轮廓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1474157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0429978.5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融合程度确定方法及系统,涉及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基本物理属性的检测与评价领域。该方法包括:抽提再生沥青混合料样品中的旧沥青,将旧沥青与新沥青按不同比例混溶后得到多个标定试件;对标定试件进行荧光显微分析,得到标定荧光强度;利用线性拟合方法和标定荧光强度得到融合程度回归方程;对待检测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分层剥离,得到检测试件;利用检测试件的检测荧光强度和融合程度回归方程,得到待检测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新沥青和旧沥青的融合情况。本发明通过结合荧光显微分析方法和分层剥离方法,能够便捷、有效地从微观上分析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新旧沥青的融合情况,确定再生工艺对新旧沥青的融合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15228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11619998.5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北京中地交科新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 , 江苏天龙玄武岩连续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1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水、阻燃、耐候性能的桥梁缆索,包括缆索,缆索的一端与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缆索包括缆索芯、粘结层、第一阻燃布、隔热层、第二阻燃布和防水、阻燃耐候涂层,缆索芯的外壁与粘结层的内壁固定连接,粘结层的外壁与第一阻燃布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发明将阻燃剂组分与耐候防水胶混合涂覆于布表面,可用于缆索防护带的面层;通过涂层+布+毡+布+内层粘结胶的结构实现了桥梁缆索的阻燃隔热及耐候性能的提高,延长了桥梁缆索的使用寿命,以玄武岩纤维为主要成分,通过表面涂层+布+毡+布+内层粘结胶的结构实现了桥梁缆索的防水、阻燃、隔热及耐候性能的提高,延长了桥梁缆索的使用寿命,确保使用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36436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10244058.6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 北京中地交科新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E01D19/16 , E01D11/04 , E01D21/00 , E01D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斜拉索隔热抗火分级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对斜拉索进行分区域防护,包括:一级防护区域,距桥面垂直距离11m~20m,采用满足防护标准A的隔热抗火防护;二级防护区域,距桥面垂直距离11m以下,采用同时满足防护标准A和防护标准B的隔热抗火防护。隔热抗火防护结构A与B中纤维复合材料缠包带的缠绕方向分别为30°<α1≤35°、15°≤α2≤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中的桥梁斜拉索隔热抗火的防护方法,可以根据斜拉索在不同类型车辆火灾下的受火性能特点,沿拉索高度设置不同防护等级区域,以较少的防护材料用量实现斜拉索“油罐车火灾不破坏,小汽车、客车、货车火灾不损伤”的目标需求,显著地提高防护体系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57476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768649.3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 , 武汉二航路桥特种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自动涂装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运输车、空压系统、盛料系统、控制系统、升降系统、轨道系统和喷涂系统;运输车用于所述桥梁自动涂装系统的移动;空压系统通过供气管路连接盛料系统,盛料系统通过供料管路连接喷涂系统;空压系统通过压缩空气将盛料系统的涂料通过喷涂系统喷涂至墙面;轨道系统固定设置于升降系统的顶端且通过升降系统调整轨道系统的高度,轨道系统竖向朝着墙面设置以使得设置于轨道系统上的所述喷涂系统沿轨道系统竖向移动。本发明具有机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作业高度大、适用性强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桥梁施工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54966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95508.9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江苏天龙玄武岩连续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 , 北京中地交科新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E01D19/16 , E01D11/04 , E01D101/30 , E01D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耐火斜拉索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结构:钢丝束+缠包带+(高聚乙烯护套)+耐火保温隔热层(外侧表面涂覆防水涂层)+热熔缠包带+(纤维布聚高聚乙烯护套)的组合结构;即内层为钢丝束+缠包带+(高聚乙烯护套),中间层为耐火保温隔热层+(防水涂层),外层为热熔缠包带+(纤维布高聚乙烯护套)。本发明通过该缆索结构达到防水、耐候、阻燃和耐火隔热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44121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73149.X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北京中地交科新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水防滑、高韧抗裂性能的路面用贴缝带,其自上而下包括:抗滑磨耗层、纤维抗裂层、沥青粘结层和防粘薄膜层。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防滑、耐磨、抗裂、密水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沥青路面裂缝处理,有效抑制沥青路面裂缝的扩张和裂缝的渗水问题,是一种精准、快速解决沥青路面因开裂造成结构损害问题,有效提升行车舒适性的新型路用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60870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850852.2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1B2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辙轮廓检测装置及方法,车辙轮廓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机构、第一处理机构、第一检测机构、电磁机构与两个以上磁吸件。在对路面车辙进行检测前,电磁机构与磁吸件为磁吸状态,从而避免磁吸件在移动过程中与地面发生摩擦。通过第一移动机构移动至待测路面,此时,解除电磁机构与两个以上磁吸件之间磁吸配合,磁吸件会在重力作用下经过第一检测孔进行下落,直至磁吸件与地面接触。根据待测地面上车辙不同程度的凹陷,磁吸件经过第一检测孔的下落高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同时,第一处理机构会对磁吸件经过第一检测孔的移动量进行计算。即上述车辙轮廓检测装置能够有效地检测出路面车辙轮廓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0590289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73069.5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 , 北京中地交科玄武岩复合材料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11/20 , C04B111/27 , C04B14/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再生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再生粗骨料500-800份、河砂400-700份、陶粒200-40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280-350份、粉煤灰40-60份、硅灰10-15份、矿粉10-20份、减水剂3-5份、玄武岩纤维8-15份、水160-180份。本发明的再生混凝土比普通再生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抗冻融性能、抗渗性能、抗冲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068462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810971746.5
申请日:2018-08-23
Applicant: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 , 广州用能互联网有限公司
IPC: H05B3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智能控制等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路灯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装置、路灯控制装置和传感器,还包括控制模块、日光环境模块和紧急情况模块,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单元、信息单元;所述的日光环境模块包括:日轨单元、偏差值单元;紧急情况模块包括:节假日单元、紧急情况单元;主控装置根据各单元记录的时间数据,计算出当天所控制路灯的开启以及关闭时间,并通过路灯控制装置控制路灯开启或关闭。本发明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实现了路灯系统的全自动智能控制,在发生各类紧急情况以及紧急事故时,可以按照应急预案执行路灯控制,该系统通过程序智能控制,更加精确、高效、可靠,节约了大量的电力资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