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19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06434.0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挠性连接机构、海底钻井系统和作业方法,其中,挠性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支撑部件;第二支撑部件,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包括支撑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沿高度方向设有通道,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通道相连通的接口;管道,所述管道连通于所述通道;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相连,所述缓冲组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该挠性连接机构能够实现钻柱与钻机本体之间的柔性连接,使用该挠性连接机构的海底钻井系统能够实现深水海底的钻井作业,使用该海底钻井系统的作业方法能够实现深水海底钻完井液循环、下放部署及作业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89099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295380.X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IPC: G01V11/00 , G01V20/00 , G06T17/00 , G06F30/23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烟囱热效应的水合物时空分布确定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建立气烟囱和水合物分布的三维地质模型;所述三维地质模型包括圆柱体状模型;获取所述气烟囱的规模参数,基于所述三维地质模型,根据所述规模参数,确定所述气烟囱的热力学模型;所述热力学模型用于表征所述气烟囱的热效应的变化规律;根据所述热力学模型,确定所述水合物的稳定域,并根据所述稳定域确定所述水合物的时空分布。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提升水合物时空分布预测的准确度,可以广泛应用于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85150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241253.1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广州博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6/26 , G06F16/25 , G06F16/28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可视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数据处理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网络通用数据格式的目标数据集;目标数据集包括多类科学要素的网络通用数据格式数据;根据目标数据集构建多个数据类型对应的三维类别结构体;将各个三维类别结构体变换为对应的矢量模型;对各个矢量模型进行可视化。本申请通过将各个数据类型的三维类别结构体变换为对应的矢量模型并进行可视化,可以展示网络通用数据格式数据中各科学要素的变化过程及相应信息,即使不具备专业知识的用户通过可视化后的矢量模型也可以清楚直观地了解到各科学要素的数据特征,本申请可以提高网络通用数据格式数据的可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0440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87030.8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B63B2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剖面监测浮标的触底释放装置,包括浮力机构、配重机构、释放机构,释放机构包括与配重机构固定连接的固定连接组件、与浮力机构连接的活动连接组件、设于活动连接组件与固定连接组件之间的联动断开组件,活动连接组件用于使浮力机构相对配重机构沿上下方向移动,联动分离组件用于受控于浮力机构相对配重机构的向下移动、而断开配重机构与浮力机构之间的连接。通过配重机构的重力带动释放机构与浮力机构自由释放下沉,浮力机构在惯性的作用下,相对配重机构往下动,此时联动分离组件断开配重机构与浮力机构,上浮出水,整个上浮和下沉过程根据需要都可以采集剖面数据,全程无人为干预,能自动完成下沉和上浮。
-
公开(公告)号:CN11939311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006131.9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深水海底钻井集成控制系统、控制方法、设备、装置和存储介质。系统包括甲板泥浆泵控制单元、甲板固井泵控制单元、电动钻具控制单元、水下连续管系统控制单元、水下铁钻工控制单元以及水下排管系统控制单元;甲板泥浆泵控制单元和甲板固井泵控制单元均设置于水上;电动钻具控制单元、水下连续管系统控制单元、水下铁钻工控制单元以及水下排管系统控制单元均设置于水下;电动钻具控制单元、水下连续管系统控制单元、水下铁钻工控制单元以及水下排管系统控制单元与甲板固井泵控制单元连接;水下连续管系统控制单元、水下铁钻工控制单元以及水下排管系统控制单元与甲板泥浆泵控制单元连接。本申请可广泛应用于海底钻井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39311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510006131.9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深水海底钻井集成控制系统、控制方法、设备、装置和存储介质。系统包括甲板泥浆泵控制单元、甲板固井泵控制单元、电动钻具控制单元、水下连续管系统控制单元、水下铁钻工控制单元以及水下排管系统控制单元;甲板泥浆泵控制单元和甲板固井泵控制单元均设置于水上;电动钻具控制单元、水下连续管系统控制单元、水下铁钻工控制单元以及水下排管系统控制单元均设置于水下;电动钻具控制单元、水下连续管系统控制单元、水下铁钻工控制单元以及水下排管系统控制单元与甲板固井泵控制单元连接;水下连续管系统控制单元、水下铁钻工控制单元以及水下排管系统控制单元与甲板泥浆泵控制单元连接。本申请可广泛应用于海底钻井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753933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23240.8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卫星定标用靶标的收放装置及收放方法,广泛应用于卫星定标技术领域。该卫星定标用靶标的收放装置包括移动平台、卷绕组件以及支撑结构,卷绕组件安装于移动平台,卷绕组件包括驱动机构和卷轴,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卷轴转动,以带动靶标收卷形成靶标卷,支撑结构设置于移动平台上,靶标卷转动设置于支撑结构上,移动平台用于带动靶标卷沿靶标的长度方向转动,以使靶标卷在支撑结构上转动以释放靶标。从而,能够提高地面靶标的收放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99332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54049.0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的储层模拟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构建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气烟囱与块体流的储层模型;对储层模型配置储层参数;其中,储层参数包括储层孔隙度参数、天然气水合物气体与深度的关系模型、天然气水合物的运输模型和反应模型、储层沉积物颗粒与水特征曲线、储层渗透率以及储层抗拉强度;利用配置储层参数后的储层模型对天然气水合物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储层模型配置各项储层参数,本申请能准确地模拟和表征由气烟囱‑块体流构成的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储层的形成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可模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真实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104404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87030.8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B63B2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剖面监测浮标的触底释放装置,包括浮力机构、配重机构、释放机构,释放机构包括与配重机构固定连接的固定连接组件、与浮力机构连接的活动连接组件、设于活动连接组件与固定连接组件之间的联动断开组件,活动连接组件用于使浮力机构相对配重机构沿上下方向移动,联动断开组件用于受控于浮力机构相对配重机构的向下移动、而断开配重机构与浮力机构之间的连接。通过配重机构的重力带动释放机构与浮力机构自由释放下沉,浮力机构在惯性的作用下,相对配重机构往下动,此时联动断开组件断开配重机构与浮力机构,上浮出水,整个上浮和下沉过程根据需要都可以采集剖面数据,全程无人为干预,能自动完成下沉和上浮。
-
公开(公告)号:CN11691042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166865.0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泥质含量计算方法、系统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最大值的趋势,确定自然伽马最大值边界的位置;根据自然伽马最大值边界的位置来确定泥岩线;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上的值不能超过所述泥岩线;构建砂岩线,所述砂岩线为一条平行于泥岩线的直线,并与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的最小值相切;所述砂岩线与泥岩线之间的水平距离为窗口,宽度为L;根据所述泥岩线的2个端点来确定自然伽马值与深度的关系以及砂岩线的表达式;根据自然伽马值与深度的关系以及砂岩线的表达式来计算得到泥质含量。本方法设定随测井深度变化为变化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该方法更为符合地质规律,明显提高了泥质含量计算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