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824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69286.0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7/11 , G06F111/06 , G06F119/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考虑承压‑无压转换及井损的含水层参数估算方法。本申请首先获取含水层的基本信息;然后根据地层分布信息和不同抽水阶段对应的准稳态水位深度,确定含水层的压力状态变化,采用预先建立的考虑承压‑无压转换和井损影响的阶梯抽水水位降深解析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方法,估算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储存系数和承压条件下对应的井损系数;最后将参数值代入解析模型中,计算承压‑无压转换发生的临界时间点;综合考虑了抽水过程中承压‑无压的转换以及井损系数的影响,同时采用粒子群优化方法实现参数估算;通过计算临界时间点刻画了含水层压力状态的变化过程,减小了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1685946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48942.X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线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地下待检测区域中障碍物的实际位置;根据所述障碍物的实际位置,通过预设的测量装置测量所述障碍物的电阻率;其中,所述测量装置内设置有探测电极,且测量时所述探测电极与所述障碍物接触;根据所述障碍物的电阻率,识别所述障碍物是否为管线。这样在对地下挖探遇到障碍物时可以使用测量装置获取障碍物的电阻率,并通过所述障碍物电阻率识别所述障碍物是否为管线。这样通过测量装置实现对障碍物进行简便快速的识别,避免了直接重新挖探,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进一步的,也可以有效的避免在地下挖探过程中出现失误破坏地下管线设施。
-
公开(公告)号:CN11420044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337021.9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隧道施工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盾构施工质量检测设备及方法,包括检测机构、调节机构、基座、移动机构以及控制器;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管片外壁的注浆质量;检测机构上设有用于反馈检测机构与管片接触情况的传感器;调节机构根据传感器的反馈调节检测机构与管片的距离;调节机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基座上;移动机构安装在基座上,移动机构用于承载并驱动基座运动;移动机构的下端还设有与之相配合的导轨;控制器用于控制调节机构和移动机构的运动,以及接收检测机构的检测信号,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控制室。本发明有助于保障检测机构的检测精度,同时该设备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调节逻辑简单,调节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434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81951.3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分量的矢量图生成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包括若干类磁分量的磁分量数据集;生成包含有第一预设坐标系的初始图;对于每一类磁分量,根据磁分量值计算得出每一磁分量值的坐标数据;将各坐标数据中的横坐标加上每一类磁分量对应的预设平移量后,得到各数据点更新后的坐标数据,并在所述初始图中绘制出每一磁分量值所对应的数据点,并将各数据点进行连接,生成每一类磁分量在所述初始图上所对应的磁分量成果图,从而生成所述磁分量数据集对应的矢量图。本发明可以自动生成各类磁分量对应的坐标位置点,然后自动绘制出矢量图,不仅减少了人工计算和绘制的误差,而且通过自动绘制,提高了矢量图的绘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300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49179.5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差校准动校正拉伸畸变的方法和系统,包括:从地震叠加剖面中获取反射界面,记录所述反射界面中所有共中心点道集里每个采集道的采样点和采样点对应的地震数据;计算每个采集道对应所述反射界面的地震反射波起始时间;将所述地震反射波起始时间对应的采样点作为起始点,对起始点预设范围地震反射波进行离散采样,每个采集道都获取预设个数的采样点和采样点的地震记录数据;分别计算每个采集道中起始点和各采样点的动校正量;根据每个采集道中起始点的动校正量,校准各采样点的动校正量,生成经过动校正校准处理的反射界面。本发明实现了在处理动校正拉伸畸变过程中不破坏地震数据有用信号,提高了地震数据处理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4282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69286.0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7/11 , G06F111/06 , G06F119/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考虑承压‑无压转换及井损的含水层参数估算方法。本申请首先获取含水层的基本信息;然后根据地层分布信息和不同抽水阶段对应的准稳态水位深度,确定含水层的压力状态变化,采用预先建立的考虑承压‑无压转换和井损影响的阶梯抽水水位降深解析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方法,估算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储存系数和承压条件下对应的井损系数;最后将参数值代入解析模型中,计算承压‑无压转换发生的临界时间点;综合考虑了抽水过程中承压‑无压的转换以及井损系数的影响,同时采用粒子群优化方法实现参数估算;通过计算临界时间点刻画了含水层压力状态的变化过程,减小了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偏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