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7433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646322.3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育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株卵孢小奥德蘑高产菌株HMGIM‑T43及其选育方法。所述卵孢小奥德蘑高产菌株HMGIM‑T43于2021年4月7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599。其选育方法为:将卵孢小奥德蘑出发菌株经活化、培养获得菌丝体;将所得菌丝体经分离、洗涤后采用溶壁酶酶解,离心去上清,得到原生质体;将原生质体采用ARTP诱变与再生,初筛,复筛,得到卵孢小奥德蘑高产菌株HMGIM‑T43。本发明利用ARTP诱变技术选育出一株优良卵孢小奥德蘑菌株,改善了卵孢小奥德蘑菌种质量差导致栽培周期长、转化效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7433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646322.3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育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株卵孢小奥德蘑高产菌株HMGIM‑T43及其选育方法。所述卵孢小奥德蘑高产菌株HMGIM‑T43于2021年4月7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599。其选育方法为:将卵孢小奥德蘑出发菌株经活化、培养获得菌丝体;将所得菌丝体经分离、洗涤后采用溶壁酶酶解,离心去上清,得到原生质体;将原生质体采用ARTP诱变与再生,初筛,复筛,得到卵孢小奥德蘑高产菌株HMGIM‑T43。本发明利用ARTP诱变技术选育出一株优良卵孢小奥德蘑菌株,改善了卵孢小奥德蘑菌种质量差导致栽培周期长、转化效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1067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47668.3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B37/02 , A61K31/716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灰树花均一多糖GFP‑Z及其简便快速制备方法与用途。该灰树花均一多糖GFP‑Z不同于以往报道的灰树花多糖,其是由α(1,4)‑D‑Glc组成,存在通过α‑1,6糖苷键连接的支链,分支化度约1/10,分子量大于1000kDa,只由葡萄糖组成,不含蛋白质,是一种新的灰树花多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无需经过柱层析,即可获得成分均一的多糖GFP‑Z,具有简单、快速、成本低廉的优点。本发明提供的灰树花均一多糖GFP‑Z的降血糖效果明显优于阳性药物二甲双胍,因此本发明为开发治疗糖尿病的新药打下基础,积极推动糖尿病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718030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42073.7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灵芝多糖F31在制备肠道降血糖益生元中的应用。灵芝多糖F31能促进肠道微生物产生短链脂肪酸,并促进肠道内拟杆菌属富集。所述短链脂肪酸为乙酸、丙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和/或己酸;所述肠道微生物为拟杆菌属。短链脂肪酸能够给肠道上皮细胞提供能量,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还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功能;以及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肿瘤、预防肥胖、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预防二型糖尿病(T2DM)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拟杆菌属是人类肠道中的一种优势属,可调节肠道微环境,并通过多糖利用位点(PULs)分解多糖,提高碳水化合物的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9591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1656311.4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三萜灵芝新菌株HMGIM‑D150696及其分子标记和人工栽培方法。灵芝(Ganoderma lucidum)HMGIM‑D150696,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403;其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其人工栽培方法包括菌丝培养、出芝管理和采收。本发明获得差异位点的方法与传统的采用随机引物扩增的方式相比,具有效率高、特异性位点丰富的优点,可更有效保护菌种。此外,由于该菌株采集自野外,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与市场流通品种存在较远的亲缘关系,可为优良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宝贵的种质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796532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61686.0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IPC: C12N1/14 , A23L2/39 , A23L31/00 , A23L33/125 , C08B37/00 , C12Q1/6895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猴头菇新菌株猴HE015及其分子标记和应用。本发明从全国范围内广泛采集野生菌,通过系统选育获得猴头菇优质新菌株猴HE015,并于2022年05月1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464。其遗传背景与现有猴头菇菌种明显不同,对于补充优质猴头菇栽培品种,满足市场需求,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检测鉴别猴HE015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和快速检测方法。猴HE015母种菌丝密壮、原种发菌快、抗杂菌污染能力强,具有产量高、生长周期短等优势,多糖含量较高,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96532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61686.0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IPC: C12N1/14 , A23L2/39 , A23L31/00 , A23L33/125 , C08B37/00 , C12Q1/6895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猴头菇新菌株猴HE015及其分子标记和应用。本发明从全国范围内广泛采集野生菌,通过系统选育获得猴头菇优质新菌株猴HE015,并于2022年05月1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464。其遗传背景与现有猴头菇菌种明显不同,对于补充优质猴头菇栽培品种,满足市场需求,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检测鉴别猴HE015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和快速检测方法。猴HE015母种菌丝密壮、原种发菌快、抗杂菌污染能力强,具有产量高、生长周期短等优势,同时多糖等活性成分含量也较高,其提取物可以保护胃粘膜、改善酒精性胃粘膜损伤,效果尤以子实体提取物效果更为显著,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85144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879488.4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粤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耐高温金针菇新菌株HMGIM‑E141398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和分子标记方法,属于农业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株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s)菌株HMGIM‑E141398,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5370,其具有耐高温、高产量、稳定性及抗逆性较强等的优点。本发明还提供了HMGIM‑E141398特异性InDel分子标记、引物和鉴定方法,对耐高温金针菇新菌株HMGIM‑E141398的未来产业化应用和菌株资源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684138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993610.6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Inventor: 胡惠萍 , 刘远超 , 蔡曼君 , 梁晓薇 , 陈晓光 , 吴晓贤 , 卓丽君 , 李向敏 , 王傲 , 杜娜 , 谢意珍 , 吴清平 , 肖春 , 陈地灵 , 陈少丹 , 雍天乔 , 高雄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珍稀药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赫氏灵芝新菌株及其人工栽培方法。所述赫氏灵芝新菌株为Ganoderma hoehnelianum(HMGIM‑D151177),于2021年5月1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660。所述赫氏灵芝新菌株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生产母种制作、生产种制作、人工驯化栽培及栽培管理。本发明的赫氏灵芝是一个尚未开展研究的新品种,通过野生菌株的分离及人工驯化实验,可实现人工栽培,子实体性状好,多糖含量较高等特性,是一个具有开发前景的菌种。
-
公开(公告)号:CN11423064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86770.8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IPC: C07K14/37 , C07K1/14 , C07K1/34 , C07K1/18 , C07K1/36 , A61K38/16 , A61K9/00 , A61P35/00 , A61P37/04 , A23L33/19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肿瘤灰树花糖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抗肿瘤灰树花糖蛋白的蛋白质含量为54.0±3.0%,多糖含量为20.3±2.0%,重均分子量为17.5kDa,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为岩藻糖:盐酸氨基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2.4:0.8:3.9:72.3:7.7:3.2:9.6;氨基酸组成为:丙氨酸、甘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天门冬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谷氨酸。本发明灰树花糖蛋白经体内验证了增强肿瘤机体的免疫应答,抑制乳腺癌体内生长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