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9421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111065977.8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需求侧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智能电网需求响应管理平台包括:振荡检测单元用于与小区每层电井内的总线路进行连接,以获取多个射频信号;频谱感知单元用于接收多个射频信号,并检测多个射频信号内的能量值,输出每户对应的电力需求权重;电力需求响应单元用于接收并根据每户对应的电力需求权重,生成小区每层电井的响应信号传输至小区供电单元;小区供电单元用于接收并根据小区每层电井的响应信号,对小区每层电井进行供电控制。本发明通过检测小区用户电井中的射频信号,然后根据射频信号输出的能量进行权重判断,从而形成需求式供电,避免出现供需不足的现象,以解决小区内供电不稳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12648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010425653.X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IPC: G06Q50/06 , G06Q10/067 , G06Q10/0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伏发电预测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相似日光伏数据;所述相似日光伏数据为对光伏阵列在与待测日对应相似日的光伏数据进行间隔采样得到的数据;所述相似日光伏数据具有对应的采样时间点;对所述相似日光伏数据进行平滑处理,提取出所述相似日的光伏数据趋势特征;根据所述相似日的光伏数据趋势特征,对初始光伏发电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优化光伏发电预测模型;所述优化光伏发电预测模型用于输出所述光伏阵列在所述待测日的光伏发电预测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的预测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70219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011489516.9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IPC: H04L41/22 , H04L41/12 , H04L41/28 , H04L41/082 , H04L9/4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交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云端系统获取能源系统中各设备对应的设备模型,根据各设备的设备模型生成点集文件,将点集文件发送给能源系统的边缘网关;获取并存储边缘网关根据各设备的设备信息和点集文件生成的点集映射文件;获取边缘网关发送的能源系统的当前设备信息;将当前设备信息与点集映射文件中的设备信息进行比对,当判定能源系统中存在新接入设备时,返回获取能源系统中各设备对应的设备模型的步骤,直至判定能源系统中不存在新接入设备;当判定能源系统中不存在新接入设备时,云端系统与边缘网关进行数据交互。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云端系统与边缘网关的数据交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7227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511924.4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台区智能终端计算资源自适应分配方法及系统,采用配电台区智能终端,该终端采用了容器技术和微服务技术,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实现了配电台区智能终端的软件与硬件的解耦、数据与应用的解耦。同时,在利用配电台区智能终端对配电台区进行实时监控,考虑监控业务在正常运行状态、异常运行状态、故障运行状态这三种情况下的微服务组成以及微服务调用逻辑顺序的不同,进而配电台区智能终端的计算资源分配不同,以满足不同的计算资源需求。本发明提高了计算资源利用率,实现了计算资源的自适应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4090203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51458.8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用电物联网边缘计算任务卸载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第N个时间戳中:获取业务请求信息;将所述业务请求信息输入至深度学习模型,生成若干个备用任务卸载策略;基于预设置的评分标准,从若干个所述备用任务卸载策略中确定所述时间戳对应的最优任务卸载策略;根据所述最优任务卸载策略进行任务卸载。上述方法基于深度学习设置了任务卸载策略,该任务卸载策略充分考虑了配用电物联网快速分析海量数据和提取数据特征的需求,以深度增强学习为算法核心,将业务请求信息和终端计算资源配置作为输入,输出某一时间戳的最优任务卸载策略,有效提高了计算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9421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65977.8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需求侧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智能电网需求响应管理平台包括:振荡检测单元用于与小区每层电井内的总线路进行连接,以获取多个射频信号;频谱感知单元用于接收多个射频信号,并检测多个射频信号内的能量值,输出每户对应的电力需求权重;电力需求响应单元用于接收并根据每户对应的电力需求权重,生成小区每层电井的响应信号传输至小区供电单元;小区供电单元用于接收并根据小区每层电井的响应信号,对小区每层电井进行供电控制。本发明通过检测小区用户电井中的射频信号,然后根据射频信号输出的能量进行权重判断,从而形成需求式供电,避免出现供需不足的现象,以解决小区内供电不稳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8065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66707.9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和已布置充电站的分布情况,建立用户充电站选择的偏好模型;基于偏好模型得到用户满意度的计算方法,建立上层模型的第一目标函数、第一约束条件以及第一罚函数;基于偏好模型计算出每个充电站的24时刻充电需求分布,建立下层模型的第二目标函数、第二约束条件以及第二罚函数;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双层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并根据求解结果,输出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布局方案;其中,双层规划模型包括上层模型和下层模型。本申请可以对充电站的利用率、回收期、交通吸引能力、服务水平等进行评价,以便于从多方便考虑充电站的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1377852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65902.X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电网需求指令的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取指周期对电网需求指令进行提取;利用指令译码器对提取的电网需求指令进行翻译;对翻译后的电网需求指令进行分解,以提高电网需求指令的传输质量;接收分解后的电网需求指令,并将电网需求指令输送至相应供电设备使其工作;对发出和接收的电网需求指令进行储存,并利用累加器进行计数。本申请中将翻译后的电网需求指令进行分解,以对传输的翻译后的电网需求指令的完整性进行评估,使翻译后的电网需求指令的期望值更加真实。
-
公开(公告)号:CN11355432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55243.3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需求响应管理平台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参与需求响应的用户的注册信息;根据所述注册信息获取电力交易信息,根据所述电力交易信息确定供电方的冗余电能或购电方的需求量,并将所述冗余电能或需求量发布到区块链节点;接收区块链节点发出的合约申请,根据预设在区块链中的评判规则评判所述合约申请,当合约申请通过评判时,根据合约申请,生成智能合约,将智能合约的执行信息发布到区块链节点。本发明通过消除中心化的方式提高了信息的对称性,保证了需求响应实施的公平性,保护了参与者的利益,且通过区块链节点共同存储数据的方式,避免了数据丢失和被篡改的风险,提高了电力交易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65030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28856.3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消息队列遥测传输的边缘网关代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检测边缘设备的通信接入信号;获取边缘设备的配置信息,根据所述边缘设备的配置信息生成第一容器配置信息;创建第一容器,根据所述第一容器配置信息更新所述第一容器,运行所述第一容器;将所述第一容器映射为所述边缘设备,得到第一映射容器;运行所述第一映射容器中相应的应用功能,确定所述边缘设备接入成功。采用本方法能够降低边缘网关对边缘设备的通信接口特性,以及通信协议依赖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