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交叉互联箱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4908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731117.0

    申请日:2024-06-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缆运维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缆交叉互联箱,包括:箱体、箱盖和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基座、锁条与多个上锁件;基座设置于箱体的侧边沿;基座上设置有多个锁孔;多个上锁件呈直线排布设置于箱盖的侧边沿;箱盖盖接箱体时,锁紧机构中的多个上锁件对应穿入基座的多个锁孔中;锁条上设置有呈直线排布的多个锁块;锁条可移动设置于基座上,用于带动多个锁块移动以使得多个锁块对应锁接多个上锁件或用于带动多个锁块与多个上锁件分离;锁紧机构包括多个;箱体的各个侧边沿均设置有基座;箱盖的各个侧边沿均设置有多个上锁件。通过锁条能够同时控制锁紧机构中的多个上锁件与锁块锁接活解除锁接,有效提高箱体和箱盖的拆装效率。

    电缆伸缩防护装置及电缆桥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1741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87812.5

    申请日:2024-02-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缆伸缩防护装置及电缆桥,包括滑轨机构用于装设在桥架上并与电缆的第一直段部分固定连接;阻尼机构与弧形支撑板连接,弧形支撑板用于与电缆的弯曲段部分固定连接;及旋转固定机构用于装设在桥架上并与电缆的第二直段部分固定连接。当大风、海浪、通行车辆施加于桥身以作用桥身伸缩变形的载荷过大,导致弧形支撑板的形变不足以承受载荷时,阻尼机构产生阻尼力便可抵消弧形支撑板无法承受的一部分载荷,从而避免该部分载荷作用至电缆上造成电缆形变损坏,同时确保弧形支撑板处于最大补偿伸缩状态下,电缆弯曲半径能够满足大于或等于30D(D为金属护套平均外径)的要求。

    一种电缆隧道辅助设备状态监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1895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748143.6

    申请日:2023-12-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缆隧道辅助设备状态监控系统,包括:第一通信单元,通过以太网与后台、门禁设备、显示屏、摄像头通信连接;第二通信单元,通过两根线缆与传感器设备连接,用于获取传感器设备检测到的传感数据并为传感器设备供电;开关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各功能设备的开启和关闭,所述功能设备用于维护电缆隧道的照明、通风或清除电缆隧道的地面积水;处理器单元,用于联合第一通信单元、第二通信单元以及开关控制单元,实现数据分析、数据上报、数据显示以及对各辅助设备的联动控制。通过本申请的电缆隧道辅助设备状态监控系统,实现了对电缆隧道内部设备的远程状态检测、自动控制及智能分析,能及时发现设备故障,保障了电缆隧道的安全运行。

    一种加速电缆修复液固化的灌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6498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0712195.7

    申请日:2022-0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速电缆修复液固化的灌注方法,包括注入阶段和固化阶段;包括以下步骤:S1:对待修复电缆的两端进行环切,将环切口处的电缆缓冲层剥开使其露出外屏蔽;S2:在环切口处安装密封部件对环切口进行密封;S3:在待修复电缆的中央位置打注入孔,在注入孔处接入修复液注入装置;在待修复电缆的两端打收集孔,在收集孔处接入修复液收集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4:在待修复电缆的两端环切口处连接恒流源;S5:在待修复电缆的两端环切口处敷设热电偶;S6:将恒流源通入电缆,检测电缆保护套的温度,控制电缆保护套的温度直至固化结束。本发明能加速修复液的固化,有效避免导电填料沉淀导致的电气性能劣化,属于电缆修复技术领域。

    一种输电线路的异物识别方法、装置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60899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38744.X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的异物识别方法、装置和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初始识别模型以及无人机采集的输电线路及异物图像,构建线路数据集和异物数据集;根据全维度动态卷积层对初始识别模型进行结构调整,生成中间识别模型;分别采用线路数据集和异物数据集训练中间识别模型,生成目标线路识别模型和目标异物识别模型;当接收到待检测图像时,调用目标线路识别模型和目标异物识别模型从待检测图像中识别异物信息,从而通过模型改进的方式,对现有的识别模型进行了有效优化,并结合双段检测的方式,有效提高对输电线异物的识别精确度。

    一种新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及输电塔

    公开(公告)号:CN11810005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47616.2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及输电塔,涉及电力输电技术领域,其中新型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包括钢锚、铝管、卡箍以及跳线管;钢锚穿入铝管一端,并与铝管压接一起;卡箍包括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以及锁紧组件;第一卡接部以及第二卡接部通过锁紧组件夹固于铝管;跳线管一端与第一卡接部或与第二卡接部固定连接。采用卡箍的抱夹固定方式,极大保证连接稳定性,保证长时间的连接紧固性,且增加了跳线与铝管的接触面积,有效降低了振动对原耐张线夹的引流板上螺栓松动的影响,有效改善/解决耐张线夹容易发热的技术问题。

    一种电缆隧道附属设备状态监测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74007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48161.4

    申请日:2023-12-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缆隧道附属设备状态监测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包括:当水泵启动排水或启动自检后,结合液位下降率、水泵环境音量以及水泵运行信号,确定水泵检测结果;当风机启动或关闭后,结合风速、风机环境音量以及风机运行信号,确定风机检测结果;当照明设备启动或关闭后,结合光照强度以及照明运行信号,确定照明检测结果。本申请对于水泵的监测、对于风机的监测以及对于照明设备的监测,均需同时参考来自不同的辅助设备的数据来确定检测结果,而非仅依赖于某一种辅助设备的数据,避免由于某辅助设备出现故障而引起误判,加强了容错能力,从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