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1086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10931600.4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Inventor: 王流火 , 李建设 , 谢榕昌 , 凌怡珍 , 孙帅 , 熊志武 , 陈先锋 , 陈德权 , 黄成勇 , 陈义 , 吴建芳 , 罗志文 , 陶雄武 , 周俊宏 , 胡苏凯 , 庞小峰 , 曹少华 , 王树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气缸的快速接地开关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开关机构、外壳、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动支座以及密封套接在动支座外圈的压气缸,所述压气缸的下端通过过渡接头实现封闭,过渡接头内设有过渡腔,过渡接头下端固接有管状的动触头,动触头内圈与过渡腔连通,所述开关机构通过连杆带动过渡接头上下滑动,所述连杆和压气缸之间构成吹气腔,所述过渡接头上开有连通吹气腔和过渡腔的接头孔,所述静触头组件包括静触座以及静弧触头,本发明可保证接地开关的有效分合,接地时动触头与静触头可靠接触,安全接地,保障检修人员安全,分离时具有很好的灭弧特性,防止对动静触头的长时间灼烧,适合大容量接地开关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10859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07977.5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T17/0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设计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设计的输电线路的设计数据,采集输电线路的建设区域的区域图像,以及获取建设区域的地理数据;基于设计数据,生成输电线路的设计三维图像模型;基于区域图像和地理数据,生成输电线路对应的区域三维图像模型;基于区域三维图像模型和设计三维图像模型,对输电线路进行评估,得到输电线路的评估结果。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法中,相比于现有技术需要到实地安装阶段才更改设计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提高输电线路建设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2935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00811.0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人员监控告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监控的电力作业场景,以及电力作业场景对应的多个电力监控图像;从各电力监控图像中,识别出各电力监控图像中包含有电力作业人员的连续多帧人员图像,并基于连续多帧人员图像生成电力作业人员的作业人员轨迹;在作业人员轨迹满足电力作业场景预先设定的告警条件的情况下,向电力作业场景相匹配的告警设备触发告警信号。采用本方法能够实现了通过监控图像对不同电力作业场景下电力作业人员的监控告警,相比于通过巡检人员来实现人员监控告警,本申请可以提高监控告警方法的安全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871990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0423025.7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离开关轴承装配工装及装配方法,该隔离开关轴承装配工装,第一外圈定位件能穿设于上端轴承的外圈,且分别与轴承座的内壁和上端轴承的外圈的内壁贴合,与上端轴承的外圈的上端面抵接,第二外圈定位件能穿设于下端轴承的外圈,且分别与轴承座的内壁和下端轴承的外圈的内壁贴合,与下端轴承的外圈的下端面抵接,第一内圈定位件能套设于转轴焊装,且第一内圈定位件的内壁与转轴焊装的外壁贴合,第一内圈定位件能与上端轴承的内圈的端面抵接,第二内圈定位件能套设于转轴焊装,且第二内圈定位件的内壁与转轴焊装的外壁贴合,第二内圈定位件能与下端轴承的内圈的端面抵接。能够保证上端轴承、下端轴承、轴承座和转轴焊装的同轴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5132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04274.6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nventor: 余江盛 , 黄书俊 , 曾伟 , 熊志武 , 吴轲 , 胡苏凯 , 张熙 , 袁建文 , 郭约法 , 陈振良 , 李浩 , 萧正阳 , 周继承 , 李龙 , 林志强 , 黄雄辉 , 曾庆荷 , 彭清 , 弓国军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刚性桩负摩阻力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刚性桩的实测桩周土层地表沉降数据和桩顶载荷;根据所述实测桩周土层地表沉降数据对软土固结模型的计算数据进行调整,得到目标计算数据;将所述目标计算数据输入至软土固结模型中,得到至少一个土层的沉降数据;根据所述桩顶载荷和所述各土层的沉降数据确定所述刚性桩的负摩阻力。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负摩阻力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7199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23025.7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离开关轴承装配工装及装配方法,该隔离开关轴承装配工装,第一外圈定位件能穿设于上端轴承的外圈,且分别与轴承座的内壁和上端轴承的外圈的内壁贴合,与上端轴承的外圈的上端面抵接,第二外圈定位件能穿设于下端轴承的外圈,且分别与轴承座的内壁和下端轴承的外圈的内壁贴合,与下端轴承的外圈的下端面抵接,第一内圈定位件能套设于转轴焊装,且第一内圈定位件的内壁与转轴焊装的外壁贴合,第一内圈定位件能与上端轴承的内圈的端面抵接,第二内圈定位件能套设于转轴焊装,且第二内圈定位件的内壁与转轴焊装的外壁贴合,第二内圈定位件能与下端轴承的内圈的端面抵接。能够保证上端轴承、下端轴承、轴承座和转轴焊装的同轴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7264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10429.9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阳江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杆塔三维重建方法及电子设备,属于高压输电线路三维重建技术领域,包括:建立杆塔位姿估算网络;分别获取无人机倾斜摄影和地面激光雷达测量得到的点云数据,从点云数据中分离出杆塔点云数据,对杆塔点云数据进行估算,得到不同数据源下杆塔点云数据的位姿参量;根据位姿参量和公共坐标系下的位姿参量,将不同数据源的杆塔三维数据变换到同一个公共坐标系中;对杆塔点云数据进行精简,然后使用剩余的杆塔点云数据构建出若干个三角格网格平面,用三角平面重构出杆塔的三维模型。利用多个不同的杆塔数据源之间的互补,避免了杆塔数据缺失所带来的三维重建失真问题,同时提高了杆塔是三维重建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1296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053967.1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阳江供电局
IPC: G06F18/2411 , G06F18/2131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集成化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变电涌流识别方法及设备。本发明通过搭建集成化卷积神经网络来识别涌流与内部故障电流,能准确、有效、快速的对涌流和内部故障电流加以识别,且其预测输出值的精度非常高,极大的提升了鉴别的准确率,同时也加快了鉴别的速度,提升了差动保护的灵敏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2931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127569.5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感知的工地施工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工地施工项目对应的施工步骤集合,确定施工步骤集合中各施工步骤对应的施工作业内容;识别各施工作业内容中存在的风险事件,并确定风险事件对应的风险等级;根据风险事件对应的风险等级,在与风险事件关联的各候选风险因素中筛选出目标风险因素;目标风险因素触发风险事件的概率信息满足预设条件;调度与目标风险因素对应的风险感知设备;风险感知设备用于对工地施工项目中是否存在与目标风险因素对应的目标事件进行监测。采用本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对工地施工过程的监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22065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394927.4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愈式电容器元件及自愈式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元件本体和导热金属层;所述电容器元件本体的柱体侧面卷绕有所述导热金属层,且所述电容器元件本体的至少一端端部边缘与邻近的所述导热金属层的至少一边边缘间隔设置。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减少外表面的温度梯度,降低环境温度、热辐射等运行条件对电容器元件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