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有效性评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9874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338885.0

    申请日:2015-06-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3/0209 H04L63/1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有效性评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一个隔离与防御技术模型,模型包括了基础对象、评估算法、参与者、知识库几大方面,然后基于技术模型对信息进行搜集;根据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算法分析,分析业务系统由于自身缺陷问题受到攻击时安全策略抵御各种攻击的能力,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估安全措施效用;通过算法逻辑流程分析攻击过程中攻击者所获得的攻击能力是否影响到业务系统安全运行,验证系统隔离与防御技术是否发挥预期的安全保障作用,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本发明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好、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完善、算法的复杂程度低、评估效率高、稳定性和客观性好、对信息系统的隔离好。

    一种多属性决策的信息安全效用提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05738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338436.6

    申请日:2015-06-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21/577 G06F2221/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属性决策的信息安全效用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S2、确定备选的信息安全效应提升方案;S3、获取信息安全效应提升方案的效能指数EI;S4、确定信息安全效应提升方案决策的主要影响因子;S5、计算主要影响因子的权重;S6、获取信息安全效应提升方案的综合指数GI;S7、依据相对综合指数RGI进行排序,选择最优化信息安全效应提升方案。本发明基于多属性决策的信息安全措施效用提升最优方案选择方法为有效实施系统信息安全管理提供了决策支持,其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精确度高,复杂度低,信息安全评估规范性和一致性好,信息管理可信度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