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陆空载具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50588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1910778673.2

    申请日:2019-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水陆空载具,包括浮筒主体、涡轮式升降组件和主推进装置,所述浮筒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搁置槽,所述浮筒主体通过前置抗风浪减震器和后置缓冲减震器与飞行器主体相互连接,所述涡轮式升降组件固定安装于飞行器主体的顶部,且飞行器主体的尾部安装有升降式机翼,所述主推进装置设置于搁置槽内,所述飞行器主体顶部的前连接结构下方设置有照明灯,且飞行器主体的尾部的涡轮式升降组件和升降式机翼之间安装有尾翼,所述飞行器主体的尾部最末端安装有尾喷动力装置。该新型水陆空载具,要在飞行和海上航行时可对航行方向进行调整,同时可以对航行姿态进行调整,便于行驶形态的改变,进行海面移动和起降飞行。

    一种新型水陆空载具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5058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78673.2

    申请日:2019-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水陆空载具,包括浮筒主体、涡轮式升降组件和主推进装置,所述浮筒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搁置槽,所述浮筒主体通过前置抗风浪减震器和后置缓冲减震器与飞行器主体相互连接,所述涡轮式升降组件固定安装于飞行器主体的顶部,且飞行器主体的尾部安装有升降式机翼,所述主推进装置设置于搁置槽内,所述飞行器主体顶部的前连接结构下方设置有照明灯,且飞行器主体的尾部的涡轮式升降组件和升降式机翼之间安装有尾翼,所述飞行器主体的尾部最末端安装有尾喷动力装置。该新型水陆空载具,要在飞行和海上航行时可对航行方向进行调整,同时可以对航行姿态进行调整,便于行驶形态的改变,进行海面移动和起降飞行。

    一种新型海陆两栖载具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808874U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20392632.8

    申请日:2020-09-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海陆两栖载具,包括车身框架和V型载具机底,所述车身框架的两侧斜面均设置有防滑带,且车身框架的上端安装有储物箱和座椅,所述车身框架的末端处固定有尾灯和尾翼,且车身框架的前端边缘处安装有挡风板,所述车身框架的底部前端和尾端分别通过前转轴连接结构和后转轴连接结构固定连接有前轮和后轮,所述三角支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挡板,且三角支架的末端与车身框架相互连接。该新型海陆两栖载具,能够灵活且便捷的适应于陆地和海洋环境中行驶,能够克服水中漂浮物缠绕带来的麻烦和危险,以及减少流体中空泡现象所对舵桨带来的损坏,在浅水区行驶,而不受水底阻拦物的影响。

    一种无人浮标回收装置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391493U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21109664.6

    申请日:2019-07-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浮标回收装置,包括浮筒、调节装置、浮标固定装置以及浮标打捞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浮筒上,所述浮标固定装置以及所述浮标打捞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浮筒之间,所述浮标固定装置以及所述浮标打捞装置均通过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浮筒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浮标回收装置操作简单,降低了回收浮标的工作难度,减少了危险性,工作效率高,能够高效地完成浮标回收作业,而且还能适应不同情况的水面进行作业,适应性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游艇舷窗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027802U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20090171.6

    申请日:2019-0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游艇舷窗,包括窗框、玻璃窗、功能锁扣和海绵橡胶圈;所述窗框和玻璃窗的一端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所述玻璃窗的另一端固定有卡口,所述玻璃窗的下表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功能锁扣通过连接件与窗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功能锁扣包括锁件和卡件,所述卡件与连接件固接并以连接件为轴旋转,所述卡件的宽度和高度与卡口适配,所述锁件固定在卡件的顶部,所述锁件通过随卡件旋转以压紧或松开卡口;所述海绵橡胶圈固定在窗框中,所述海绵橡胶圈的外壁与窗框的内壁紧密连接,所述海绵橡胶圈的上表面设有与环形凹槽适配的环形凸起。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密闭性好,性能强,生产成本低。

    一种无人打捞装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917275U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21324155.5

    申请日:2019-08-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打捞装置,包括浮筒、打捞平台、自锁电动马达和电机基座,所述浮筒的内侧设置有打捞网,且打捞网的上方与打捞绳的一端相连接,并且打捞绳的另一端与卷筒相连接,所述卷筒设置于传动杆的左右两侧,所述打捞平台设置于打捞网的上方,且打捞平台上安装有蓄电池,并且蓄电池的右侧连接有自锁电动马达,所述电机基座安装于自锁电动马达的下方,且自锁电动马达的输出端与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三锥形齿轮的内部贯穿有第一转杆。该无人打捞装置,设置有打捞网,且打捞网的上方通过打捞绳与卷筒相连接,这样可以对打捞的垃圾进行存放,防止垃圾出现遗漏的现象,从而保证了对垃圾打捞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种午钻式波浪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622968U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21279821.8

    申请日:2019-08-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午钻式波浪发电装置,包括浮子、限位杆、连杆、午钻结构、发条、传动机构及发电机构,所述的限位杆可活动性穿设在浮子的中心位置,限位杆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上限位件及下限位件,所述的浮子下方依次设有密封的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下限位件与第一浮箱固定连接,第一浮箱与第二浮箱固定连接并相互连通,所述的第一浮箱内空间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午钻结构箱,下部分为发条箱,所述的午钻结构箱内设有午钻结构,发条箱内设有圈状的发条及传动机构,所述的第二浮箱为机房,机房内设有发电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充分利用波浪能进行发电,发电效率高,且结构新颖、坚固耐用等。

    一种新型抗风浪船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212660U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20406023.0

    申请日:2019-03-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抗风浪船,包括主船体和位于主船体两侧的副船体,所述主船体和副船体之间通过铰链支架和伸缩杆连接,所述铰链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主船体以及副船体铰接,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与主船体固接,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与铰链支架靠近副船体的一端铰接,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向下倾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根据船舶的不同运输情况,通过伸缩杆来优化调节副船体的位置以使左右两侧的副船体最优地浸入水中,增大船舶的整体浮力以及船体耐波性,增加航行时的舒适性和抗风浪能力,降低船舶倾覆的可能性。

    一种海空两栖救援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211764759U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20361355.4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空两栖救援无人机,包括共轴双桨组件、可拉伸式框架和无人机子体,所述共轴双桨组件的内侧中部安装有上空桨,且上空桨的下端安装有下空桨,所述可拉伸式框架的内侧安装有救援网,且可拉伸式框架的左右边侧安装有无人机子体,所述无人机子体的下端安装有舵桨,所述无人机子体的后端两侧安装有散热口,所述无人机子体的上方固定连接有GPS定位系统装置。该两栖救援无人机,可通过同轴双桨组件在水面迅速行驶,同时通过舵桨进行下潜与上升,提高承载能力,均匀分布所受重力,同时可拉伸式框架可进行拉伸变化,为两栖救援无人机提供救援、运载与存储三种形态的转变,提高水上搜寻效率,以及降低水上救援的风险。

    一种水陆两栖的科考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11764756U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20352405.2

    申请日:2020-03-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的科考机器人,包括探测车体和水面旋翼,所述探测车体的正下方设置有活动履带,且探测车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磁铁,所述水面旋翼安装在探测车体的左右两侧,且探测车体的正上方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一侧设置有升降设备支架,且升降设备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储物平台,所述探测车体的外侧螺栓固定有机械臂,所述探测车体内底部焊接固定有PTC制热箱体,且PTC制热箱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电池组。该水陆两栖的科考机器人,采用活动履板与磁性搭扣,利用磁性搭扣对活动履板的外侧进行吸附固定,能方便对活动履板进行拆卸及更换,提升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与便捷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