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安先导电路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32909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110200333.5

    申请日:2011-07-18

    Abstract: 本安先导电路,属于防爆电路技术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满足煤矿井下安全要求,又结构简单,适合PLC控制的本质安全电路,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变压器T第一线圈的输出端Ub1依次串接二极管D10、按钮TA、按钮QA、电阻R20、电阻R21后与第一线圈的输出端Ub2连接,变压器T第二线圈的输出端Ub3、Ub4分别连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Q1、Q2,桥式整流电路正极Q3依次与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6的正极、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并接,桥式整流电路负极Q4与电容C15的另一端、电容C16的负极、三端稳压器的接地端并接,本发明适用于煤矿等领域。

    电机过载保护和缺相保护检测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2231513A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110200284.5

    申请日:2011-07-18

    Abstract: 电机过载保护和缺相保护检测电路,属于电机保护控制技术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电机的过载和缺相故障进行检测的电路,技术方案是: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第二整流滤波电路、第三整流滤波电路的正极并接后串接二极管D19、电位器W1和电阻R8接输出端u1;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8的正极和二极管D15的负极,第二整流滤波电路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7的正极和二极管D14的负极,第三整流滤波电路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6的正极和二极管D13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22的正极串接二极管D21和电阻R6后接输出端u2;本发明可用于煤矿领域。

    双电源局扇集成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231565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110200282.6

    申请日:2011-07-18

    Abstract: 本发明双电源局扇集成控制系统,属于煤矿局扇控制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化、高可靠性双电源局扇集成控制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电源局扇集成控制系统,包括两个结构相同,对称布置的分控电路:第一分控电路和第二分控电路;第一分控电路的结构为:隔离换相开关SW1的出线端分别连接变压器T3的输入端和第一局扇控制电路的进线端A1、A2;第一局扇控制电路的出线端A3连接局扇电机D1,第一局扇控制电路的出线端A4连接局扇电机D2,第一局扇控制电路的通讯端A5与第二分控电路的第二局扇控制电路的通讯端A6连接,本发明适用于煤矿等领域。

    本安先导电路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32909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200333.5

    申请日:2011-07-18

    Abstract: 本安先导电路,属于防爆电路技术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满足煤矿井下安全要求,又结构简单,适合PLC控制的本质安全电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变压器T第一线圈的输出端Ub1依次串接二极管D10、按钮TA、按钮QA、电阻R20、电阻R21后与第一线圈的输出端Ub2连接,变压器T第二线圈的输出端Ub3、Ub4分别连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Q1、Q2,桥式整流电路正极Q3依次与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6的正极、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并接,桥式整流电路负极Q4与电容C15的另一端、电容C16的负极、三端稳压器的接地端并接,本发明适用于煤矿等领域。

    漏电闭锁检测电路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88862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200281.1

    申请日:2011-07-18

    Abstract: 漏电闭锁检测电路,属于煤矿电机控制保护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煤矿井下电机启动前进行漏电检测的漏电闭锁检测电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漏电闭锁检测电路,包括主电路和信号检测电路,隔离换相开关Q101的进线端接三相交流电源,隔离换相开关Q101的出线端依次串接熔断器F101、真空接触器K111后接电动机M;电位器R1的滑动端接信号输出端b1,信号输出端b1接计算机;整流电路的输出端Q4连接二极管GD的负极,二极管GD的正极依次串接漏电检测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K2和真空接触器K111的常闭触点K1后接电机M的W相输入端,本发明可用于煤矿等领域。

    双电源局扇集成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231565A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110200282.6

    申请日:2011-07-18

    Abstract: 本发明双电源局扇集成控制系统,属于煤矿局扇控制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化、高可靠性双电源局扇集成控制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电源局扇集成控制系统,包括两个结构相同,对称布置的分控电路:第一分控电路和第二分控电路;第一分控电路的结构为:隔离换相开关SW1的出线端分别连接变压器T3的输入端和第一局扇控制电路的进线端A1、A2;第一局扇控制电路的出线端A3连接局扇电机D1,第一局扇控制电路的出线端A4连接局扇电机D2,第一局扇控制电路的通讯端A5与第二分控电路的第二局扇控制电路的通讯端A6连接,本发明适用于煤矿等领域。

    漏电闭锁检测电路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88862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110200281.1

    申请日:2011-07-18

    Abstract: 漏电闭锁检测电路,属于煤矿电机控制保护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煤矿井下电机启动前进行漏电检测的漏电闭锁检测电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漏电闭锁检测电路,包括主电路和信号检测电路,隔离换相开关Q101的进线端接三相交流电源,隔离换相开关Q101的出线端依次串接熔断器F101、真空接触器K111后接电动机M;电位器R1的滑动端接信号输出端b1,信号输出端b1接计算机;整流电路的输出端Q4连接二极管GD的负极,二极管GD的正极依次串接漏电检测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K2和真空接触器K111的常闭触点K1后接电机M的W相输入端,本发明可用于煤矿等领域。

    矿用双电源局扇集成控制电路

    公开(公告)号:CN202142908U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120252456.9

    申请日:2011-0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矿用双电源局扇集成控制电路,属于煤矿局扇控制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化、高可靠性矿用双电源局扇集成控制电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矿用双电源局扇集成控制电路,包括两个结构相同,对称布置的分控电路:第一分控电路和第二分控电路;第一分控电路的结构为:隔离换相开关SW1的出线端分别连接变压器T3的输入端和第一局扇控制电路的进线端A1、A2;第一局扇控制电路的出线端A3连接局扇电机D1,第一局扇控制电路的出线端A4连接局扇电机D2,第一局扇控制电路的通讯端A5与第二分控电路的第二局扇控制电路的通讯端A6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煤矿等领域。

    煤矿电机漏电闭锁检测电路

    公开(公告)号:CN202351357U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20252464.3

    申请日:2011-07-18

    Abstract: 煤矿电机漏电闭锁检测电路,属于煤矿电机控制保护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煤矿井下电机启动前进行漏电检测的煤矿电机漏电闭锁检测电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煤矿电机漏电闭锁检测电路,包括主电路和信号检测电路,隔离换相开关Q101的进线端接三相交流电源,隔离换相开关Q101的出线端依次串接熔断器F101、真空接触器K111后接电动机M;电位器R1的滑动端接信号输出端b1,信号输出端b1接计算机;整流电路的输出端Q4连接二极管GD的负极,二极管GD的正极依次串接漏电检测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K2和真空接触器K111的常闭触点K1后接电机M的W相输入端,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煤矿等领域。

    一种矿用本安先导电路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143053U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120252506.3

    申请日:2011-07-18

    Abstract: 一种矿用本安先导电路,属于防爆电路技术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满足煤矿井下安全要求,又结构简单,适合PLC控制的本质安全电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变压器T第一线圈的输出端Ub1依次串接二极管D10、按钮TA、按钮QA、电阻R20、电阻R21后与第一线圈的输出端Ub2连接,变压器T第二线圈的输出端Ub3、Ub4分别连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Q1、Q2,桥式整流电路正极Q3依次与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6的正极、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并接,桥式整流电路负极Q4与电容C15的另一端、电容C16的负极、三端稳压器的接地端并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煤矿等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