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4216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10535367.8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 武汉智图云起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断裂矢量场的断裂构造建模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获取地层三维空间离散点数据集合;基于所述地层三维空间离散点数据集合建立断裂面矢量场概念模型;基于所述断裂面矢量场概念模型确定断裂矢量位移算子;基于所述地层三维空间离散点数据集合构建三维地层曲面;基于所述断裂面矢量场概念模型确定模拟断裂面,并根据所述模拟断裂面切割所述三维地层曲面,获得所述三维地层曲面的上盘和下盘;基于所述上盘、所述下盘和所述断裂矢量场位移算子建立断裂模型。本发明利用断裂矢量场位移算子使仅限于邻近断裂的影响域中的地层产生变形,构建运动学一致的构造模型,提高了构建断裂模型的速度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4216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35367.8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 武汉智图云起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断裂矢量场的断裂构造建模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获取地层三维空间离散点数据集合;基于所述地层三维空间离散点数据集合建立断裂面矢量场概念模型;基于所述断裂面矢量场概念模型确定断裂矢量位移算子;基于所述地层三维空间离散点数据集合构建三维地层曲面;基于所述断裂面矢量场概念模型确定模拟断裂面,并根据所述模拟断裂面切割所述三维地层曲面,获得所述三维地层曲面的上盘和下盘;基于所述上盘、所述下盘和所述断裂矢量场位移算子建立断裂模型。本发明利用断裂矢量场位移算子使仅限于邻近断裂的影响域中的地层产生变形,构建运动学一致的构造模型,提高了构建断裂模型的速度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7260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51612.3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 武汉智图云起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三维地质模型综合数据库构建方法,包括:获取三维地质模型的原始数据;根据原始数据提取三维地质模型的边界信息和内部信息,得到并存储三维地质模型的矢栅一体化三维几何模型,构成三维模型数据子库;获取空间参考系数据、标准地层表数据和材质数据,分别建立空间参考系数据子库、标准地层表数据子库和材质数据子库;建立三维模型数据子库、空间参考系数据子库、标准地层表数据子库和材质数据子库的关联关系,得到三维地质模型综合数据库。本发明通过三维地质模型矢栅一体化存储的方式,能够在同一模型中存储基于面的数据对象和基于体的数据对象,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能够对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快速读写。
-
公开(公告)号:CN11947230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22144.5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设备的引导决策相关领域,公开了用于野外勘探设备的控制决策方法及系统,通过对环境进行多类型的传感数据获取,可以在建立环境地形数据的同时,对环境表层的各种类型对象进行判定,获取相对应的地质或植被类型,进而可以根据大数据来拟合不同地质类型、植被类型以及过渡区域的地表软硬湿度类型,判定设备能否安全通过而不陷入环境中,进而进行设备前进的控制决策,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基于地形环境的基本决策方案,更适用于复杂环境中,能够自主的完成复杂野外环境的设备控制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97170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00355.3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IPC: G01V20/0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地质勘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地质勘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勘测水域地图,构建并训练人工智能模型;调取勘测设备参数,根据待勘测水域地图构建勘测点,基于勘测点生成勘测设备移动路径,获取单点地质勘测数据;构建三维坐标系,进行勘测数据标记,生成单点勘测坐标点阵;对单点勘测坐标点阵进行融合,得到融合高程点阵,识别其中包含的异常区域,进行信息补录,生成地质勘测模型。本发明基于待勘测水域地图构建勘测路径,在进行勘测时,相邻的两次勘测过程对应的勘测范围重叠,从而从不同方位实现对河床的勘测,利用人工智能模型实现了对河床特征的自动识别,提高了勘测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8084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210460648.1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Abstract: 一种分区块建模的三维地质模型自动合并方法,包括:按预设规则对所有模型进行分区块建模;对各个模型的拼接处进行光滑处理;对各个模型进行合并,转为结构模型,完成模型的融合;将融合完成的模型进行可视化展示。解决了现有技术模型缺乏整体性,建模单元的拼接痕迹比较明显,模型光滑度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9703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1074844.6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IPC: G06Q10/0635 , G08B21/10 , G08B31/00 , G06Q50/26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8/25 , G06F18/10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察技术领域,具体为地质监测预警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地质监测预警方法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传统的地质灾害预测方法往往只依赖单一种类的数据,导致预警结果可能存在偏差,难以全面反映实际情况,为此提出地质监测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数据整合技术,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和预处理,生成综合地质数据集;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从所述综合地质数据集中提取关键地质特征和地质灾害隐患特征,作为地质特征矢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整合包含遥感影像、地质勘探数据、卫星雷达干涉测量数据、气象数据和人口分布数据的多源数据,能够获取更全面的地质信息,增加地质灾害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1815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63481.3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IPC: G06F16/958 , G06F16/957
Abstract: 一种基于3DTiles的三维钻孔缓存生成加载和调度方法,包括:提取钻孔的关键特征数据;根据提取的钻孔的关键特征数据,构建LOD,生成缓存数据;将后端缓存数据通过网络传输给前端;前端通过3DTiles进行筛选调度,将钻孔特征数据还原成钻孔模型。本实施例基于钻孔数据本身的特征,动态的将数据的模型构建出来,再进行渲染,将会具备更好的渲染效果及效率。与直接生成3DTiles相比,会大幅减少数据量,进而大幅提高数据的网络传输效率,仅需要钻孔的孔口坐标,以及各个分层的顶底板标高,结合地层花纹和颜色,即可进行矢量渲染,而不需要传输钻孔所有分层圆柱的模型数据,还能进行定制化渲染。
-
公开(公告)号:CN11492550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460689.0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Abstract: 一种基于钻孔数据的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局部更新系统,包括:钻孔导入单元、钻孔分区图自动构建单元、拓扑检查单元、拓扑处理单元、模型编辑单元和模型构建单元;其中:钻孔导入单元,用于实现数据库中钻孔数据的导入,作为钻孔自动建模的原始数据;钻孔分区图自动构建单元,用于约束地层面的空间形态及分布范围;拓扑检查单元,检查模型是否存在拓扑错误;拓扑处理单元,用于将交叉处面模型的节线捏合起来;还用于自动调整模型高程位置;模型编辑单元,用于对模型细节进行编辑;模型构建单元,用于自动构建地质体模型。本发明减少了模型构建的速度及重复工作,适用于大工区地质模型的局部更新。
-
公开(公告)号:CN11488090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60642.4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Abstract: 一种针对不同专业三维地质模型的融合方法,包括:分别获取不同专业三维地质模型的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和钻孔分层属性值;对三维地质结构模型进行网格剖分,得到三维地质结构栅格模型;在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约束下,利用钻孔分层属性值进行属性插值操作,得到三维属性模型;利用得到的三维地质结构栅格模型和三维属性模型,对栅格进行赋值,构建矢栅一体的三维地质属性模型;通过矢栅一体的三维地质属性模型,对不同专业三维地质模型进行融合。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专业模型数据无法进行融合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