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94304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545227.6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改扩建沥青路面冷再生与旧沥青路面冷接缝粘结剂,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所述粘结剂由粉剂和液体组分组成,粉剂由特定重量配比的水泥、熟石灰粉、细沙、赤泥、微硅粉、减水剂、膨胀剂、消泡剂一、触变剂、VAE胶粉和分散剂混合而成,液体组分由特种再生乳化沥青、水、胶乳、消泡剂二、稳定剂和乳化剂混合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路面改扩建沥青路面冷再生与旧沥青路面冷接缝粘结剂能够实现沥青路面冷再生(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再生)与旧沥青面层的有效粘结,提高了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道路纵缝,提高道路的承载力和寿命,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69429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534317.5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1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改扩建沥青路面冷再生与道路旧水稳基层接缝粘结剂,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所述粘结剂由粉剂和液体组分组成,粉剂由特定重量配比的水泥、细沙、赤泥、粉煤灰、减水剂、膨胀剂、增稠剂、消泡剂一、触变剂、高分子胶粉和分散剂混合而成,液体组分由氯醚树脂乳液、水、消泡剂二、稳定剂、润湿剂混合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路面改扩建沥青路面冷再生与道路旧水稳基层接缝粘结剂能够实现沥青路面冷再生(乳化沥青和泡沫沥青再生)与水稳基层的接缝的有效粘结,提高了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道路纵缝和封缝,提高道路的承载力和寿命,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223152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751641.X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PC: E01C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于施工的细粒式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凝土,属于道路路面材料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在标准筛的基础上增设孔径为6.3mm的集料筛,所述沥青混凝土采用最大公称粒径小于13.2mm的细集料,且在连续级配曲线中4.75mm筛孔和6.3mm筛孔之间形成微断级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易于施工的细粒式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高温抗车辙变形、抗水损害、抗疲劳开裂和耐久性能,而且沥青用量低,大大节约了成本,可广泛应用于重载交通道路之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31288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33591.9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氨酯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具体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设计的聚氨酯路面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基层、多功能层、聚氨酯混合料层和抗滑磨耗层,聚氨酯混合料层中设置有抗疲劳承重层和抗车辙层,通过获取聚氨酯路面结构的交通荷载设计参数,利用动态模量试验获得铺设区域路表最高温度下聚氨酯路面结构中各结构层的动态模量,并根据聚氨酯路面结构中聚氨酯混合料层的拟定厚度,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根据计算得到聚氨酯混合料层底应变刚刚小于极限应变阈值时的厚度,确定聚氨酯混合料层的设计厚度。本发明利用聚氨酯在高温环境下不变形的特性,全面提升了路面结构的服役性能,延长了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24076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133601.9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单组分聚氨酯降噪路面的铺设结构及铺设方法。该结构的特点是采用复合路面结构,其表面层是聚氨酯混合料抗滑磨耗层,下层是聚氨酯混合料OGFC降噪排水层,再下层是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排水抗裂层,最下层是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抗疲劳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传统降噪路面耐久性差,降噪效果难以持续等问题,开发了一种复合式降噪路面的铺设结构,在保障路面结构降噪功能的同时,也能够保障路面结构降噪能力的持续性,以及解决传统降噪路面无法抵抗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反射裂缝,无法有效保持降噪能力的问题,是一种具有持续降噪、抵抗反射裂缝和疲劳病害的路面铺设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657716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0133590.4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组分聚氨酯混合料成型方法,具体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用于制备聚氨酯混合料的集料加热干燥后冷却至室温,利用拌合设备将集料、矿粉和聚氨酯拌合至无花白料后,将拌合后的聚氨酯混合料静置,并利用静置后的聚氨酯混合料经成型后制得聚氨酯混合料试件并进行养护,测试养护后聚氨酯混合料试件的体积指标,并基于计算法计算聚氨酯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本发明通过明确了聚氨酯混合料的室内成型方法,避免了因聚氨酯混合料成型方法多样所造成的聚氨酯混合料性能室内评价结果存在差异的问题,有利于聚氨酯混合料性能的准确评价,为准确评价聚氨酯混合料的性能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57716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133590.4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组分聚氨酯混合料成型方法,具体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用于制备聚氨酯混合料的集料加热干燥后冷却至室温,利用拌合设备将集料、矿粉和聚氨酯拌合至无花白料后,将拌合后的聚氨酯混合料静置,并利用静置后的聚氨酯混合料经成型后制得聚氨酯混合料试件并进行养护,测试养护后聚氨酯混合料试件的体积指标,并基于计算法计算聚氨酯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本发明通过明确了聚氨酯混合料的室内成型方法,避免了因聚氨酯混合料成型方法多样所造成的聚氨酯混合料性能室内评价结果存在差异的问题,有利于聚氨酯混合料性能的准确评价,为准确评价聚氨酯混合料的性能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6223152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610751641.X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PC: E01C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于施工的细粒式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凝土,属于道路路面材料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在标准筛的基础上增设孔径为6.3mm的集料筛,所述沥青混凝土采用最大公称粒径小于13.2mm的细集料,且在连续级配曲线中4.75mm筛孔和6.3mm筛孔之间形成微断级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易于施工的细粒式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高温抗车辙变形、抗水损害、抗疲劳开裂和耐久性能,而且沥青用量低,大大节约了成本,可广泛应用于重载交通道路之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907369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42431.8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3/10 , C09K3/1006 , C09K2003/1081 , C09K2200/0239 , C09K2200/0247 , C09K2200/026 , C09K2200/0405 , C09K2200/0447 ,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道路工程试验检测用材料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沥青路面渗水试验用密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配套施工工具。所述密封材料由碳酸钙、基础油、增稠剂、高岭土、二氧化硅和抗菌剂等混合制成,具有环保,操作性强,密封性好,易存放,不粘手,易回收,可重复利用,不会对沥青路面产生污染等特点,配合配套的施工工具使用,能够大幅度提升试验效率,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31288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133591.9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氨酯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具体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设计的聚氨酯路面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基层、多功能层、聚氨酯混合料层和抗滑磨耗层,聚氨酯混合料层中设置有抗疲劳承重层和抗车辙层,通过获取聚氨酯路面结构的交通荷载设计参数,利用动态模量试验获得铺设区域路表最高温度下聚氨酯路面结构中各结构层的动态模量,并根据聚氨酯路面结构中聚氨酯混合料层的拟定厚度,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根据计算得到聚氨酯混合料层底应变刚刚小于极限应变阈值时的厚度,确定聚氨酯混合料层的设计厚度。本发明利用聚氨酯在高温环境下不变形的特性,全面提升了路面结构的服役性能,延长了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