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土拱效应极限承载力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342014U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20726289.3

    申请日:2019-05-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滑桩土拱效应极限承载力测试装置,包括可视化模型箱和加载装置,加载装置位于可视化模型箱的上方;箱体内设置有两块倒“T”字形挡板,挡板包括平行于箱体侧面的竖直长翼板和垂直于箱体侧面的水平底板;两块水平底板之间设有脱料板和用于承载脱料板的水平旋转板;两块挡板的竖直长翼板、与挡板的竖直长翼板垂直的两个箱体侧面、挡板顶部水平设置的加载板、脱料板共同组成用于容纳试验土体的容土空间;所述的加载装置包括下部结构、上部结构及位于加载板上方用于对加载板施力的千斤顶,所述的下部结构包括四边形的底面及设置于底面四角的竖直向上的钢管。本装置能够分析不同因素影响下抗滑桩土拱效应极限承载力的变化规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复合结构自修复微胶囊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776270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76652.2

    申请日:2019-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用自修复微胶囊颗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结构自修复微胶囊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微胶囊颗粒由囊芯和囊壁组成,囊芯为修复裂缝的粉体修复剂;囊壁为双层结构,其中,内囊壁包裹在囊芯的外表面,外囊壁包裹在内囊壁表面;且内囊壁的材质为水泥,外囊壁的材质为聚乙烯醇。水泥内囊壁能够提供强度,PVA外囊壁具有良好的成膜和防水性能,解决了微胶囊透水性过高的问题,又使微胶囊具有足够强度,因此保证了囊芯修复剂不因微胶囊搅拌致裂或渗水提前失效,又大大降低了微胶囊对混凝土基体力学性能的负面影响;最终使微胶囊在服役期间发挥自修复作用,及时有效地修复混凝土中的微裂缝,更好地保障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一种复合加筋轻质土挡土墙路基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4120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144747.X

    申请日:2020-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加筋轻质土挡土墙路基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道路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轻质挡土墙、轻质路基和土工格栅;轻质挡土墙由多个侧向轻质砌块砌筑而成,轻质路基由多层轻质路基填料层分层浇筑而成,相邻两层轻质路基填料层之间设置一层土工格栅,侧向轻质砌块和轻质路基填料层均采用泡沫轻质土制成;除最顶层外,每层土工格栅的端部均预留出一定的长度,用于从下往上反包接下来新砌筑的侧向轻质砌块,并与下一层土工格栅连接。本发明将轻质挡土墙、轻质路基和土工格栅结合成一个整体的复合结构,轻质挡土墙和轻质路基共同承担外荷载引起的侧向变形,且土工格栅可以提供侧向约束力,一体化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