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4695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507833.6
申请日:2023-05-04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矿井水害防治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井工煤矿采动底板突水监测方法及系统,根据采动底板破坏特征的相关指标数据,计算采动底板破坏深度;依据采动底板破坏深度,计算突水系数;依据突水系数,确定待监测区域;综合考虑底板破坏形态特征,获取待监测区域内的多种监测数据;依据获取的多种监测数据和投影寻踪理论,对矿井采动底板突水监测预警;在监测前根据采动底板破坏特征的相关指标数据,计算采动底板破坏深度,依据计算得到的采动底板破坏深度,计算突水系数,依据突水系数,通过阈值比较确定突水危险性较高的待监测区域,同时考虑采动底板破坏形态特征,布置倾斜钻孔监测信息,减少了采集和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提高了监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1528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48708.1
申请日:2023-10-17
IPC: G06V10/4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V10/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掌子面前方裂隙结构面延伸预测指导爆破开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的掌子面图像;对待处理的掌子面图像中的裂隙结构面位置及延伸进行标识,得到第一掌子面裂隙结构面特征数据集;基于第一掌子面裂隙结构面特征数据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降维后的第二掌子面裂隙结构面特征数据集;基于第二掌子面裂隙结构面特征数据集,采用局部线性嵌入法,得到降维后的第三掌子面裂隙结构面特征数据集;基于第三掌子面裂隙结构面特征数据集,采用预测模型,预测掌子面前方的裂隙结构面延伸特征,以此指导爆破开挖计划。
-
公开(公告)号:CN11765868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362940.0
申请日:2023-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软化剂及其适宜配比的确定方法,所述岩石软化剂,包括硫酸氢钠、盐酸、表面活性剂和水;所述硫酸氢钠与盐酸的浓度比为3:1.5~2.5;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0.1~1%。所述岩石软化剂适宜配比的确定方法包括:测定初始岩样参数,确定硫酸氢钠和盐酸的初始浓度,按浓度比配制硫酸氢钠、盐酸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水溶液,浸泡初始岩样,干燥后测定软化程度,调整硫酸氢钠、盐酸的浓度,直至达到目标软化程度。本发明的岩石软化剂既不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液,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又能避免某些矿物成分对单一化学物质不敏感的问题,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岩石的软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8924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55690.3
申请日:2023-09-07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隧道施工防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设备顶棚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施工设备顶棚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面设有若干个呈矩形分布的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与安装架可拆卸连接的下盖板和设置在下盖板上方的上盖板,所述下盖板和上盖板之间连接有呈螺旋状盘卷的第一钢缆,所述第一钢缆的弯曲部分弹性支撑上盖板;本发明通过安装架对防护组件进行安装布置,并由螺旋状盘卷的第一钢缆对上盖板进行弹性支撑,隧道落石冲击上盖板后,通过第一钢缆进行缓冲,并通过弹性带将上盖板弹性连接,能够对上盖板进行水平牵拉,降低上盖板水平方向的冲击,从而对施工设备的顶棚进行抗冲击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73129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67881.9
申请日:2023-09-27
IPC: G06F18/241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平均独赖性估计与增量学习的岩爆烈度分类模型生成方法,包括步骤:S1、选定分类模型的相关输入参数;S2、构建岩爆数据集;S3、建立基于平均独赖性估计与增量学习算法的岩爆分类模型,包括训练后的平均独赖性估计模型和分类初始模型;S4、将训练集输入平均独赖性估计模型进行参数初始修正,得岩爆分类初始模型;通过添加增量数据对分类初始模型进行训练及优化,得岩爆分类优化模型;S5、采用n倍交叉验证对岩爆分类优化模型进行验证,得岩爆分类验证模型;S6、将测试集输入岩爆分类验证模型进行测试,生成岩爆分类模型。本发明能够提高岩爆烈度分类的及时性和有效客观性,避免了现场测量给工作人员带来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917786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311737056.0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E21D9/10 , F42D1/00 , F42D3/04 , H05B6/64 , H05B6/80 , B05D7/22 , B05D7/24 , B05D1/12 , B05D3/02 , B05B13/06 , B05C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致裂的增强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制取黄铁矿物颗粒;打磨爆破孔内壁并清理,在清理完毕的爆破孔内壁喷涂耐高温粘合剂;将黄铁矿物颗粒均匀喷洒在爆破孔内壁上并压实;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对爆破孔执行微波致裂。通过将黄铁矿物注入掌子面爆破孔来提高爆孔围岩的吸热效率,加快了掌子面爆破孔周围岩石的热力损伤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99776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59728.0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岩爆隧道混合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首先通过锚杆应变片得出岩爆隧道适合的参数数据,进而和声波传感器对岩爆隧道进行混合监控,然后基于对隧道进行通过应变片的配置,根据最佳深度、最佳配置距离并通过装置分布式传感器通过记录声发射(AE),进行岩爆隧道混合监控等,建立有限元模型将MR混合现实与HoloLens结合,应用有限元分析实时裂纹检测以支持岩爆隧道的混合监控与预防,从而判断出岩爆隧道中岩爆等级烈度,并能及时发现岩爆发生的时间地点,从而实现能及时进行预防。
-
公开(公告)号:CN11642946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77513.6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模拟抽水蓄能与压缩空气的储能系统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储能领域。包括进气装置,进气装置与高压容器通过进气管路相连接,用于为高压容器提供高压气体;水箱与高压容器通过进水管路相连接,用于为高压容器提供水;高压容器通过出水管路与水力涡轮机相连接,利用高压容器内流出的水带动水力涡轮机转动;水力涡轮机主轴通过传动带与发电机转子联轴,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并切割发电机定子磁力线圈,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发电机线圈中产生高压电;水力涡轮机与水箱通过循环管路相连接,用于将水力涡轮机流出的水输送回水箱中。本发明解决现有试验装置无法将抽水蓄能与压缩空气进行组合试验的难题,结构简单、效率高、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87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93499.7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E21D11/00 , E21D11/15 , E21D11/10 , E21D20/00 , E21D20/02 , G01N3/08 , G01N3/30 , G01N3/303 , G01N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在冲击作用下的改进锚固结构的方法,本发明在隧道内部选取多个观测面,测试围岩结构和原位强度;对冲击前后锚杆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根据力学性能试验计算冲击前后不同指标变化的比例,判断冲击后的锚杆是否满足要求;当锚杆对应指标降低超过塑性变形临界标准时,则采用通过卸压方式降低内驱动力,采用复合支护措施,以NPR锚杆为核心构件进行全长锚固和注浆改性提高锚固结构抗冲击能力的措施;这种组合支护体系,通过综合运用不同支护结构的优点,有效避免了单一支护方式可能导致的构筑物变形和破坏问题。复合支护能力强,而且能够高效防治围岩的变形与坍塌,极大地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677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311774463.9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隧道超挖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获取的历史爆破设计参数、地质特性、过断层、隧道几何形状以及对应的历史超挖值,训练预测模型;在训练的过程中,采用被囊群优化算法,获取预测模型的最佳超参数,得到优化后的预测模型;获取爆破设计参数、地质特性、过断层和隧道几何形状,采用优化后的预测模型,得到超挖值,以此评估隧道超挖风险等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