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1801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15591.X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围岩巨石垮塌大比尺模拟试验装置,包括:箱体:顶部敞口设置,敞口处通过开合驱动机构连接第一顶部移动台和第二顶部移动台以实现敞口打开和关闭状态切换,箱体的侧箱壁内表面以及第一移动台和第二移动台的底面设有加载部件;打印机构:包括多个位于箱体上方的机械臂,机械臂的末端连接有打印头,机械臂与三轴联动机构连接。开挖支护机构:设置在箱体内部,由多榀沿隧道纵向设置的开挖支护组件构成,相邻开挖支护组件之间设有伸缩驱动件以模拟开挖支护过程,本发明的试验装置实现了大比尺围岩巨石垮塌模拟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83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92445.6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E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及隧道工程灾害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放大位移的隧道掌子面稳定性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对于隧道掌子面上的同一点,获取两个不同时间点的掌子面振动信息;对于每个时间点,基于所述掌子面振动信息,通过模态振型分析,得到掌子面模态振型,并将掌子面模态振型进行放大;通过对比两个时间点的掌子面模态振型之间的差值,得到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危险块体位置。相较于传统监控量测、地质编录等方法,实现掌子面稳定监测的快速化、实时化、智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17248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42225.1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体结构建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岩体结构面三维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确定岩体空间范围,并生成岩体空间点集;然后确定第一个结构面空间范围,并生成第一个结构面空间点集;判断是否还有待建模结构面,若有则再次确定待建模结构面空间范围,生成待建模结构面空间点集,直至完成所有结构面的建模;通过以单个三维点坐标为存储单位,所形成的岩体空间点集和结构面空间点集最终构建成岩体结构面三维模型,可构建出任意几何形状且带有一定厚度的岩体结构面三维模型,能够反映出真实岩体结构面的形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8987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67724.7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40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T7/00 , G06T5/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围岩结构面智能提取方法及系统,获取掌子面图像,并进行预处理;利用训练后的网络模型对预处理后掌子面图像进行处理,识别出图像内的结构面信息,并对结构面信息进行统计,得到结构面参数;训练后的网络模型为训练后的CBAM‑Unet网络模型,所述CBAM‑Unet网络模型的构建过程包括在Unet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在池化和跳跃连接过程中添加空间注意力模块。本发明可以实现地下工程围岩结构面的自动提取,更加高效,且不占用施工时间、减少现场工作人员,更加符合现场实际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75680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440688.4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岩体变形预测的隧道锚固参数智能化设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锚杆初始参数和围岩允许变形范围;基于锚杆初始参数,采用数值模型,开展开挖支护仿真计算,得到围岩变形数据;判断围岩变形数据是否在围岩允许变形范围之内,若否,对锚杆参数进行调整,循环迭代,直到围岩变形数据满足要求;若是,输出优化结果。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实际工程中支护的成本,最大限度避免锚杆材料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918098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122164.1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762 , G06V10/76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掌子面前方围岩等级判断方法及系统,涉及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包括: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收集掌子面上各结构面的迹长信息;基于迹长信息,将掌子面上的结构面聚类为确定性结构面与随机性结构面;根据确定性结构面与随机性结构面的迹长信息,分别对前方未开挖掌子面的确定性结构面迹长与随机性结构面迹长进行预测;依据预测得到的迹长信息,计算前方未开挖掌子面的岩体裂隙率,对围岩等级做出判断;本发明根据已开挖掌子面上的结构面迹长信息对前方未开挖部分的围岩级别进行预测,为隧道动态设计、围岩等级变更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7912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67725.1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锚固剂及其使用方法与应用,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水泥锚固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100份、钠模数为3.3的水玻璃溶液20~25份、膨胀剂UEA3~9份、硫酸铝早强剂2.0~3.0份和水胶比为0.3的水。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水泥、膨胀剂UEA和硫酸铝早强剂干拌,混合均匀成为混合干料;S2、在混合干料中加入水进行拌合,之后加入水玻璃溶液搅拌均匀;S3、将水泥锚固剂装袋后投入锚孔中,等待固化。水玻璃、膨胀剂UEA和早强剂三者结合提高了锚固剂的凝结速度和早期强度,提高了锚固性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