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4695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507833.6
申请日:2023-05-04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矿井水害防治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井工煤矿采动底板突水监测方法及系统,根据采动底板破坏特征的相关指标数据,计算采动底板破坏深度;依据采动底板破坏深度,计算突水系数;依据突水系数,确定待监测区域;综合考虑底板破坏形态特征,获取待监测区域内的多种监测数据;依据获取的多种监测数据和投影寻踪理论,对矿井采动底板突水监测预警;在监测前根据采动底板破坏特征的相关指标数据,计算采动底板破坏深度,依据计算得到的采动底板破坏深度,计算突水系数,依据突水系数,通过阈值比较确定突水危险性较高的待监测区域,同时考虑采动底板破坏形态特征,布置倾斜钻孔监测信息,减少了采集和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提高了监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71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10233916.0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02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绿色矿山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生态脆弱区煤层采动下生态水位变异程度预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首先通过生态脆弱区的矿井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煤层开采条件相关数据确定煤层采后覆岩有效隔水层厚度;然后,根据煤层采后覆岩有效隔水层厚度,提出3种煤层采动生态潜水渗漏类型,并确定其渗漏状态;最后,在建立不同生态潜水渗漏状态下的井流模型的基础上,计算虚拟注水过程的生态水位降深,实现对不同生态潜水渗漏状态下的生态水位变异程度预测;避免了现场地质钻孔水位监测的方式,实现了对生态脆弱区煤层采动下生态水位变异程度全面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85325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39968.1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基于采后潜水位恢复时间的矿区保水采煤区划方法及系统,涉及煤炭开采、绿色矿山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矿区内地质基本信息、监测井潜水水位信息以及植被覆盖信息;获取煤层开采前历史潜水水位埋深均值分布图;获取不同等级植被覆盖率分布图以及植被对地下水埋深的敏感度分区图;根据不同条件下地下水生态安全水位阈值,获取不同等级安全水位分布图,基于生态水位恢复时间预计方法计算每个栅格单元中水位恢复至生态安全水位埋深阈值所需时间,形成开采后生态水位恢复时间分区图;确定保水采煤矿井生态恢复分区标准,将恢复时间分区图和植被敏感度分区图叠加,对矿井进行保水采煤生态恢复模式划分,获取保水采煤矿井等级类型分区图。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71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33916.0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02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绿色矿山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生态脆弱区煤层采动下生态水位变异程度预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首先通过生态脆弱区的矿井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煤层开采条件相关数据确定煤层采后覆岩有效隔水层厚度;然后,根据煤层采后覆岩有效隔水层厚度,提出3种煤层采动生态潜水渗漏类型,并确定其渗漏状态;最后,在建立不同生态潜水渗漏状态下的井流模型的基础上,计算虚拟注水过程的生态水位降深,实现对不同生态潜水渗漏状态下的生态水位变异程度预测;避免了现场地质钻孔水位监测的方式,实现了对生态脆弱区煤层采动下生态水位变异程度全面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853256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311739968.1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基于采后潜水位恢复时间的矿区保水采煤区划方法及系统,涉及煤炭开采、绿色矿山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矿区内地质基本信息、监测井潜水水位信息以及植被覆盖信息;获取煤层开采前历史潜水水位埋深均值分布图;获取不同等级植被覆盖率分布图以及植被对地下水埋深的敏感度分区图;根据不同条件下地下水生态安全水位阈值,获取不同等级安全水位分布图,基于生态水位恢复时间预计方法计算每个栅格单元中水位恢复至生态安全水位埋深阈值所需时间,形成开采后生态水位恢复时间分区图;确定保水采煤矿井生态恢复分区标准,将恢复时间分区图和植被敏感度分区图叠加,对矿井进行保水采煤生态恢复模式划分,获取保水采煤矿井等级类型分区图。
-
公开(公告)号:CN11873086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32860.8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1N15/08 , G01N23/046 , G01N33/24 , G06F18/2433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结构受损程度评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采煤塌陷区土壤结构受损分区方法及系统,包括对采煤塌陷区进行不同区域不同恢复时间的原位取样;获取试样的孔隙率和裂隙率,建立第一损伤变量和孔隙率以及第二损伤变量和裂隙率之间的关系式,获得相关系数,基于相关系数、第一损伤变量和第二损伤变量,计算采煤塌陷区包气带孔隙与裂隙结构损伤变量;获取正常恢复的采煤塌陷区不同恢复阶段的包气带孔隙与裂隙结构损伤变量阈值范围,并根据此阈值范围判断待测采煤塌陷区包气带孔隙与裂隙结构损伤变量值是否异常,实现采煤塌陷区土壤结构受损分区。本发明克服了采煤塌陷区塌陷恢复时间长,无法实现采煤塌陷区快速有效生态修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9293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06558.0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山东鼎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开采塌陷复垦土壤的质量监测方法及系统,根据监测区域的地质条件、开采条件和复垦土壤条件,确定监测区域的开采沉陷情况,确定电法勘测中,测线的间距、长度和密度,沿着与测线相平行的方向,布置多个土壤指标数据采集传感器;获取电法测线的数据和土壤指标数据,反演电法测线的数据,得到监测区域的电阻率立体分布情况,拟合电阻率值和土壤指标数据,确定电阻率和土壤指标数据之间的函数关系;基于得到的函数关系,利用设定的阈值确定某一土壤指标处于正常范围时的电阻率范围,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相对应的评价指数范围,划分土壤质量等级,并确定每个等级相对应的电阻率值范围,得到反映土壤质量等级的空间分布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39255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506385.2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1N1/08 , G01N33/24 , G01N23/046 ,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开采塌陷扰动下的包气带水分再分布预测方法及系统,利用概率积分法确定开采塌陷区的边界范围,在确定的边界范围内获取不同采样点、不同深度的土样,测得土壤初始含水率;基于开采土体塌陷移动变形的实测值,确定开采塌陷扰动应力路径,基于得到的开采塌陷扰动应力路径,进行试样在设定应力状态下的断层扫描实验,实验数据经后处理,得到开采坍塌过程中的分形维数和孔隙比;基于实验测试,获取土壤样品的初始进气值;利用得到的初始进气值、初始含水率、分形维数和孔隙比,结合应力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建立数学模型,经求解得到不同采样点的时空包气带含水率,并转换为等值线图。
-
公开(公告)号:CN11873086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232860.8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1N15/08 , G01N23/046 , G01N33/24 , G06F18/2433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结构受损程度评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采煤塌陷区土壤结构受损分区方法及系统,包括对采煤塌陷区进行不同区域不同恢复时间的原位取样;获取试样的孔隙率和裂隙率,建立第一损伤变量和孔隙率以及第二损伤变量和裂隙率之间的关系式,获得相关系数,基于相关系数、第一损伤变量和第二损伤变量,计算采煤塌陷区包气带孔隙与裂隙结构损伤变量;获取正常恢复的采煤塌陷区不同恢复阶段的包气带孔隙与裂隙结构损伤变量阈值范围,并根据此阈值范围判断待测采煤塌陷区包气带孔隙与裂隙结构损伤变量值是否异常,实现采煤塌陷区土壤结构受损分区。本发明克服了采煤塌陷区塌陷恢复时间长,无法实现采煤塌陷区快速有效生态修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9255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06385.2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1N1/08 , G01N33/24 , G01N23/046 ,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开采塌陷扰动下的包气带水分再分布预测方法及系统,利用概率积分法确定开采塌陷区的边界范围,在确定的边界范围内获取不同采样点、不同深度的土样,测得土壤初始含水率;基于开采土体塌陷移动变形的实测值,确定开采塌陷扰动应力路径,基于得到的开采塌陷扰动应力路径,进行试样在设定应力状态下的断层扫描实验,实验数据经后处理,得到开采坍塌过程中的分形维数和孔隙比;基于实验测试,获取土壤样品的初始进气值;利用得到的初始进气值、初始含水率、分形维数和孔隙比,结合应力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建立数学模型,经求解得到不同采样点的时空包气带含水率,并转换为等值线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