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4262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78292.5
申请日:2021-03-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浙江京华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日照智能制造研究院 , 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减少零件缺陷的多工步冲压成型方法,涉及冲压成型领域,布置径向截面积不同的第一通孔和第二盲孔连通并形成阶梯孔型腔,在第二盲孔底部放置第一垫片;在型腔内放入物料,第一冲头配合第一通孔冲压物料,物料形变并贴合第一垫片顶面;取出物料更换第二垫片,第二冲头冲压物料并探入第二盲孔内,物料形变并贴合第二垫片顶面,更换不同厚度的第二垫片并重复冲压过程;去除第二垫片,第二冲头冲压物料并探入第二盲孔内,物料形变并贴合盲孔底面;对微零件进行多工步加工,对冲压路径较长的盲孔加工过程,采用垫片承接逐步冲压的方式,克服了单一特征一次成型导致的褶皱缺陷,减少金属不规则流动对微零件表面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042627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0278292.5
申请日:2021-03-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浙江京华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日照智能制造研究院 , 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减少零件缺陷的多工步冲压成型方法,涉及冲压成型领域,布置径向截面积不同的第一通孔和第二盲孔连通并形成阶梯孔型腔,在第二盲孔底部放置第一垫片;在型腔内放入物料,第一冲头配合第一通孔冲压物料,物料形变并贴合第一垫片顶面;取出物料更换第二垫片,第二冲头冲压物料并探入第二盲孔内,物料形变并贴合第二垫片顶面,更换不同厚度的第二垫片并重复冲压过程;去除第二垫片,第二冲头冲压物料并探入第二盲孔内,物料形变并贴合盲孔底面;对微零件进行多工步加工,对冲压路径较长的盲孔加工过程,采用垫片承接逐步冲压的方式,克服了单一特征一次成型导致的褶皱缺陷,减少金属不规则流动对微零件表面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992449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49844.9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齐鲁工业大学 , 山东大学日照智能制造研究院 , 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刮涂角度可调的高精度刮涂设备及方法,包括:刮刀角度调整机构,其与刮刀连接并可调整刮刀角度;刮刀高度调整机构,其与刮刀角度调整机构连接,包括可水平移动的斜块,斜块顶面为倾斜面,刮刀角度调整机构底部与顶板连接,顶板底部通过支撑杆连接滚子,滚子与斜块顶面接触,由斜块移动可带动刮刀角度调整机构升降进而调整刮刀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203479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911381421.2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微零件加工的模具及方法,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冲头和下形模,所述上冲头朝向下形模的端面上设有工件凸模,所述下形模朝向上冲头的端面上设有工件凹模,所述下形模的内部套设有凸缘下模,所述凸缘下模顶部端面抵压在凹模底端,共同形成一个开口朝向凸模的凹槽结构;所述支撑罩的顶部设有配合孔,所述上冲头沿轴向移动穿过配合孔后与下形模配合,用于使凸模和凹模配合对物料进行冲压成型,通过不同厚度的板料配合专用的冲压模具进行冲压成型,微零件成型的精度直接由模具精度控制,相较于传统的注塑、粉末成型等方式,能够提供更高的加工精度以及加工效率,从而满足现有对微零件的精度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20347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1911381421.2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微零件加工的模具及方法,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冲头和下形模,所述上冲头朝向下形模的端面上设有工件凸模,所述下形模朝向上冲头的端面上设有工件凹模,所述下形模的内部套设有凸缘下模,所述凸缘下模顶部端面抵压在凹模底端,共同形成一个开口朝向凸模的凹槽结构;所述支撑罩的顶部设有配合孔,所述上冲头沿轴向移动穿过配合孔后与下形模配合,用于使凸模和凹模配合对物料进行冲压成型,通过不同厚度的板料配合专用的冲压模具进行冲压成型,微零件成型的精度直接由模具精度控制,相较于传统的注塑、粉末成型等方式,能够提供更高的加工精度以及加工效率,从而满足现有对微零件的精度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15165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57224.1
申请日:2020-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微零件加工的级进式模具及方法,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夹具、夹板和下夹具,所述上夹具上设有依次布置的多个冲头,多个冲头上分别对应设有多个上模,所述下夹具相对上夹具的一侧设有多个下模,所述上夹具带动冲头靠近或远离下夹具,使上模穿过夹板后与下模一一对应配合或脱离;所述夹板与下夹具之间形成容纳并夹持物料的成型通道,将工件的成形过程进行拆分,使各个加工步骤分别进行并排布在同一组模具上,利用物料的进给过程实现加工过程的递进,对物料的不同加工位置依次进行多级加工,实现级进式加工成型的目的,相较于传统的复杂模具结构的成型方式,大大降低了模具的复杂程度和制作难度,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115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87941.6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拓扑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阶Krylov子空间法的粘弹性结构宽频带拓扑优化方法。该方法针对粘弹性材料的非线性频率响应问题,通过高阶泰勒展开和矩匹配正交化构建降阶子空间,显著提升求解精度和频带范围。基于降阶模型,结合位移平方和目标函数和体积约束,利用梯度优化算法实现高效拓扑优化。本发明通过高阶泰勒展开和修正项实现高精度频响分析,在少量基向量下大幅降低计算成本80%以上,并以多频点对数加权目标函数协同优化,显著提升宽频带动力学性能,适用于潜艇、MEMS器件等复杂工程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74841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57154.2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R的穿戴式上肢助力外骨骼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外骨骼应用技术领域,获取汽车底盘工作区域的三维空间数据和图像数据;将三维空间数据转换后的深度图像和图像数据输入神经网络CNN模型,提取特征信息目标部件图像;将目标部件图像与正常状态下的参考图像对比,判断目标部件工作状态;将目标部件三维空间数据转换为设备显示坐标系,基于视觉SLAM技术将预设的标准虚拟信息库叠加于目标部件上方;获取EMG信号和肩关节角度,计算肌肉疲劳程度;结合上肢助力外骨骼按照标准虚拟信息库执行操作步骤,根据虚拟信息和肌肉疲劳程度实时调整操作顺序和动作姿势。本发明通过AR技术结合外骨骼,能够有效避免过度疲劳、运动损伤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1591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23022.3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驱动助力外骨骼装置及方法,涉及助力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髋关节模块、传感器组件,髋关节模块转动连接于背部主体两侧,所述髋关节模块连接气动人工肌肉和关节电机,气动人工肌肉和关节电机连接控制组件;传感器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倾角传感器、陀螺仪,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取气动人工肌肉状态,所述倾角传感器和陀螺仪用于检测倾斜角度,以使控制组件根据人体倾斜角度控制气动人工肌肉或关节电机工作。本发明在提取与放下物体时采用气动驱动,行走与搬运物体移动过程采用电机驱动,提高物体搬运效率,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70930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08512.1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9/02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枞树形榫接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及榫接结构,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榫头齿厚、榫头齿顶高、榫槽齿顶高的尺寸范围;在确定的尺寸范围内选取多组榫头齿厚、榫头齿顶高、榫槽齿顶高对应的参数化模型进行有限元接触应力分析;根据接触应力分析结果建立榫头齿厚、榫头齿顶高和榫槽齿顶高与最大等效应力之间的响应面模型;根据获取的响应面模型对榫头齿厚、榫头齿顶高和榫槽齿顶高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的榫头齿厚、榫头齿顶高和榫槽齿顶高尺寸,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设计得到的榫接结构降低了发生微动疲劳的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