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14542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810170247.2

    申请日:2008-10-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305 H01J31/123 H01J6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可以由低价且简单的结构同时实现耐久性的提高和高亮度化。在真空容器(5)内配置具有耐热性的玻璃基板(51),在该玻璃基板(51)上配置正极(8)(以及发光体(20)),同时,使玻璃基板(51)隔着真空层而与玻璃基板(11)远离。由此,即使在将负极(6)和正极(8)之间的电流密度控制得较高而使发光体(20)高亮度发光的情况下,也可以可靠地保护真空容器(5)避免由受激发光而导致热损坏。因此,无需使真空容器(5)整体过度具有耐热性,可以由钠钙玻璃等低价材料构成,其结果,可以由低价且简单的结构同时实现发光装置(1)的耐久性的提高和高亮度化。

    发光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30999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10172463.0

    申请日:2008-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3/04 H01J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可以使荧光体的整个表面发出的光,无阻碍地向外部射出,提高发光效率,得到高亮度的外部出射光。将负极(10)配置在透光部(30)的周部,同时将正极(15)配置在与透光部(30)相对的区域,并且使配置在正极(15)上层的荧光体(16)的表面(16a)形成为凹面。由此,即使在将负极(10)(电子发射源(11))移动至透光部(30)的周部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负极(10)准确地与荧光体(16)的表面(16a)相对,使来自荧光体(16)的整个表面(16a)的激励光入射至透光部(30),而不与负极(10)等干涉。

    发光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71751A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710101784.7

    申请日:2007-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3/06 H01J61/025 H01J61/305

    Abstract: 本发明减少荧光体的激励光向装置内部的无用放射,提高装置的发光效率。将阳极电极相对于阴极电极维持为正的高电位,由门电极控制施加于阴极电极的门极电压,以向冷阴极电子发射源施加电场,将从冷阴极电子发射源发射的电子束照射到荧光体上,激励荧光体使之发光。并且,使荧光体的激励光从与激励表面相反一侧穿过玻璃基板,向外部放射,同时由门电极的门电极反射面反射,穿过玻璃基板的开口区域,向外部放射。由此,不会像现有的发光装置那样,使来自荧光体的激励光作为无用的发光而在装置内部被放射、吸收,能够提高装置的发光效率,大幅度增加从整个入射面向外部放射的光的光量。

    发光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71751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710101784.7

    申请日:2007-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3/06 H01J61/025 H01J61/305

    Abstract: 本发明减少荧光体的激励光向装置内部的无用放射,提高装置的发光效率。将阳极电极相对于阴极电极维持为正的高电位,由门电极控制施加于阴极电极的门极电压,以向冷阴极电子发射源施加电场,将从冷阴极电子发射源发射的电子束照射到荧光体上,激励荧光体使之发光。并且,使荧光体的激励光从与激励表面相反一侧穿过玻璃基板,向外部放射,同时由门电极的门电极反射面反射,穿过玻璃基板的开口区域,向外部放射。由此,不会像现有的发光装置那样,使来自荧光体的激励光作为无用的发光而在装置内部被放射、吸收,能够提高装置的发光效率,大幅度增加从整个入射面向外部放射的光的光量。

    发光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14542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170247.2

    申请日:2008-10-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305 H01J31/123 H01J6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可以由低价且简单的结构同时实现耐久性的提高和高亮度化。在真空容器(5)内配置具有耐热性的玻璃基板(51),在该玻璃基板(51)上配置正极(8)(以及发光体(20)),同时,使玻璃基板(51)隔着真空层而与玻璃基板(11)远离。由此,即使在将负极(6)和正极(8)之间的电流密度控制得较高而使发光体(20)高亮度发光的情况下,也可以可靠地保护真空容器(5)避免由受激发光而导致热损坏。因此,无需使真空容器(5)整体过度具有耐热性,可以由钠钙玻璃等低价材料构成,其结果,可以由低价且简单的结构同时实现发光装置(1)的耐久性的提高和高亮度化。

    发光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30999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0810172463.0

    申请日:2008-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3/04 H01J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可以使荧光体的整个表面发出的光,无阻碍地向外部射出,提高发光效率,得到高亮度的外部出射光。将负极(10)配置在透光部(30)的周部,同时将正极(15)配置在与透光部(30)相对的区域,并且使配置在正极(15)上层的荧光体(16)的表面(16a)形成为凹面。由此,即使在将负极(10)(电子发射源(11))移动至透光部(30)的周部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负极(10)准确地与荧光体(16)的表面(16a)相对,使来自荧光体(16)的整个表面(16a)的激励光入射至透光部(30),而不与负极(10)等干涉。

    发光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39891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135931.7

    申请日:2008-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可以高效地产生高亮度的白光。使用发光效率较高的蓝色发光体和黄色发光体形成发光体层(16),由此不使用发光效率较低的白色发光体就可以生成白光。此时,通过使蓝色发光体粒子(17)和黄色发光体粒子(18)分别暴露在发光体层的表面上,发光体粒子(17、18)都可以由电子直接照射,实现效率良好的电子激励。而且,通过使用除了电子激励之外,还可以由蓝色光进行光激励而发出黄色光的YAG等作为黄色发光体,即使在由蓝色发光体粒子(17)发出的蓝色光的一部分在通过发光体层时被黄色发光体粒子(18)遮挡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该蓝色光用于黄色光的发光,可以减少能量损耗,高效地生成白光。

    发光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59223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710163121.8

    申请日:2007-10-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305 H01J63/04

    Abstract: 使由荧光体层的整个表面发出的光,无障碍地向外部放射,提高发光效率,得到高亮度的外部放射光。以规定间隔,将作为投光窗的玻璃基板和作为基底面的玻璃基板相对配置,形成真空容器,在玻璃基板上的中央区域设置阳极电极,在阳极电极的两侧区域设置阴极电极。在阳极电极上形成荧光体层薄膜,在阴极电极上形成电子发射源薄膜,在电子发射源的上方设置门电极。并且,向电子发射源施加电场,使之发射电子束,使其以抛物线状向荧光体层均匀落下,激励荧光体层使之发光。因为在荧光体层与玻璃基板之间仅存在真空空间,所以由荧光体层的激励面发出的强光无干涉地从玻璃基板放射到外部,可以抑制消耗电能,并大幅度增加光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