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1226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65828.4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欧冶链金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硫钢块及钢水脱硫方法,涉及钢水脱硫技术领域。该脱硫钢块及钢水脱硫方法采用圆周布置的喷射结构,在镁气体喷出时能够时钢块旋转,进而使镁气体在钢水中均匀扩散。该脱硫钢块及钢水脱硫方法通过在钢块的顶部设置喷射结构的方式,可以基本上消除对于钢块密度(镁占比)的要求,顶部喷射结构所喷出的镁气体能够推动钢块向钢水底部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698072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06080.X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B22D11/18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模型的连铸漏钢预报方法,属于冶金连铸中监控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集和存储现场所有热电偶温度实时数据;步骤(2)判断每个热电偶温度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是否符合粘结时的温度变化波形,将判断结果保存到三维数组Y(i,j,t)中;步骤(3)如果Y(i,j,t)在设定的阀值范围[θmin,θmax]内时,标记该热电偶异常,那么则进行组偶空间模型的判断,计算当前热电偶所在行和上一行异常热电偶数目;步骤(4)将组偶空间模型输出的异常热电偶总数分别与粘结报警和粘结警告热电偶数目阀值比较,进行粘结报警和粘结警告的判断。本发明实现了提高粘结性漏钢识别精度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5108097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447779.6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连铸漏钢预报的混合模型,属于冶金连铸中监控技术领域。混合模型包括: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单偶时序模型和基于逻辑判断的组偶空间模型。该预报方法的步骤为:1)监控结晶器温度并存储数据;2)将数据输入单偶时序模型,判断每个热电偶温度随时间变化是否符合粘结时温度变化波形,将判断结果保存到数组Y(i,j,t)中;3)当Y(i,j,t)在阀值范围[θmin,θmax]内时,标记该热电偶异常,计算第i行、i‑1行异常热电偶数目分别为m、n;4)利用m+n与粘结报警和粘结警告热电偶数目阀值比较进行粘结判断。本发明实现了提高粘结性漏钢识别精度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6400019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72602.5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铬基铁素体不锈钢侵蚀剂及其制备和侵蚀方法,属于中铬基铁素体不锈钢组织侵蚀观察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侵蚀剂各组分的体积份数为:乙醇10-80份,硝酸20-90份,盐酸50-100份,蒸馏水50-200份,侵蚀剂的制备方法为:先将乙醇和与稀释的硝酸混合均匀,制备得到硝酸乙醇混合液;再将蒸馏水和盐酸混合均匀,制备得到盐酸蒸馏水混合液;最后将硝酸乙醇混合液与盐酸蒸馏水混合液混合均匀,制备得到侵蚀剂。本发明通过创造性的技术方案,为中铬基铁素体不锈钢提供有效地侵蚀剂和侵蚀方法,从而为中铬基铁素体不锈钢的低倍组织的观察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4014754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86150.3
申请日:2014-06-23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B22D11/053 , C22C38/04 , C22C3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超声波振动的连铸结晶器生产高锰钢的方法,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电炉初炼工序、钢包炉精炼工序和中间包板坯连铸工序,所述中间包板坯连铸工序采用水平连铸系统,钢包炉精炼后的钢水从钢包的底部,流经长水口注入到中间包中,中间包内的钢液进入水平连铸结晶器内,同时水平连铸结晶器上产生超声波振动使钢液逐步成型,在二冷段通过冷却,逐渐凝固成连铸高锰钢。本发明中无需依靠结晶器的机械振动,而仅仅依靠超声波振动力使初生坯壳与结晶器内壁自动“脱模”,从而消除或减少高锰钢铸坯表面缺陷的产生;同时能够促进铸坯中等轴晶的发展,进而提高后续金属制品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707204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670511.X
申请日:2013-12-10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炼钢转炉渣对工件表面进行喷砂处理的方法,属于炼钢转炉渣的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其步骤为:转炉渣预处理,在转炉炼钢末期,通过向转炉内加入助熔剂对转炉渣进行预处理;转炉渣风淬处理,通过渣罐车将液态转炉渣送入风淬处理工位,液态转炉渣从中间罐流出,再通过拉瓦尔喷嘴喷出的空气吹散,破碎成颗粒状;转炉渣分选处理,磁选后的转炉渣渣粒进行三级分选;喷砂处理,喷砂处理中的喷嘴包括中心喷嘴和圆周喷嘴,3~5个圆周喷嘴均匀的分布于中心喷嘴的外周,中心喷嘴和圆周喷嘴均为文丘里形喷嘴。本发明的炼钢转炉渣作为喷砂磨料使用时,磨料抗破碎性好,有利于回收利用,循环次数达10次,极大降低了喷砂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999718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711284204.2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B22D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涉及微合金钢连铸生产领域。本发明的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当微合金钢铸坯采用连铸工艺浇注时,对中间包内的微合金钢水施加脉冲电流;脉冲电流的参数为:脉冲电压10~36V,脉冲电流100~2000A,脉冲频率1000~30000Hz;微合金钢中包含Ti元素;施加脉冲电流时,微合金钢水的过热度控制在20~4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钛微合金钢连铸过程中浸入式水口极易发生堵塞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346366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355699.1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G09B2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结晶器内流场研究的结晶器模型及结晶器流场模拟方法,属于连续铸钢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用于结晶器内流场研究的结晶器模型,包括结晶器本体,结晶器本体的顶部设有浸入式水口,该浸入式水口与入水管相连,结晶器本体的底部设有出水口,且结晶器本体的内部设有流量分配器。本发明通过在结晶器模型内添加一个流量分配器避免模型出口处产生的涡流对结晶器内流场的影响,从而使得结晶器内的流场更加准确。然后采用有限元软件包ANSYS,建立结晶器内的钢水流动模型,模拟出各种工艺条件下的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场,对水模拟实验结果进行验证比较;最后利用水模拟实验结果及数值计算结果,结合现场实际,对工艺操作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7999718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84204.2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B22D1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涉及微合金钢连铸生产领域。本发明的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当微合金钢铸坯采用连铸工艺浇注时,对中间包内的微合金钢水施加脉冲电流;脉冲电流的参数为:脉冲电压10~36V,脉冲电流100~2000A,脉冲频率1000~30000Hz;微合金钢中包含Ti元素;施加脉冲电流时,微合金钢水的过热度控制在20~4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钛微合金钢连铸过程中浸入式水口极易发生堵塞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689675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445992.3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B22D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铸粘结漏钢的治愈控制方法,属于连铸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连铸粘结漏钢的治愈控制方法,在结晶器上布置多排热电偶,包括以下步骤:1)、给出防止粘结漏钢的假设条件;2)、粘结漏钢修复条件的推导;3)、粘结点下移速度Vst和粘结漏钢报警响应时间ta的推导;4)、粘结漏钢修复过程的计算;5)、给出不同种拉速控制模式;6)、拉速控制模式的选择。本发明通过粘结漏钢修复行为推导其修复条件,提出了一种治愈粘结漏钢的动态拉速控制方法,具体为根据粘结报警热电偶位置而采取不同的防止漏钢拉速控制模式的策略。本发明实现了“有报警不漏钢”的目标,提高了现行漏钢预报系统的可靠性和整体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