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4464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801156.5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丛枝菌根真菌生长和侵染活性的方法,属于微生物培养领域,根据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生活习性,分别在孢子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进行非生物胁迫,所述非生物胁迫为温度胁迫或紫外胁迫,所述温度胁迫为4℃或37℃胁迫处理3‑6天,所述紫外胁迫为紫外线照射5‑20分钟。本发明使用温度与紫外的方式,在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进行非生物胁迫,来提高孢子产量和侵染强度方面的活性,高效低廉,操作简单易推广。有助于提高菌剂的生产量和降低了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菌剂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388459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140299.7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判别六安瓜片茶叶等级的方法,属于食品评定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代谢组学从近千种化合物中筛选出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水杨酸和没食子酸这四种化合物在五个不同等级的六安瓜片茶叶中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以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水杨酸和没食子酸作为联合鉴别指标,能够正确判别五个不同等级的六安瓜片茶叶,且采用现代化的检测手段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六安瓜片茶叶中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水杨酸和没食子酸的含量,代入Fisher判别函数,即可正确判断出该六安瓜片茶叶样品的等级。本发明的方法克服了六安瓜片茶叶等级人工判别的主观因素,更科学客观,区分准确率高,实操性更强,更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84464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01156.5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丛枝菌根真菌生长和侵染活性的方法,属于微生物培养领域,根据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生活习性,分别在孢子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进行非生物胁迫,所述非生物胁迫为温度胁迫或紫外胁迫,所述温度胁迫为4℃或37℃胁迫处理3‑6天,所述紫外胁迫为紫外线照射5‑20分钟。本发明使用温度与紫外的方式,在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进行非生物胁迫,来提高孢子产量和侵染强度方面的活性,高效低廉,操作简单易推广。有助于提高菌剂的生产量和降低了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菌剂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3884593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40299.7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判别六安瓜片茶叶等级的方法,属于食品评定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代谢组学从近千种化合物中筛选出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水杨酸和没食子酸这四种化合物在五个不同等级的六安瓜片茶叶中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以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水杨酸和没食子酸作为联合鉴别指标,能够正确判别五个不同等级的六安瓜片茶叶,且采用现代化的检测手段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六安瓜片茶叶中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水杨酸和没食子酸的含量,代入Fisher判别函数,即可正确判断出该六安瓜片茶叶样品的等级。本发明的方法克服了六安瓜片茶叶等级人工判别的主观因素,更科学客观,区分准确率高,实操性更强,更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221689426U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20209200.7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株根系分泌物无菌培养装置,涉及植株根系分泌物收集技术领域,包括内部填充有无菌培养基质的若干培养瓶,培养瓶的顶部敞口,培养瓶的底部设有营养液出口,培养瓶的无菌培养基质的底部设有滤膜,滤膜将无菌培养基质与营养液出口隔开,还包括营养液循环系统,营养液循环系统包括对应设于各培养瓶下方的营养液瓶,每个营养液瓶利用蠕动泵驱动,通过一输送管将营养液从培养瓶的顶部敞口输送至培养瓶中。该植株根系分泌物无菌培养装置可为植株根系提供类土壤的机械阻隔式生长条件,又可避免土壤内的微生物对提取根系分泌物的过程的干扰,方便提取到高纯度的根系分泌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