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稻节水栽培的桶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3764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1911107625.7

    申请日:2019-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水稻节水栽培的桶栽装置,包括栽培桶和灌溉机构,栽培桶的顶端一侧设有灌溉管道,栽培桶包括种植桶和外桶,种植桶与外桶围合形成空腔,种植桶的顶端一侧设有滴头;外桶的顶部设有进水管,滴头、进水管均与灌溉管道连接,外桶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与灌溉机构连接;空腔靠近种植桶的一侧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若干排水管,每根排水管朝向外桶的一端均向下延伸,且连接有收集器,每个外桶的侧壁均设有取样口,每个取样口均通过取样管道与其对应的收集器连接。该装置不仅能够用于调节水稻根系温度,还能有效调控渗漏、蒸散和蒸腾耗水途径,通过不同根层上的排水管还能用于研究不同根层上的水肥药以及重金属元素等运移情况。

    一种用于水稻节水栽培的桶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37640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1107625.7

    申请日:2019-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水稻节水栽培的桶栽装置,包括栽培桶和灌溉机构,栽培桶的顶端一侧设有灌溉管道,栽培桶包括种植桶和外桶,种植桶与外桶围合形成空腔,种植桶的顶端一侧设有滴头;外桶的顶部设有进水管,滴头、进水管均与灌溉管道连接,外桶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与灌溉机构连接;空腔靠近种植桶的一侧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若干排水管,每根排水管朝向外桶的一端均向下延伸,且连接有收集器,每个外桶的侧壁均设有取样口,每个取样口均通过取样管道与其对应的收集器连接。该装置不仅能够用于调节水稻根系温度,还能有效调控渗漏、蒸散和蒸腾耗水途径,通过不同根层上的排水管还能用于研究不同根层上的水肥药以及重金属元素等运移情况。

    一种水稻叶片水分含量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432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11604.9

    申请日:2022-0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叶片水分含量监测方法,属于植物叶片含水量检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光谱反射获取水稻不同叶位水稻叶片反射率敏感波段,并基于所述水稻含水量反射率敏感波段构建叶片含水量(LWC)的新型植被指数NDSII(归一化差值短红外指数);获取不同叶位叶绿素荧光参数;通过不同叶位及叶位组合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新型植被指数NDSII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LWC多元线性回归监测模型,根据水稻含水量LWC多元线性回归监测模型监测水稻含水量。该发明能够获得精度最高的水稻LWC多元线性回归监测模型为顶2叶和顶3叶组合(L23)Y(Ⅱ)+NDSII,为精确估测植株LWC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一种水稻叶片水分含量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432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811604.9

    申请日:2022-0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叶片水分含量监测方法,属于植物叶片含水量检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光谱反射获取水稻不同叶位水稻叶片反射率敏感波段,并基于所述水稻含水量反射率敏感波段构建叶片含水量(LWC)的新型植被指数NDSII(归一化差值短红外指数);获取不同叶位叶绿素荧光参数;通过不同叶位及叶位组合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新型植被指数NDSII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LWC多元线性回归监测模型,根据水稻含水量LWC多元线性回归监测模型监测水稻含水量。该发明能够获得精度最高的水稻LWC多元线性回归监测模型为顶2叶和顶3叶组合(L23)Y(Ⅱ)+NDSII,为精确估测植株LWC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一种积分光谱指数预测水稻产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4756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966988.0

    申请日:2024-0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产量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积分光谱指数预测水稻产量的方法。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采样时间点的相对生长度日,以确定采样时间点对应的物候阶段;获取不同采样时间点的冠层反射光谱数据,以确定对应采样时间点的光谱指数值;根据确定的采样时间点对应的物候阶段和光谱指数值,以获取连续物候阶段对应的综合光谱指数值,并代入对应的产量预测模型,获得水稻预测产量。本发明利用NDWI建立产量预测模型进行积分光谱指数预测水稻产量,在保证预测结果准确性的基础上,进行动态预测水稻生长发育阶段的籽粒产量,解决特定生长阶段的产量预测模型存在预估产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一种南抗杨的快速繁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36589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1010175805.1

    申请日:2010-05-12

    Abstract: 一种南抗杨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1)选择南抗杨当年生叶片作为外植体并灭菌;(2)丛生芽的诱导;(3)成苗的培养;(4)炼苗和移栽等步骤,其特征在于:对诱导的丛生芽进行增殖培养,即将丛生诱导的材料培养在下列培养基中:MS、6-BA 1.0~1.5mg/L、NAA0.2~0.5mg/L、KT 0.1~0.3mg/L、琼脂6~8g/L、蔗糖20~30g/L、pH为5.6~6.2;培养条件为温度23~26℃、光照2000~3000Lx;培养时间为30~40天,光照时间为10~12小时/天。本方法增加了丛生芽增殖,可以大大提高快繁的效率,同时也保证了较高的成活率,使得该技术满足大规模推广和工厂化生产的要求。

    一种南抗杨的快速繁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36589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10175805.1

    申请日:2010-05-12

    Abstract: 一种南抗杨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1)选择南抗杨当年生叶片作为外植体并灭菌;(2)丛生芽的诱导;(3)成苗的培养;(4)炼苗和移栽等步骤,其特征在于:对诱导的丛生芽进行增殖培养,即将丛生诱导的材料培养在下列培养基中:MS、6-BA 1.0~1.5mg/L、NAA0.2~0.5mg/L、KT 0.1~0.3mg/L、琼脂6~8g/L、蔗糖20~30g/L、pH为5.6~6.2;培养条件为温度23~26℃、光照2000~3000Lx;培养时间为30~40天,光照时间为10~12小时/天。本方法增加了丛生芽增殖,可以大大提高快繁的效率,同时也保证了较高的成活率,使得该技术满足大规模推广和工厂化生产的要求。

    一种用于水稻节水栽培的桶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090851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1963745.2

    申请日:2019-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水稻节水栽培的桶栽装置,包括栽培桶和灌溉机构,栽培桶的顶端一侧设有灌溉管道,栽培桶包括种植桶和外桶,种植桶与外桶围合形成空腔,种植桶的顶端一侧设有滴头;外桶的顶部设有进水管,滴头、进水管均与灌溉管道连接,外桶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与灌溉机构连接;空腔靠近种植桶的一侧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若干排水管,每根排水管朝向外桶的一端均向下延伸,且连接有收集器,每个外桶的侧壁均设有取样口,每个取样口均通过取样管道与其对应的收集器连接。该装置不仅能够用于调节水稻根系温度,还能有效调控渗漏、蒸散和蒸腾耗水途径,通过不同根层上的排水管还能用于研究不同根层上的水肥药以及重金属元素等运移情况。(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