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00849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048765.8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茶树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sCCD4及其在催化合成β‑紫罗酮上的应用,茶树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sCCD4,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茶树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CsCCD4,其核苷酸序列为a、b或c中的任一种:a、如SEQ ID No.1所示,b、与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互补的核苷酸序列,c、编码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茶树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sCCD4或茶树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CsCCD4可应用于催化β‑胡萝卜素生成β‑紫罗酮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01156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26618.0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新薄荷醇合酶、合酶基因及其在植物抗病中的应用。该(+)‑新薄荷醇合酶是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且具有(+)‑新薄荷醇合成酶活性的蛋白。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编码(+)‑新薄荷醇合酶以及具备(+)‑新薄荷醇合酶的蛋白的基因CsSDR1,其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申请建立了生物合成(+)‑新薄荷醇的方法,可应用于(+)‑新薄荷醇的生物合成。本申请中,(+)‑新薄荷醇合酶、合酶基因可应用于提高植物尤其是茶树的抗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8852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687884.2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株茶树内生菌Penicillium ehrlichii及其应用。本申请是从茶树体内分离一株新型内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Penicillium ehrlichii,通过生物活性评价表明,对几种植物上常见的病原菌均表现出很好的拮抗抑菌活性。说明该菌株能够用于植物病原菌的生防菌,应用于植物病害的绿色安全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11100849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2010048765.8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茶树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sCCD4及其在催化合成β-紫罗酮上的应用,茶树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sCCD4,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茶树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CsCCD4,其核苷酸序列为a、b或c中的任一种:a、如SEQ ID No.1所示,b、与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互补的核苷酸序列,c、编码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茶树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sCCD4或茶树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CsCCD4可应用于催化β-胡萝卜素生成β-紫罗酮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15275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726638.8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新薄荷醇在防治山茶炭疽菌中的应用,该(+)‑新薄荷醇不仅具有对山茶炭疽菌的抑菌活性,而且能诱导植物提高抗病性。该(+)‑新薄荷醇可与化学药剂混用等优势,是一种符合绿色防控要求的农药,能够提高农药效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人类的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1515275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26638.8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新薄荷醇在防治山茶炭疽菌中的应用,该(+)‑新薄荷醇不仅具有对山茶炭疽菌的抑菌活性,而且能诱导植物提高抗病性。该(+)‑新薄荷醇可与化学药剂混用等优势,是一种符合绿色防控要求的农药,能够提高农药效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人类的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1338852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87884.2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株茶树内生菌Penicillium ehrlichii及其应用。本申请是从茶树体内分离一株新型内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Penicillium ehrlichii,通过生物活性评价表明,对几种植物上常见的病原菌均表现出很好的拮抗抑菌活性。说明该菌株能够用于植物病原菌的生防菌,应用于植物病害的绿色安全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10747210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252617.1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茶树糖基转移酶基因UGT91Q2在提高植物抗寒性上的应用,所述茶树糖基转移酶基因UGT91Q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的茶树糖基转移酶基因UGT91Q2与植物的抗寒性相关,在茶树中沉默该基因可显著降低茶树的抗冷能力,在拟南芥和烟草中过量表达该基因后,再对转基因植株低温处理,显著提高了模式植物的抗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61298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96770.2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害虫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埃利青霉(Penicilliumehrlichii)在防治植物害虫中的应用和防治方法。本发明所述埃利青霉Z19的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1635。本发明提供的埃利青霉Z19对鳞翅目害虫有较好的杀虫活性,尤其是对棉铃虫、小菜蛾、茶尺蠖和甜菜夜蛾的7d杀虫效果均在80%以上。另外,相比于传统的化学防治,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埃利青霉Z19防治害虫的方法能够安全、高效、无污染地控制植物害虫的危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人类的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10747210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11252617.1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茶树糖基转移酶基因UGT91Q2在提高植物抗寒性上的应用,所述茶树糖基转移酶基因UGT91Q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的茶树糖基转移酶基因UGT91Q2与植物的抗寒性相关,在茶树中沉默该基因可显著降低茶树的抗冷能力,在拟南芥和烟草中过量表达该基因后,再对转基因植株低温处理,显著提高了模式植物的抗冻性。
-
-
-
-
-
-
-
-
-